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救必应根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铁冬青酸(Ⅰ)、坡模醇酸(Ⅱ)、具栖冬青苷(Ⅲ)、苦丁冬青苷H(Ⅳ)、3-O-α-L-吡喃阿拉伯糖-3β, 19α-二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Ⅴ)、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丁香苷(Ⅸ)、芥子醛葡萄糖苷(Ⅹ)、β-谷甾醇(Ⅺ)和胡萝卜苷(Ⅻ).其中,化合物Ⅱ、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4′-羟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1),acernikol(2),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 2-[4-(1-羟丙基)-3-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5),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7),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9),没食子酸(10),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1),硬脂酸(12), 19α-羟基熊果酸(13),β-谷甾醇(14)和胡萝卜苷(15)。除化合物7、8、14和15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当浓度为10μmol/L时,化合物2和4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白介素-6的分泌抑制率分别为(63.4±7.1)%和(58.6±4.6)%,显示中等抑制活性,略低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的(85.8±5.3)%。  相似文献   

3.
从庐山荚蒾茎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甲氧基-1-O-β-D-苯酚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芦丁(3),绿原酸(4),蒲公英赛醇(5),豆甾醇(6),熊果酸(7),棕榈酸(8),二十四烷酸(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和制备HPLC等手段从中药三棱中分离得到一个无定形粉末状样品,根据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β-D-(1-O-乙酰基-3-O-顺-阿魏酰基)呋喃果糖基α-D-2',4',6'-O-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和β-D-(1-O-乙酰基-3-O-反-阿魏酰基)呋喃果糖基α-D-2',4',6'-O-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两个同分异构体组分1∶4的混合物,此外,还分离鉴定了1个甘油酯类化合物即1-O-阿魏酰基-3-O-p-香豆酰基甘油(3),其中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玄参科植物独脚金(Striga asiatica(L.)O.K.)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鉴定了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threo-guaiacyl-glycerol-8-O-4'-(coniferyl alcohol) ether(1),3β-hydroxyolean-12-en-11-one acetate(2),2α, 3α, 19α, 23-四羟基-乌索烷-12-烯-28-O-β-D-葡萄糖苷(3),olean-12-ene-3β,7β,15α,28-tetraol(4),黄芩素6,4'-二甲醚(5),金圣草黄素(6),金圣草黄素-7-O-葡萄糖苷(7),rhamnopyranosyl vanilloyl(8),5, 3', 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9),5,7,3',4',5'-五甲氧基黄酮(10),木犀草素-7, 3', 4'-三甲醚(11),芹菜素(1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14),3-O-(6'-O-palmitoy-β-D-glucosyl)-spinasta-7,22-diene(15),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withagulatin A(18),(6S,9R)-roseoside(19),其中化合物1,2,3,4和19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和MS鉴定为β-谷甾醇(1)、丁香醛(2)、雷公藤乙素(3)、3-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酮(4)、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素(5)、新刺五加酚(6)和16-羟基山海棠酸-18-O-β-D-葡萄糖苷(7)。其中化合物2、4、5和6为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热重和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雷公藤乙素(3)、新刺五加酚(6)以及雷公藤活性成分雷公藤内酯甲和去甲泽拉木醛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雷公藤乙素、新刺五加酚、雷公藤内酯甲和去甲泽拉木醛的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00℃。结果可为雷公藤质量标准以及雷公藤煨制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五指毛桃黄酮和香豆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五指毛桃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补骨脂素(Ⅰ)、伞形花内酯(Ⅱ)、 5,3',4'-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Ⅲ)、 5,7,2',4'-四羟基黄酮(Ⅳ)、 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Ⅴ)、山柰酚(Ⅵ)、紫云英苷(Ⅶ)、金合欢素 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柚皮素(Ⅹ)及胡萝卜苷(Ⅺ).经检索,化合物Ⅱ~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Ⅴ、Ⅷ、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旱柳落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旱柳落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水杨醇(1),水杨苷(2),2′-苯甲酰水杨苷(3),咖啡酸(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柯伊利素(6),邻苯二酚(7),黑麦草素(8),绿原酸(9),原儿茶酸(10),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11),丁二酸(12),正丁酸(13).其中,水杨苷(2)占干燥落叶的质量分数超过0.07%,化合物6,8,10~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从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2 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 析,分别鉴定为:4- 羟基苯乙酮 (1)、对羟基苯甲醛 (2)、丁香醛 (3)、α- 萘酚 (4)、香草酸 -4-O-β-D- 吡喃葡 萄糖苷 (5)、5- 羟甲基糠醛 (6)、 (3S,5R,6R,7E,9S)-3,5,6,9-tetrahydroxy-7-megastigmene (7)、(6R,9S)-9-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 glucopyranoside (8)、 (3R,9R )-9-O-β-D-glucopyranosyl-3-hydroxy-7,8- didehydro-β-ionol (9)、cyclomargenol (10)、N-p- 香豆酰酪胺 (11)、肌苷 (inosine, 12)。化合物 4、5、7、8、 9、10 为首次从石斛属中分离获得,化合物 1、2、6、12 为首次自铁皮石斛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对小远志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丁香醛(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2),8-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3),水杨酸(4),反式芥子酸甲酯(5),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6),3,4,5-三甲氧基肉桂酸(7),5-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8),芥子醇-4-O-β-D-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脂素(10),(+)-梣皮树脂醇(11),(±)-松脂醇(12)。除化合物4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