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区域是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核心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体系。本文总结了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区域是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核心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体系。本文总结了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该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婕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3):45-46,52
分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背景、现状、资源优势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资源优势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依托贺兰山东麓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优势,打造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基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庄数量越来越多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梳理了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宁夏贺兰山东产区麓葡萄酒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历程的论述,分析了葡萄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葡萄产业发展目标,旨在为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贺兰山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潜在的影响,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按照宁夏农垦局在贺兰山东。麓建设草畜经济带的布局规划,紧紧抓住贺兰山东麓生态建设的机遇,发展节水、具有生产和生态双重作用的苜蓿草产业,取得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生态环境条件改善,资源利用合理的多重效果,牧草基地也成为首府银川市西部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经过几年的努力,宁夏农垦茂盛草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苜蓿草产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2.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为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随着其初步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作者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为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随着其初步发展而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作者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特征、宁夏葡萄酒品牌建设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宁夏葡萄酒品牌发展和完善措施。对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区域品牌的品牌价值效应及宁夏葡萄酒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产区”。系统归纳了贺兰山东麓葡萄全产业链研究进展,包括栽培技术、灌溉技术、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冻害防治、气象研究、品种选育、葡萄酒特征分析、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10个方面,针对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江志国  张春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98-22500
从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入手,分析和研究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文化长廊的概念和定位,并将其按功能区域分布划分为东、中、西三线,最后对其开发思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春芝  江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10-11112,11131
贺兰山东麓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酒窖的兴起,葡萄酒企业文化、窖藏规模和建筑风格等不尽相同,使葡萄酒酒窖各具特色,不仅为葡萄酒陈酿提供可靠的储藏条件,也成为提升葡萄酒商业价值和传播葡萄酒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分析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酒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规范葡萄酒酒窖管理的建议和基本思路,对大力发展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产业,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葡萄酒旅游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现已进入高质量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运用钻石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其发展还存在技术支撑不足、综合效益发挥不够、全产业链体系发育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和优化葡萄酒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附加值、持续增强产业吸引效应、培育和发挥龙头企业品牌优势、积极推进全产业链实现以及打造葡萄酒产业文化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东麓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葡萄园、银川市园林场、镇北堡和芦花台园林场等4处葡萄种植区作为研究区,在分析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基础上,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土壤C、N、P含量整体水平不高,分别对应于中国土壤C、N、P含量等级的第五级、第五级、第三级,处于全国中等较低水平。2)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土壤C/N为11.199,与全国平均值吻合;C/P为11.459,远低于全国平均值;N/P为1.0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区土壤P的有效性高,N相对较少,要注重适当添加。3)研究区内不同区域间C、N、P含量差异明显。银川市园林场和芦花台园林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而镇北堡和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葡萄园土壤养分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20.
西夏区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核心区,是自治区规划的酿酒葡萄重点发展地区。通过对西夏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