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幼苗叶片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揭示了细胞结构受损情况与性状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引起了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出现了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膜、核膜受损破裂 ,内含物外流 ,叶绿体、线粒体形态结构变异 ,内质网数目减少。同步辐射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总体损伤效应小于γ 射线 ,抑制了叶绿体的正常发育 ,致使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变小 ,数目减少 ,这可能是引起幼苗叶片出现叶绿素条状缺失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幼苗叶片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揭示了细胞结构受损情况与性状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同步辐射引起了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出现了细胞质壁分离,细胞膜、核膜受损破裂,内含物外流,叶绿体、线粒体形态结构变异,内质网数目减少.同步辐射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总体损伤效应小于γ-射线,抑制了叶绿体的正常发育,致使细胞中叶绿体体积变小,数目减少,这可能是引起幼苗叶片出现叶绿素条状缺失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分别利用0、1000、1500和2000Gy60Coγ射线处理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种子,对同一剂量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剂量间辐照情况相比较,研究苜蓿根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苜蓿种子可以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小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单桥、双桥、多桥、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等多种畸变。同一辐照剂量下,龙牧803苜蓿对γ射线辐照敏感性最强。在0~2000Gy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各种畸变率不断提高,至2000Gy辐照剂量时,各种畸变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6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毛竹种子,研究γ射线辐照对毛竹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及核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剂量低于60Gy的辐照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促进和刺激效应;高于90Gy对毛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辐照还能诱发染色体畸变和核畸变,出现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团)、游离染色体(团)、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微核、小核、双核、核出芽、核耳和核裂等类型。染色体畸变率、核畸变率与剂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5、0.9982,线性方程式分别为Y=0.0392X-0.4313,Y=0.0530X-0.0783;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间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线性表达式为Y=0.8836X-0.4525,相关系数为0.8345,F=25.22>F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 (软X射线 )辐照 3个冬小麦品种 ,从形态学、细胞学上研究了M1 代生物损伤和M2 代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抑制了M1 代幼苗、植株的生长 ,引起育性、结实率下降 ,M1 代的生理损伤在幼苗生长早期大于γ射线 ,在生育晚期则小于γ射线。细胞学研究表明 ,同步辐射抑制了细胞有丝分裂 ,明显地降低了细胞分裂指数 ,引起了细胞染色体的结构损伤 ,染色体畸变类型不同于γ射线 ,造成的生物损伤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诱发了M2 代较宽的突变谱 ,出现了多种有益性状变异 ,适宜的诱变剂量范围为 2 0 0~ 2 5 0Gy ,小于γ射线 (2 5 0~ 35 0Gy)。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子自旋 (ESR)波谱术研究了同步辐射辐照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及其与辐射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辐照的种子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 ,其种类、性质不同于γ射线 ,短寿命自由基 (小于 48h)产额高于γ射线 ,长寿命自由基 (大于48h)的稳定性大于γ射线。同步辐射自由基产额与辐照剂量呈线性关系。用3H TdR掺入法研究了受辐照种胚萌发早期DNA的合成动态 ,结果表明 ,同步辐射能够引起种胚DNA的损伤修复合成 ,其特点不同于γ射线。原冬 6号和北京41 1品种的DNA修复合成出现在种胚吸水后第一个正常的DNA合成峰之前 ,京冬8号品种出现在第一个小峰之后和 2个高峰之前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不同继代时间的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和二倍体细胞比率随剂量升高而下降,非整倍体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则上升。在分化培养基上,辐照后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能力降低,畸形苗明显增多。γ射线不仅能提高再生植株的变异率,而且可扩大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8.
用~(60)Coγ射线不同照射量辐照旺盛生长的小麦愈伤组织,并于辐照后3、6、12天取材固定进行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未经辐照的愈伤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经500Rγ射线辐照后,细胞结构有轻度损伤,随之出现旺盛的修复活动,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加,内嵴结构完善,内质网发达;辐照后12天细胞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经5000R辐照后细胞严重受损,结构逐趋模糊,细胞器逐步消解,最后细胞死亡。结合辐照后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以及再生株染色体变异频率等,认为对小麦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时照射量以500~1000R为宜。  相似文献   

9.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变小麦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0、109、145、1952、84和560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细胞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种子可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诱发染色体出现单微核、双微核、多微核、环状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等多种畸变类型。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诱发的微核畸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但混合粒子场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混合粒子场可诱发高频率的环状染色体和染色体断片,显示出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
γ射线辐照对大蒜和洋葱生长点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电镜观察表明,γ射线2~30 krad辐照大蒜和洋葱,能造成生长点细胞及超微结构的不同程度损伤。如细胞外形畸变、细胞壁加厚、质壁分离、原生质破坏呈电子透明,核破碎,染色质变粗变短,微结构变形,甚至膜破裂等。其损伤程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趋严重。不同微结构的抗辐照能力不同,其中液泡的辐射敏感性最强,核仁和线粒体最抗辐照。辐照后的细胞和超微结构一般在萌动期才表现出明显的形态损伤、细胞分裂受阻,因此抑制了大蒜和洋葱的发芽。  相似文献   

