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加速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肉苁蓉种子的室内愈伤组织形成,肉苁蓉种子及其寄主白梭梭种子的采集方法,肉苁蓉的人工种植试验.试验表明,从种植肉苁蓉寄主白梭梭到收获肉苁蓉1年可完成.探讨了肉苁蓉的人工种植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深度对产量影响试验,提出且末县的河东治沙工程中,在混交的防沙治沙林中的红柳上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的最佳深度,来大面积人工种植管花肉苁蓉.  相似文献   

3.
肉苁蓉俗称大芸,具有抗衰老、补肾壮阳、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适宜肉苁蓉生长,在克拉玛依市周边种植的肉苁蓉主要以梭梭肉苁蓉为主。本文从梭梭栽培、肉苁蓉种植调制、肉苁蓉人工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晾晒等方面对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当地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漠鑫公司沙雅县梭梭人工接种肉苁蓉生产基地为例,对2011年开始投入生产以来的基地建设、寄主培育、种子采收、人工接种、肉苁蓉采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建议对于肉苁蓉规模化生产建设,基地一定要选择事宜梭梭、肉苁蓉种植生长的沙地区域,且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灌溉条件。要形成从梭梭种子采收、梭梭育苗、梭梭灌溉植苗造林到肉苁蓉种子采收、人工接种肉苁蓉、再到产品采收完整的生产链。当肉苁蓉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要尽可能的寻求肉苁蓉衍生产品及深加的工企业开发合作。  相似文献   

5.
北疆地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伟本  李特林 《农技服务》2010,27(5):602-602,631
总结了北疆地区近几年人工栽培肉苁蓉的生产实践,详述了北疆地区在梭梭、柽柳根部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栽培管理、病虫鼠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为北疆荒漠地区发展沙产业,人工种植肉苁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部沙区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苁蓉是我国西部沙区特有的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无节制地采挖肉苁蓉致使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因此,人工种植已成为发展肉苁蓉生产和保护沙区生态的当务之急。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多年从事沙产业开发的实践经验,对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以期为今后肉苁蓉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提供系统的、更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肃南县境内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生长大量梭梭等野生植被,适合肉苁蓉人工种植。该文主要从寄主梭梭苗的培育、梭梭人工栽培、肉苁蓉接种技术等三个方面来介绍肃南县明花乡人工接种肉苁蓉技术。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植物。别名:苁蓉、大芸、寸蓉,主要寄生于梭梭、碱蓬、红柳等盐生、沙生植物的根部,是我国中医用途最广的中草药之一。近几年,吐鲁番市已种植肉苁蓉66.7公顷,每年667米。产鲜蓉100千克左右。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成熟,接种率高,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梭梭不仅有着很强的耐旱性,还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在干旱地区种植梭梭树,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壤特性,还能起到保持水土等作用,进而实现沙漠到绿洲的转换。基于梭梭树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了治理沙漠干旱地区的优良树种。基于此,以梭梭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作用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梭梭的种植培育和肉苁蓉适宜的种植地区和自然条件,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肉苁的人工种植技术,包括土壤与寄主植物选择、繁殖、接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肉苁蓉的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肉苁蓉号称"沙漠人参",别名大芸、寸蓉,根据植物特性上的差异分为管花肉苁蓉、荒漠肉苁蓉和衍生肉苁蓉3种。自然生长的肉苁蓉数量少、产量低,而采挖肉苁蓉往往会造成寄主(梭梭、红柳)的死亡,对沙生植被保护工作造成极大影响。采用节水滴灌方式在沙漠中人工种植红柳并接种管花肉苁蓉,能大幅度提高接种发芽率,当年接种当年收获,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荒漠化治理的不断深入,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的探讨,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梭梭的人工造林技术要点;其次,阐述了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包括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等方面;最后,总结了梭梭人工造林和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针对病虫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荒漠区人工种植梭梭林寄生肉苁蓉以后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以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公相村人工梭梭林生态修复区作为实验样地布设点,选取成功接种肉苁蓉的3年生寄主梭梭(处理A)和未接种肉苁蓉的3年生梭梭(CK)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其树高、地径、冠幅、生物量、生长量和近地表温湿度,并分别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含水量、养分和含盐量分析。接种肉苁蓉的实验样地近地表温度高于未接种肉苁蓉样地,而近地表湿度则正好相反;两者不同深度土壤养分指标有显著差异,但无明显规律性;土壤含水量CK均高于处理A;接种肉苁蓉样地的梭梭树高、地径和冠幅,普遍小于未接种样地,且个体间差异较大。肉苁蓉寄生对寄主梭梭当年的生长存在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对生态修复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滴灌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及根际土壤水分的关系.[方法]以人工栽植梭梭寄生接种肉苁蓉为研究对象,测试滴灌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及其根际土壤水分的变化关系以及肉苁蓉与梭梭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肉苁蓉的含水量均高于20 ~ 60 cm处根系的平均含水量以及梭梭根际土壤的含水量,导致肉苁蓉的渗透压低于寄主梭梭,使寄主体内水分源源不断的向肉苁蓉体内输送,保证所需的水分供其生长发育.[结论]在测试期内肉苁蓉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寄主梭梭同化枝,说明肉苁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来提高细胞液的浓度,降低渗透势进而降低了水势,以从外界继续吸水维持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15.
李鹏程  李铭  郑强卿  王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688+13761
[目的]探讨滴灌条件下梭梭肉苁蓉抗旱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以人工接种肉苁蓉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荧光分析等方法测定肉苁蓉生长过程中水分含量、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肉苁蓉体内的水分含量在72%以上,在后期降为63%。在肉苁蓉生长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变化,先增加,后减小。梭梭肉苁蓉相对电导率较小,但随着生长逐渐增大,说明细胞质膜抵御外界逆境的能力较强。在肉苁蓉生长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相反,先降低,后升高。[结论]在滴灌条件下,梭梭肉苁蓉在生长过程中表现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等因素对肉苁蓉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通过试验探索肉苁蓉最佳采收年限与采收季节,从而保证肉苁蓉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下的人工接种肉苁蓉药材中的松果菊苷和毛蕊糖苷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对人工接种肉苁蓉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采收3年及3年以上的肉苁蓉为好,此时肉苁蓉中的活性成分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7.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沙漠化问题。梭梭是民勤县治沙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其生理特性非常适合在北方沙漠里生长。本文主要介绍梭梭人工种植育苗技术,为治沙工作者人工种植和培育梭梭苗木提供参考,进而为民勤县压沙造林,发展以梭梭嫁接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经济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肉苁蓉是一种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常寄生于沙漠中的红柳植物根部,可恢复荒漠植被,可固定流沙,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够改善荒漠生态环境和沙区农民的生活条件。本文通过干旱沙化区红柳肉苁蓉人工接种试验,旨在研究红柳肉苁蓉接种成功率指标以及接种穴数对红柳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阿拉善盟梭梭林的不同起源,按天然梭梭林和人工梭梭林两种起源对阿拉善盟荒漠肉苁蓉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拉善盟天然梭梭林中干肉苁蓉总产量应在958~1434 t;人工梭梭林中肉苁蓉总产量应在715~940 t.  相似文献   

20.
戈壁绿洲边缘梭梭接种肉苁蓉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属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别名苁蓉、大芸、寸芸、查干告亚(蒙语),主产于内蒙古中西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其肉质茎可入药,为传统的正品补益中药,具有滋肝养肾益经血、润肠通便之功效,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肉苁蓉主要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寄主植物梭梭生长于沙漠、荒漠干旱环境,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是沙漠治理的先锋植物。人工种植肉苁蓉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