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又闻鸟叫     
走在下寨子的山路上,忽听到不远处的林中响起清脆的鸟叫声,“咕咕……”、“啾啾……” 叫声间杂,很是动听。猛然想起上次听到的鸟语欢歌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小时候故乡的小山村多的是鸟儿的欢叫,麻雀、喜鹊、布谷鸟、啄木乌……随处可闻。弹弓常是男孩子们必备的武器,瞄准的目标多为树上的小鸟。不知何时,麻雀被列为了“四害”之一,大人们也加入了捕杀者的行列。渐渐地,鸟儿少了,害虫、鼠害越来越猖獗,粮食减产、作物歉收。令人们疑惑不解的是,拌有鼠药的药饵要么始终完好如初,要么被家畜或小孩误食而亡。真不知是人类的智…  相似文献   

2.
螳螂遇难黄雀捕蟑张燕宾我很小的时候,总是喜欢坐在大人们的身旁,听大人们谈天说地。偶尔听到他们用上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话,那时搞不懂它的意思。也许是年纪太小的缘故吧,只是瞪着求知的眼睛渴望他们给予解释,最后也没有听到他们有什么解释。我那时脸皮子...  相似文献   

3.
沙淖 《国土绿化》2007,(5):45-45
仲春,在科尔沁沙地里,常听到一种响亮的鸟叫,声音极像呼唤人们“植树!植树!快快植树!!”这种鸟叫最早是在4月初,声音很单调且断断续续。4月末到5月中旬,叫声就在沙地沼泽和沙山腹地广泛地传播开来,一直持续到6月初,老乡们管这种鸟叫“植树鸟”。  相似文献   

4.
乡间鸟儿     
故乡山多树多,鸟自然也就多.老屋窗外一年四季都是唧唧喳喳的.春天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秋天是“长空雁过声啾啾”,冬天是“草枯鹰眼疾”;入夜有“明月别枝惊鹊”,雨天有“微雨燕双飞”.虽然我看到过很多鸟,但至今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老人们大多是根据它们的叫声来命名所见到的鸟.后来翻阅资料才渐渐知道,飞翔在故乡上空的鸟儿最常见的有雨燕、麻雀、喜鹊、杜鹃、岩鸽、柳莺、红嘴山鸦、鹧鸪,等等.  相似文献   

5.
记叙鸡冠蛇     
那是大伙儿还在吃公共食堂的年代。在宜章县莽山林区的老四条埂,只要一听到吹号的声音,山下两个村的老老少少,就纷纷赶来就餐,由于没有荤菜吃,再加上饭的定量少,这人老感到没吃饱过。有天吃过晚饭后,母亲带我去池边洗衣服,我看见小池里有几条小鱼在游动,就想下水去抓,母亲急忙叫我别把水搅浑了,说:“明天你要是抓上两条小鱼来,就给你做鱼汤吃”。这下可好,晚上我做梦也想到吃鲜美的鱼汤。第二天,是一个大好晴天。吃过早饭,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食堂里黄克运师傅一个人在洗碗忙碌着。就我一个小孩子,没人跟我玩,于是穿条…  相似文献   

6.
杜鹃声声     
春节刚过,我就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可那时候离桃红柳绿还有些日子,杜鹃们却不耐寂寞地骚动起来了。或者说,它们一年到头都没怎么消停过,就在北风呼啸的冬日里,我也听到过二三声杜鹃的啼声。是地球变暖了,还是现在的生存条件优越了?杜鹃们不必为生计而奔波,为逃命而惊魂,一个个养得膘肥肉壮的,憋胀得早早地往外冒劲儿了。  相似文献   

7.
天使在人间     
2003年是小喜鹊“丽丽”在农学院离休老院长———乔院长家生活的第五个年头了。五年前的六月,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里,乔院长与爱人在家属大院内散步,不时地听见雏鸟的叫声,便寻声找去,发现一只未睁开双眼的雏鸟在树坷中嘶叫,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着一根被风雨折断的小树枝,在它的旁边还躺着一只已死去的雏鸟。刚刚失去爱犬的乔院长老夫妇俩顿生怜悯之心,双手捧起小雏鸟把它带回家,打算待它羽翼丰满后再放归自然。就这样,这个可爱的小天使在乔院长家落户了。乔院长夫妇亲切地叫它“丽丽”。刚刚失去母爱的“丽丽”拒绝进食,这可…  相似文献   