11.
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对广藿香离体培养的影响,为将辐照诱变技术应用于广藿香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以广藿香的叶片、带节茎、不带节茎及根为材料进行60Coγ射线辐照试验,采用MT基本培养基,附加0.05mg/L BA进行离体培养。广藿香外植体的死亡率随着辐照剂量的提高而上升,由回归方程导出广藿香叶片、带节茎及不带节茎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分别为72、66和64Gy;外植体再生芽能力,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而降低。表明辐照会造成外植体的损伤及死亡,对外植体的离体再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使部分外植体的再生苗出现一些表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甘薯的淀粉及干粉为试验材料,研究60Coγ辐照对其外观形态及糖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Coγ辐照处理后,淀粉粒表面出现网状裂纹,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裂纹明显增多。在50至1200 kGy辐照剂量范围内,甘薯淀粉和干粉中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湘薯86和湘薯541的糖化效率在低剂量辐照处理时有明显的差异,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当辐照剂量为1200kGy时,糖化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辐照对梨汁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超  汪晓鸣  王宏 《核农学报》2006,20(4):331-332,326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梨汁,研究不同辐照剂量,不同pH值,以及辐照与pH复合处理对梨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辐照处理和调节pH值对梨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kGy辐照与pH 3.1复合处理能抑制多酚氧化酶约92%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亚细胞组分分级分离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钙对镉胁迫下玉米根、叶组织镉的亚细胞分布、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叶片RuBP 羧化酶和PEP 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缺钙加镉处理比较,镉毒害下添加钙,玉米根、叶细胞器和细胞质Cd 组分均显著下降,相应Ca 组分则显著增加,而细胞壁Cd 、Ca 含量各处理间均十分接近;镉毒害下添加钙,维管束鞘细胞基质片层及叶肉细胞基粒和基粒片层排列较好,维管束鞘细胞嗜锇粒大为减少,叶片RuBP和PEP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说明Ca 对于Cd 胁迫下玉米叶片正常结构与功能的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60)Coγ辐射处理“农大179”M_2代性状变异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普通小麦品种“农大179”的种子为材料,用2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诱变,M1收获后全部种植,从M2代随机选取655个单株,并对其农艺性状、淀粉糊化特性及面粉色泽等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分析,筛选到千粒重高达71.26g和70.89g的变异单株两份,糊化温度为83.9℃和86.4℃的变异单株两份,反弹值为14cP的类似糯麦的变异单株1份及综合品质性状优良的单株9份。通过对M2群体中单株的分析检测认为辐射诱变不仅可改良小麦的农艺性状、子粒外观性状,同时对小麦的淀粉品质性状的诱变作用也很明显,因此结合RVA检测技术在诱变群体中对变异筛选可对小麦育种尤其是小麦品质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试图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γ辐射对板栗胚芽细胞的损伤程度 ,结果发现辐照对胚芽中淀粉影响较为明显 ,0 5kGy以下处理时对胚芽淀粉无明显影响 ,1kGy处理淀粉粒边缘开始部分糊化 ,6kGy以上剂量辐照糊化较为明显。与此相对应 ,板栗种子淀粉的粘度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另外观察到胚芽细胞壁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变薄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莱芜姜根茎为材料,用60Coγ射线进行了02、0、40和60Gy 4个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辐照使莱芜姜当代(VM1)成苗率降低,出苗、展叶时间延迟,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随剂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对辐照当代植株进行POD、EST同工酶和RAPD检测分析,均得到了与对照不同的差异性谱带,说明辐照生姜根状茎可以使植株在分子水平上发生变异;莱芜姜根茎使用LD30~40的中等剂量比较合适,适宜辐照剂量为20~30 Gy。  相似文献   

18.
螺旋藻的电离辐射抗性及与多糖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汪志平  徐步进 《核农学报》2001,15(4):229-233
螺旋藻 ;藻丝体 ;细胞 ;抗辐射 ;多糖分别研究了螺旋藻Ss V、Sp F、Sp Z和Sp D完整藻丝体、去鞘藻丝体与细胞对6 0 Coγ射线的抗辐射能力 ,以及各材料的多糖含量与其辐射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4株螺旋藻均具很强的抗电离辐射能力 ,但它们的辐射抗性明显不同 ,Ss V >Sp F >Sp Z >Sp D ;各材料的多糖含量与其辐射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提示螺旋藻多糖具有提高并维持藻体本身超强辐射抗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