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垦粳5号原代号农大9129,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2005年以垦鉴稻10为母本、以系选1号为父本配制的组合。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稻区域试验,2012年进入生产试验。于2012年12月经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正式命名,是一个早熟、高产、稳产、优质的水稻品种。1品种选育报告1.1品种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中心于2005年以垦鉴稻10为母本、以系选1号为父本配制组合,2009年参加异  相似文献   

2.
王桂玲 《作物杂志》2008,24(1):104-104
龙糯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86年以垦糯2号为母本,BL7为父本进行杂交,1987年又以其F1为母本,龙粳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0~2001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3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多年的试验推广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熟期适中、丰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垦农四号的育成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经过 垦农四号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大豆育种室于1981年以九农13号×绥农4号有性杂交育成的.1982~1986年种植F1~F5代,采用系谱选择法.1986年选出稳定品系,1987~1988年参加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1989~1991年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2年2月通过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4.
垦大5号是由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于1985年用龙辐5009作母本与农大84-838杂交选育而成。2000年3月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见及品质表现1997~1998年黑龙江省区试,13点平均产量为3521.3kg/hm‘,比对照垦红9号增产IO0%。1999年黑龙江省生产试验,v点平  相似文献   

5.
1 品种来源 京冬11(原代号京农97-86)系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冬麦育种室经多年选育而成.1989年以长丰3号为母本,89-041(即中国农大培育的高代品系农大11524)为父本配置单交组合,1990年又以此单交组合的F1为母本,以本室培育的高代丰产品系京农86-6554 (后定名京冬6号)为父本配置三交组合,即长丰3号 / 89-041 / / 京冬6号.从1991年开始采用系谱法对该三交组合的后代进行连续6年的选择,之后又经多年的产量鉴定、品比、区试和加工品质评价,于2002年初通过了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6.
王玉民 《种子科技》2005,23(2):118-119
招育6号系山东省招远市种子公司、种苗研究所、山东省种子管理总公司用自交系"招938×296"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鲁单50号增产11.0%,2003年参加山东省玉米新品种生产筛选试验,平均亩产606.4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4%,增产明显.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垦玉7号玉米新品种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科学研究所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选系南无名-5为父本,1996年杂交育成的玉米杂交种.1997-1998年所内进行鉴定试验,1999年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同时在省内多点进行试验、示范.在此6年的试验过程中,该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质佳、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等优点.2003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垦区选育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种业集团于2006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试验地以自育系北系25为母本、北系7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原代号北种916).2007-2008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垦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龙垦7号,审定编号:黑垦审玉2012001.  相似文献   

9.
农大棉7号(原代号农大KB18)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研究室以农大32为母本,SGK321为父本选育而成,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冀审棉20060018号,2006年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20060611.5.  相似文献   

10.
早熟杂交棉新陆早44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以本所自育抗病品系MP1为母本、自育抗病品系FP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而成的新组合。2005—2006年参加本所杂交棉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新疆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2008年9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鉴定.2009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09年60号)。  相似文献   

11.
石玉12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09年以SH107为母本、SH63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17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82。该品种属于中晚熟玉米品种,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西部山区玉米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831.5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9%,2年分别居参试品种第4位和第2位。2016年同时参加西部春播区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263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5%,居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合在河北省太行山区及其他相同生态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研究室以自选品系农大372为母本,农大15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棉新品种农大棉10号.2013年7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晋审棉2013002号),2015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07号).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金岛808是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以自选系2686为母本、昌7-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8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玉〔2010〕001号。特征特性金岛808是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天津市春播生育期115d,与对照种农大108相仿。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长势强。  相似文献   

14.
国审玉米杂交种濮单6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单6号是河南省濮阳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组合为P97×9444.该组合1997~1998年经所内鉴定、产比试验,1999年参加河南省预备区试,2000~2002年参加国家预试和西南玉米区、西北春玉米区、东华北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突出,较对照农大108增产显著.2003年8月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正>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柳单6号是2000年以自交系F884-3为母本,以自交系F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预备试验;2003~2004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好、品质优、增产潜力大。200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05025)。  相似文献   

16.
垦丰1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于1992年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2配制杂交组合,1993~1997年所内种植F1~F5代,并于F5代决选,品系号为垦97-402。1998~1999年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2年进行生产试验。于200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农大棉7号(原代号农大KB18)由河北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研究室以农大32为母本,SGK321为父本选育而成,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冀审棉20060018号,2006年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20060611.5。  相似文献   

18.
黑河46号是以黑河19号为母本、北垦94-1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年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7006.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秆强度好、不炸荚、适应性广、适宜机械收获等突出特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485.5kg/h㎡,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6.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79kg/h㎡,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8.496.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丰产、抗逆、纤维品质好、综合表现优良的棉花品种,新疆农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选育的早熟高产陆地棉‘MB013’(新垦棉2号),于2017-2019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20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新垦棉2号’(审定编号:甘审棉20210001)。该品种全生育期133 d,霜前花率91.4%,平均籽棉产量363.2 kg/667m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 mm,整齐度指数85.9%,马克隆值4.8,断裂比强度31.0 cN/tex,伸长率5.9%,反射率78.5%,黄度7.8,纺纱均匀性指数151.1,耐黄萎病,高抗枯萎病。本研究为甘肃及新疆北部早熟棉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1品种来源丰禾6号由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育成。2002年进行所内鉴定,2003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异地鉴定、抗病接种鉴定,2004年参加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5~2006年同时做品质分析及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具有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抗倒伏、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