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惠州西湖园林风景区的形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惠州西湖位于岭南,群峰叠翠,水光接天,自然景色异常幽美,有所谓“大中国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之说。考据表明,旧时“惠州西湖,其规模比杭州大,而且谿谷幽深,始胜于杭州片水”(见张友仁《惠州西湖志》,清代《广东通志》云:“杭州不过三十里,颖上无山空夕水”,“惠州城西数百峰,峰峰水上生芙蓉”。可  相似文献   

2.
惠州西湖     
陆琦 《广东园林》2011,33(1):75-76,85,86
惠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浙江杭州西湖、安徽颖州西湖齐名,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天下西湖三十六,  相似文献   

3.
惠州西湖文化景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州西湖以碎而闻名 ,就象一面镜子被打破在地上 ,大大小小 ,零零散散的几十块散落一地。据《西湖志》记载 ,惠州西湖 ,东西约十公里 ,南北约八公里。湖面积达 10 0公顷 ,是杭州西湖面积的二倍之上。现在新建的下埔街道、汽车站一带全部都是零碎的湖面 ,虽然那些湖面被重新规划的时候没有作为西湖特色而保留下来 ,但西湖仍由平湖、丰湖、南湖、鳄湖及菱湖五个湖组成 ,且五个湖都各有特色。平湖面积最大 ,与城区相连 ,水域辽阔 ,视野平远 ,是主要景区所在地 ,也是历史文人墨客吟诗较多的地方 ,有“扁舟一去何时还”之喻 ;南湖则洲渚交错 ,湖…  相似文献   

4.
湖之籁     
一到海盐,便对南北湖生了兴趣,缘由不是别的,这湖名的“南北”二字,生生的就勾起我的好奇来──海内海外,东湖西湖的听得多了,且看看这南北湖是恁地光景? 想归想,却不由得要自嘲一番。不是吗,与西湖为邻多年,耳濡湖声,目染水波,湖姿水态早就熟稔得不能再熟的。纵有“天下西湖三十六”,看过来看过去,湖总归是湖,水毕竟是水,再有什么这湖那湖的,那光景还能好过她么? 想归想,那脚步却在这一层层揣测中紧促起来。 想像中的南北湖,总归是一片坦坦荡荡烟波浩渺的水,一片碧绿明净涟漪粼粼的水吧?眼前的湖,确是心头想,却又…  相似文献   

5.
东湖     
作为风翔人,自然对东湖情有独钟。东湖位于风翔县城东南,原名饮凤池。传说周文王时有凤凰在此饮水,故得名。苏轼任风翔府签书判官时,借古饮凤池挖掘疏浚,建亭修桥,改名东湖,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苏轼建它目的一是灌田,二为游憩。东湖因是苏东坡建造,故格外知名,有人甚至将它与杭州西湖并称姊妹湖。然东湖之规模与名气当然不及西湖,但作为一个美丽的园林胜地,或称洞天  相似文献   

6.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西湖最美是杭州。”两千年悠悠岁月形成了这个充满野趣的人工湖泊 ,也造就了她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灵秀的人文景观。盛赞西湖的诗篇千古传唱,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在 21世纪来临的时候,西湖又将经历一次重新梳妆——西湖西进!梳妆后西湖该是什么样,是传统的、古典的、自然的,还是文化的、人工的、现代的?西进后的西湖还是“西湖”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了西湖…… 解决一大遗憾 与古西湖相比,现在的西湖只可算作一个“瘦西湖”。据清刊《西湖全图》所示,古西湖远及…  相似文献   

7.
杭州郭庄     
陆琦 《广东园林》2021,43(6):98-100
杭州西湖胜景天下闻名,昔日园林无处不在,南宋时除了多处皇家苑囿,还有私园上百处。造园之风绵延不断,直至近代依然兴盛。别墅,俗称“庄子”,依山傍水,互斗其巧,著名的有花港观鱼一侧的“红栎山庄”(又称“高庄”)、金沙港的“金溪别业”(又称“唐庄”)、丁家山麓的“水竹居”(又称“刘庄”)、南屏山麓的“汪庄”等。可惜这些私园林大多湮灭无存,保存完好的,仅余“郭庄”。  相似文献   

8.
最忆千岛湖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这是在西湖修了白堤的唐人白居易国给后人的诗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在西湖修了苏堤的北宋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诗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千百年来被中国人一代又一代传颂的民谚。明人高涨大概也在杭州做过很长时间的官吧,没在西湖再修一道高堤,却做了一部《四时幽赏录》,细点了在杭州幽赏的雅事。什么“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里看菜花,虎跑来下试新茶,西溪楼台吹偎笋,保你塔顶观晓山,东坡堤边赏桃花”;什么“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药”,都挺撩拨…  相似文献   

9.
魅力西溪     
西溪在杭州西北,《梦粱录》说:“自武林山之西,名曰西溪。”西溪是杭州的一片江南水乡,自然而富野趣,风光极美又多人文沉淀。循着郁达夫《西溪的晴雨》,泛舟西湖以西,体会风格迥异的另一种生活。  相似文献   

10.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是观赏荷花的大好季节,在神州大地上,有许多著名赏荷胜地: 西湖 谈起赏荷,首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这里荷花早在唐宋就很有名,白居易、苏东坡、柳永、杨万里都写有赞美荷花的名句,如白居易有“绕廓荷花三十里”之咏。夏日不管你倚偎在放鹤亭,还是泛舟三潭印月一带,放眼望去,都是潇潇洒洒、俊逸飘渺、独领风骚的绿荷含苞待放,旖旎秀丽的荷花赏心悦目,正如唐诗所咏:“六月西湖锦绣乡,千万翠盖万红妆”。  相似文献   