8.
认识谭明宽是在前年。那时,因我编发的一篇写广西林业公安规范化建设验收见闻的文章在参加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新闻研讨会上获了奖,该文作者谭明宽便打电话来致谢。他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编辑老师,太感谢你了!太感谢你了!为了感谢你,我打算──”我刚听到这,以为他要表示什么,心里正想着如何谢绝他的好意,往下听,却是“我打算再拿一篇稿子来给你修改……”我不禁哑然失笑,感到他是个很专注、敦厚的人。谭明宽似乎与宣传报道工作特别投缘。早在80年代他尚任宁明公安局副局长时,就迷恋上了新闻写作。他常常给县广播站、广西林业杂…  相似文献   

9.
杜鹃声声     
春节刚过,我就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可那时候离桃红柳绿还有些日子,杜鹃们却不耐寂寞地骚动起来了.或者说,它们一年到头都没怎么消停过,就在北风呼啸的冬日里,我也听到过二三声杜鹃的啼声.是地球变暖了,还是现在的生存条件优越了?杜鹃们不必为生计而奔波,为逃命而惊魂,一个个养得膘肥肉壮的,憋胀得早早地往外冒劲儿了.  相似文献   

10.
又闻竹鸡声     
国庆假期,我去老家看奶奶,汽车一路颠簸到了乡下,我已累成一滩泥。我躺在床上,忽然听到了久违的竹鸡叫鸣声———“叽咯怪,叽咯怪”。我一路追寻竹鸡的声音来到后山,只见一簇簇野花,一毯毯茵茵的草地,一岭岭郁郁葱葱的树林,把后山装扮的格外美丽。竹鸡亮丽的叫声绕着树枝林梢,滑落在花蕊露叶,唱绿毯毯野草。这么深的树,这么艳的山花,这么多的野草,这么空旷无边的原野,我怎能寻得见竹鸡的踪影?曾几何时,后山的树林里有许多竹鸡。早上,太阳从山那边刚升起,就可以听见竹鸡“叽咯怪”的叫声。山民一天的日子就在这歌声中开始…  相似文献   

11.
在乡下的老家,儿子弄了一杆塑料玩具枪持在手里,在院子里煞有介事地晃来晃去,到处寻找需要他来“枪毙”的目标,一个劲儿地冲着他奶奶嘟囔着:“打哪儿啊?打哪儿啊?——连个麻雀也没有!”   我心里忽然一震——连个麻雀儿也没有?眼光不觉投向场院、屋檐、树梢儿和晴空,搜索半天,真的是连一只麻雀儿的影子也没见到,心里不禁空落落的:小麻雀们都飞到哪儿去了?母亲在一旁答道:“不光麻雀,这几年,什么 鸟儿都少了,喜鹊、啄木鸟、布谷鸟、猫头鹰,还有老鸹,轻易见不到一个了……   往前推个十来年,村子里可不是这般鸟声寥…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听村里的大人们教育孩子要好好念书时,总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娃,好好念书,将来当了干部,挣了钱给大称茶叶。”茶叶在我心里就一直很重要,因此,我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称了两斤茶叶给我父亲。直到现在,每每要回乡下去,我准备的第一份礼物还是茶叶,而且还要称好几份,有给父母的,  相似文献   

13.
动物的友爱     
大海龟在海中遇见落水的陆地动物时,立即将落水者驮到背上,把它送到安全地带。喜鹊找到食物后,先让长辈或病鸟吃,然后自己再吃剩余的食物。森林中只要有一只猴子遇险发出叫声,其它同伴都会闻声赶来救援。山雀不小心受伤后,同伴们便围在它身旁,有的轻轻拍它的翅膀,有的用嘴帮它“推拿”伤口,直到它伤好才一同飞走。南美洲的一种文鸟,常把自己的巢建在黄蜂的巢边。黄蜂从不蜇刺文鸟,反而成了文鸟的保护者。金翅鱼遇到危险时,海胆便把身上的针刺分开,让金翅鱼躲在里面避敌。(卞斋选自《京郊日报》)动物的友爱  相似文献   

