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掖单4号、掖单12两个品种为试材,通过连续两年进行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和灌浆速度测定。结果表明,在我市自然条件下,以吐丝后52~55天收获产量最高,比传统苞叶发黄时收获晚收6~9天,增产11.1%~20.2%,并建立两品种回归模型,找出最佳收获期及与积温、含水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李芳贤  高谷  王金林 《玉米科学》1996,4(3):035-036
本文根据紧凑型玉米具有假熟性的特点,简述了紧凑型与平展型玉米的最佳收获适期。试验证明,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等品种,其适宜的收获时间,为果穗白皮后的7~9天为其最佳适期。此时收获,公顷产量最高,试验表明,一般比对照增产10.58%~13.27%。若在果穗白皮时收获,则往往会导致玉米减产,减产率为9.75%~13.64%。而平展型玉米,如沈单7号、鲁玉6号和丹玉13等品种,其适宜的收获时间为完熟期。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省最近几年开展的玉米"3414"肥料试验结果数据进行汇总,利用三元二次方程模型对不同肥力等级土壤中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基于模型分析高、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时分别对应的N,P2O5和K2O施肥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对应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98.645,84.975,94.74和168.135,75.15,80.43 kg/hm2;中等肥力土壤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17.74,86.025,108.495和189.825,79.965,91.14 kg/hm2;低肥力土壤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17.53,103.98,135和198.39,92.31,128.19 kg/hm2。高中低3种类型土壤的最佳经济效益产量分别为7388.7,7519.5和7763.7 kg/hm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玉米收获期的主要指标分析,论述了玉米子粒尖冠基部黑色层、子粒颜色及乳线消失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证明,玉米黑色层是随子粒干物质积累和脱水逐渐由浅灰变褐至黑的过程。授粉后25 d子粒出现浅灰色覆盖层,授粉后40 d转为浅黑色。玉米乳线消失期在果穗苞叶枯白后的6~15 d。  相似文献   

5.
丘陵区川谷地玉米最佳群体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嘉陵 《玉米科学》1996,4(4):054-056
本研究探讨了丘陵区川谷地玉米不同密植条件下生理指标的表型值及经济产量性状,并建立了玉米最佳群体结构模型。经过对模型的寻优,选出获得最大经济产量的适宜密度范围为5.0~5.5万株/hm2,最大叶面积指数3.0~3.5,最适光合势16500~18000m2/d·hm2,最适生物产量19500~20250kg/hm2。对指导丘陵区川谷地以及类似地区的玉米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掖单号玉米品种的群体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我们于1991、1992连续两年在公主岭四棵树乡进行了掖单号玉米不同密度及施肥量试验,目的是探索掖单号玉米的最佳密度及施肥量,为丰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37,自引:13,他引:37  
本研究采用7个密度,4个施肥水平在地力5100kg/hm2条件下进行半紧凑型玉米杂交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肥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剂量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高肥条件下未能引起产量显著下降,供试品种桂单22具有一定的耐肥性。玉米产量开始随密度增加而提高,密度增至一定程度时,产量不显著上升,也不显著下降。高产栽培技术的组配是密度6.0万株/hm2,氮磷钾纯养分315~420kg/hm2,氮磷钾比3∶1∶3。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水平也随之增加.超过一定密度.产量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抗逆性也随之下降。试验结果表明.豫单998在6.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株高、穗位、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比较适宜,抗逆性较强.为豫单998在当地肥力条件下的最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子粒体积、干物质重以及乳线形成的位置,寻找夏直播玉米最佳收获时期。结果表明.郑单958等中熟品种在9月中旬苞叶变白时.子粒体积最大.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5%左右.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上。生产上.9月下旬收获.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年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高产实践,总结出了促进夏玉米创高产的三肥最佳运筹技术。即巧施拔节肥,为高产搭好骨架;重施孕穗肥,扩库增粒重;酌施攻粒肥,促流壮籽粒等。多年的小区试验与生产实践反复证明,夏玉米及时追好三肥,是夺取其高产的重要措施与保证,亦是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最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春玉米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最佳组合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在长沙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猪粪)不同施用量对春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了中等肥力土壤上春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式,显示出5个因素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氮>钾>密度>有机肥>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产量高于12 000 kg/hm2并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移栽密度90 000株/hm2,化学氮肥(N)420 kg/hm2,磷肥(P2O5)150 kg/hm2,钾肥(K2O)375 kg/hm2,有机肥22 500 kg/hm2。同时还研究了各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及高产春玉米最佳农艺组合方案的各项目标函数指标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杂交玉米品种京科25的氮、密效应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过高严重影响植株发育和产量。通过增加施肥量、提高肥力水平可有效地缓解密度压力。在中高肥力的情况下施氮量为225kg/hm2、密度为60000株/hm2的处理可充分发挥京科25株型半紧凑的特点,对单株产量及其它相关性状十分有利,达到针对性施肥、有效管理和减少投入。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单产较高的粮食作物,高产潜力很大。其产量因子效应的充分发挥,除由本身各器官遗传基因决定外,更主要是受满足其生理生长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影响。其中未充分利用有效的热量资源、密植额度不适、肥料投入少且不合理、土壤供肥保肥能力差等限制因素的矛盾更为突出,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本项研究从玉米系统形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高产玉米适宜的密植额度范围,供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正> 合理施肥在于以适宜用量而获得高额产量,是当前水稻高产,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多而必要的元素,它随土壤肥力,品种及其计划产量的高低而变异,是一个较大的可变因素。氮磷钾用量的多少,配合用量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高低和生产成本,因此,对氮磷钾最佳用量和其最佳配比的研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土壤、气候、品种以及农业技术条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首先设玉米—玉米复种、玉米—高粱复种2个对照体系,并与玉米、高粱混播体系进行比较研究(试验Ⅰ)。其次进行对玉米、高粱混播体系的最佳条件研究(试验Ⅱ) 。材料和方法试验Ⅰ栽培体系设3种类型:玉米—玉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最佳采收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西洋参的折干率、密度、皂甙、总糖含量和西洋参地上部分的生理状况对西洋参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晚熟棉田应用乙烯利催熟,要严格掌握适宜的催熟期,才能取得最佳的催熟效果。不同年份棉田的适宜催熟期要依据棉花铃期和成熟期中的温度来确定。  相似文献   

19.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在其生长的幼,青、壮、老的发育过程中,如何合理地确定茶树更新期,及时地改造衰老茶园,对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试验运用电子计算机对杭州茶叶试验场的161亩茶园的26年茶叶生产记录进行数据处理模拟出数学模型、经过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移栽地膜棉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移栽地膜棉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伏桃为移栽地膜棉的最佳结铃期;中部果枝为移栽地膜棉的最佳结铃部位;1、2果节位为移栽地膜棉最佳结铃果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