11.
《河北林业》2012,(10):19-19
衡水湖为华北单体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湖泊面积达75平方公里,以南北向隔堤为界,分为东湖和西湖,其中42.5平方公里的东湖常年蓄水。衡水湖湿地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稀缺性。由于气候原因,华  相似文献   

12.
杭州西湖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畔有灵隐、岳坟、六和塔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有苏堤春晓、三潭印月、六桥烟柳等西湖、钱塘各十景;环湖有茂密的风景林和一些古老珍贵树种。一旦失火,造成损失不可估量。风景区范围内人口稠密,加之年游客2900多万,群众生活、游客吸烟、野炊等都离不开用火。除外,还有多处佛教寺庙、四万多座坟墓和南山公墓等,香客拜佛、祭祖火源繁多。当前、既要发展旅游事业、又要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现将西湖风景区的林火管理作如下探讨。一、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的防火工作。西湖风景区范围内有部队、学校、宾馆等四十多个较大的单位和自然村,各自管辖部份风景林、权属复杂,几年来,由于各自为战,曾多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从12处有代表性的国际重要湿地取来的水,缓缓汇入武汉东湖,《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拉开了帷幕。这是一组仪式感超强的画面:12位武汉青少年作为“湿地小卫士”代表,与自然资源部、外交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湖北省、武汉市有关负责人一起,  相似文献   

14.
秋游西子湖     
宋尚明 《中国林业》2012,(21):52-52
去杭州之前,对于这个地方,只知道是多荷花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尤其是西湖,每到夏季,更是铺展成摇曳的罗衫,荷花的花箭万头攒动。北方水塘罕少,以至于身居异乡的我。无端喜欢上有着荷花的西湖。不知冥冥之中是为了那片荷的圣地,还是陪伴它的那些出水芙蓉,终于在今年10月的一天,有幸前去杭州,一览梦中西湖的韵致,寻找荷花的芳踪。  相似文献   

15.
父亲哭喜鹊     
小时候 ,经常跟着祖父屁股转 ,祖父见我哭鼻子就骂 :“哪有那么多个哭法 ,一点也不像你爷老子。”“爷老子”一词是我们的方言 ,也就是父亲。稍大一点 ,我问祖父 :“我爷从未哭过吗?”读四书五经的祖父笑了 :“傻仔 ,人哪有不哭的。你爷小时候不像你 ,随便一点什么事就‘呜呜呜’。”祖父对我讲父亲小时候哭喜鹊的故事———四十年代 ,祖父继承和操劳着祖传下来的几十亩地 ,家境比较富裕 ,父亲便能进乡里一官办初小读书。我家屋后有一大片古树林 ,其中屋后边几棵樟木、枫树最老、也最高大。(父亲后来告诉我说 ,那片树林在五八年大炼钢铁时…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已经来到岁末,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比如,冬季再去一趟杭州的西溪湿地欣赏芦花。自古以来,人们对杭州的西湖情有独钟。殊不知西湖的三堤十景耗费了多少文人的笔墨,千百年来从文字到书画直至近现代的摄影已经将这曾经的南宋都城赞誉得无与伦比。然而,在人们陶醉于西湖碧波栖霞胜景的时候,不少人却忽略了杭州的迤逦其实是由"三西"既西湖、西泠和西溪组成的。西湖、西泠的美自不必说,今年入冬后,一直让我向往的则还是离西湖五公里之外的西溪湿地。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已经来到岁末,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比如,冬季再去一趟杭州的西溪湿地欣赏芦花。自古以来,人们对杭州的西湖情有独钟。殊不知西湖的三堤十景耗费了多少文人的笔墨,千百年来从文字到书画直至近现代的摄影已经将这曾经的南宋都城赞誉得无与伦比。然而,在人们陶醉于西湖碧波栖霞胜景的时候,不少人却忽略了杭州的迤逦其实是由"三西"既西湖、西泠和西溪组成的。西湖、西泠的美自不必说,今年入冬后,一直让我向往的则还是离西湖五公里之外的西溪湿地。  相似文献   

18.
园林快讯     
杭州:花港牡丹绽放西湖花事渐盛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素有“花中之王”之誉的牡丹花在杭州花港牡丹园优容绽放。花港观鱼的牡丹园构筑别具一格,整个花园就像一个巨大的牡丹盆景,栽种着数百株色泽艳丽、耸峙高处的牡丹,其中一株白牡丹花已开出四五朵花。园林工人预测杭州花港牡丹园的牡丹将倾情绽放,现身于恋花者。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植树轶事许治钰在我国古代,有不少喜爱植树的文人名士。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苏东坡当数其中的一个代表。苏东坡喜植园林果树。他两次去杭州作官,整治过西湖,“以葑泯筑堤,种芙蓉、杨柳其上”。在杭州超山生长着一株900多年的宋梅,高2米多,相传是苏...  相似文献   

20.
潜流     
从后二十家子小学左边的那个薄草泡子开始,每个大泡子之间都有一条人工挖就的水壕,雨下多的时候好向下个泡子排泄,可是,这壕似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平时,根本看不到有多少水从中流过,只是雨下得特别大的时候,水才能顺着壕沟流淌。那些水到底流到哪儿去了呢?有一天,我坐在白沙泡泡边,问正在那里饮马的老马倌。老马倌说:“奔地下跑了。”奔地下跑了?我迷惑不解。又去请教学校的包老师。包老师说:“沙山里有潜流。一般人看沙山,好像是死的,真实它是活的,上边的风沙是活的,下边的水沙也是活的。不信你在沙源的凹底挖个深坑,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