14.
《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听到这支悠远里夹杂着些许哀怨的旋律,我的眼前总能浮现出一个梦中的地方,那是心中永远的故乡,宁静与梦幻交织,灵动与情谊生长,在那里充满了和平与希望!  相似文献   

15.
槐花情     
我出生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部村镇槐树湾。无论走到那里,想起故乡就想起槐树花,看见槐花绽放,就不由得思念故乡。村头有一棵百年古槐,不用打听,一定是我的故乡槐树湾。村子里二十三户人家,张姓和弓姓各半,是地地道“土著人”,唯独我们吕姓一家是外来户,是六九年插队落户来的。槐树湾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喜欢在这棵槐树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人说,这棵槐树占了“风水宝地”,历年久远,但枝繁叶茂,根系尤其发达。由于风吹雨打,地面露出几根粗壮的树根,村民们在上面或坐或卧,把它磨擦得溜光圆滑。有趣的是从树的底部由外延…  相似文献   

16.
部长流泪了     
部长流泪了“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响亮的声音回荡在呼伦贝尔盟山谷。5月12日16时15分,内蒙古火场总有指的部分领导在林业部副部长李育才带领下,驱车来到黑龙江省森警扑火部队宿营地。一下车,前指领导们就为眼前的情景一...  相似文献   

17.
烂眼桐     
父亲弄来棵树,种在地坪里。那树长得好快,没经意便碗日粗了。那树长得好五,树皮粗糙,裂痕错布,像一条生满脓疮的腿,叶子大若梧桐,边缘有齿显得笨拙丑陋。我问父亲:这是什么树?“烂眼桐!”噢!为什么要有这么个难听的名字呢?,是因为它长得丑吗?是因为它没有光滑的树皮?还是因为它没有美丽图案的叶子?父亲告诉我,这种树木质好、生长快,只几年就可以成材。但由于长得丑陋,且还有一个难听的名字,所以很少有人栽种。我心里怅然。那原来是十分挺拔英俊的树啊!躯干比一般的要高大和正直,枝叶比一般的要茂密繁盛,正因为它出类…  相似文献   

18.
家乡有一种流传千年的习俗,那就是把喜鹊作为吉祥鸟对待,乡亲们把"喳喳"的叫声比喻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村里人结婚时,都要在窗户上用大红纸剪贴"喜鹊登枝"的图案,寓意"喜上眉梢"、"喜事连连"。逢年过节,乡亲们都会专门把上乘的新鲜猪、羊、牛肉切成碎块放到院墙上、树枝上、屋顶上让喜鹊食用,一是让它们也过个好节日,二是为吸引众多喜鹊而至,专听百听不厌的"喳喳"叫声。喜鹊是一种益鸟,古书《离经》中记  相似文献   

19.
林雾深深     
梦春在白岩坳林场一呆就是五年。他清心欲地捱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至今还是庙门中的旗杆,光杆一条。有人说他灵气不足,呆气有余。也许就是这一点,林场的头头们才独具慧眼看上了他。也正因为这一点,才招至姑娘们戳他的脊梁骨:“木脑壳,不开窍!”走马灯似的讲了一长串姑娘,但一个个欢悦而来,败兴而走。姑娘们都有同感:“这家伙可敬而不可爱!”可不,在这暮色苍茫的黄昏,仄仄细细的山道上,闪动着一个窈窕身影,他的未婚妻梅香来了。雾好浓好稠,如乳浆般涌动。“哟──是你!”梅香来到面前,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梅香趁势…  相似文献   

20.
在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茶花可算得上是花卉中的扛鼎之作,无论走进哪户农家庭院,都会看到“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色惊岁月非”的山茶花。在无数日子的轮回中,云南山茶花傲风雪、战寒霜,给大自然增添春意,给人们心底注入生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刚直不阿的篇章,真可谓“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待得春风几枝压,年来杀菽有飞霜。”云南省的凤庆盛产茶花,自古就有“蒲门(今凤庆)茶花甲云南”的美名。儿时,我耳闻目睹了凤庆人对茶花的那种特别的情感。我看见,大人们把茶花栽种在庭院的花坛上,精心地把茶花整容成球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