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1].对于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随着抗生素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抗药性和抗生素乳中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对于乳房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随着抗生素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抗药性和乳中抗生素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另外奶牛乳腺炎多表现为炎症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因此,在治疗时不仅应注意杀菌更应注重促进炎症的消散。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具有抗菌、消炎、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等特点,具有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应用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防治奶牛乳腺炎,已日益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笔者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为研制防治奶牛乳腺炎中草药制剂的科学组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拟中草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很多,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停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乳房炎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随着抗菌剂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乳中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中药作为天然药物,不仅不存在药物残留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许多中药还是很好的免疫调节剂,因此,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课题。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和中药提取物制剂,已经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20%~50%,奶牛乳房炎轻则造成产奶量下降,重则失去泌乳机能,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乳房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引起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细菌感染引起乳房炎的细菌有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支原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方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疗效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种局部炎症。这些病原由细菌、病毒及真菌等组成 ,以细菌居多。在细菌病原中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等最多 ,其中有不少为人畜共同病原。奶牛乳房炎分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二种。前者发病程度严重 ,但发病率低 ,隐性乳房炎虽无临床型表现 ,但用SMT可检测到阳性 ,细菌分离可查到病原菌 ,发生率高 ,对奶牛生产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响。生奶生产是奶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故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和病毒等,有150多种。临床上常见的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约占整个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现阶段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措施主要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改善牛舍的环境卫生,但是使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药残问题和费用过高问题及改善牛舍的环境卫生受饲养条件限制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难题,而疫苗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最佳方法,文章就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林市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致病菌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无菌采集奶牛乳房炎病例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细菌的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2种溶血性的链球菌,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且致病菌的耐药性较强,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强致病性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养牛业的顽疾。诱发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通常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致病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环境致病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等机会性致病菌。噬菌体是一类细菌依赖性的病毒,可通过内溶素抑制肽聚糖的合成,或利用穿孔素-内溶素系统水解肽聚糖。在体外试验中,噬菌体及其内溶素可溶解、抑制细菌生物膜,裂解乳房炎致病菌;在体内试验中,可清除感染动物体内的乳房炎致病菌,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治疗效果。因此,噬菌体及其内溶素在奶牛乳房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5种是最常见的病原[1].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不合理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的重要疾病,对奶牛造成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的防治主要是应用抗生素疗法.近年来人们对抗生素在牛奶、肉中的残留备受关注.中草药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及安全性好等优势,人们在防治乳房炎中已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草药以代替抗生素类药物.本文概述奶牛乳房炎的危害,重点介绍中医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生产实践,科学防治,促进奶牛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昆明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集昆明某地区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样71份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到的15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林可胺类等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多重耐药现象也比较严重,分离菌共出现10种耐药谱,其中7耐和8耐的占有60%。对青霉素严重耐药,其耐药率达到了100%。其中,PCR扩增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5株无乳链球菌均含有pbp1a、pbp2b、erm B基因,表明,本地区不能继续使用青霉素等药物来治疗奶牛乳房炎,应选择敏感性的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等。同时应合理交叉用药,以防细菌产生耐药性。本试验为昆明地区无乳链球菌引起的隐性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威胁养牛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有效地防治不同类型的乳房炎,需了解不同乳房炎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传染性及其对抗菌治疗的反应。1奶牛乳房炎的诱因1.1无乳链球菌(或称乏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是最常见的乳房细菌之一,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它几乎是乳腺的专门寄生菌,很少感染其他组织,主要通过挤奶员的手、挤奶用具以及机械榨奶时器械消毒不完全等使该细菌得到传播,牛舍内的蝇类也可成为传播媒介。无乳链球菌附着在乳腺管壁上,使乳腺受到破坏,引起慢性乳房炎,影响乳腺正常泌乳,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乳房炎造成治疗费用增加、奶产量下降、母牛过早淘汰等损失巨大,严重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抗生素一直是治疗乳房炎的首选药,由于长期反复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不仅疗效降低,而且奶中抗生素残留增加。中草药无抗,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已经有多种产品出现,一些中草药复方制剂和中草药提取物制剂已经在奶牛乳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制定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本研究采集了沈阳地区6个奶牛场289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的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得到4类9种细菌共计354株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并对高发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了19种常见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发现其对哌拉西林、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5.
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病因复杂,难以防制,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对某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105份样品中共分离出76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无乳链球菌58株,占分离菌的76.32%;大肠杆菌18株,占分离菌的23.68%。本试验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是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这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大多是由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在奶牛的疾病中位居首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又可以分为急性型乳房炎和慢性型乳房炎两种。乳房炎的病原体有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牛乳中体细胞超标严重,严重影响该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引起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病原菌,筛选敏感药物给出治疗方案。本实验对该奶牛场中30份奶牛乳房炎乳汁进行乳样处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DNA提取和PCR扩增。通过DNA提取和PCR扩增确定其主要致病病原菌大多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肠球菌及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样中并未检测出支原体、乳房链球菌及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患病奶牛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敏感,对一种商品名为惠可宁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耐药性明显。最终得出该厂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分离出的细菌大多数为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和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本地区奶牛检测为乳房炎时,可首选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敏感药物治疗,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在牛群中广泛存在,其中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和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是奶牛乳房炎主要的致病性链球菌.试验采用THB(Todd-Hewitt Broth)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和色素试验培养基快速分离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并结合生物梅里埃开发的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准确鉴定,从而建立一种从奶样中快速分离无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症,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1],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也在46.4%~85.7%之间[2],这严重阻碍了奶牛养殖业和乳品业的发展,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目前,国外报道导致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等[3];而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导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体主要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霉形体、  相似文献   

20.
采集南宁地区奶牛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乳样共50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确定南宁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针对不同的细菌,挑选出高度敏感的药物;并对南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现状进行分析,从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病原学等角度进行探讨,探求根治奶牛乳房炎的办法。同时,通过本试验,为奶牛场防治该病提供指导,为建立与奶牛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乳房炎防制体系奠定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