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滴灌减量施肥对香蕉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当前香蕉施肥过量问题,分析氮磷钾滴灌减量施肥对香蕉果实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巴西蕉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常规施肥(纯N量1 112 kg/hm~2, P_2O_5量690kg/hm~2,K_2O量2 135 kg/hm~2)和滴灌减量施肥(纯N量588 kg/hm~2, P_2O_5量432 kg/hm~2, K_2O量742 kg/hm~2)2个处理。【结果】滴灌施肥条件下,香蕉产量为56 503 kg/hm~2,较常规施肥(CK)增产13.0%。氮、磷、钾肥利用率较CK分别提高17.30%、16.19%、20.34%;氮、磷、钾肥吸收效率分别提高86.36%、50.00%、172.00%;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13.75%、80.52%、225.29%。纯收益较CK增加20 930元/hm~2,产出投入比由1.26:1上升到1.45:1。【结论】与当前常规的氮磷钾施肥量比较,滴灌减量施肥(纯N减量47.1%, P_2O_5减量37.4%,K_2O减量65.3%)不会导致香蕉减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量对大棚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棚滴灌施肥条件下,以田间持水率的75%为甜瓜整个生育期的灌水下限,N、P_2O_5、K_2O施肥比例为4∶2∶3,在不同生育期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处理。结果表明,在甜瓜营养生长期,施肥量的增加促进了植株生长,株高、叶面积等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茎粗随施肥量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在生殖生长期,果实的生长速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终施肥多的处理产量较高。但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当施肥超过一定限度时,产量不但不增加,反而会有所下降,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另一方面,施肥有利于作物对水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定施肥范围内,增加施肥量有利于甜瓜综合品质的提升,但施肥过多也会使甜瓜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量降低。综合考虑,在大棚滴灌施肥条件下,认为以田间持水率的75%为甜瓜的灌水下限,N施量300kg/hm~2、P_2O_5施量150kg/hm~2、K_2O施量225kg/hm~2的水肥栽培模式使甜瓜产量、品质、水肥利用效率达到最佳的平衡,可作为武汉地区设施甜瓜栽培的水肥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滴灌施肥对盐碱土壤盐分运移及草木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条件对土壤盐分运移及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在大同盆地以草木樨为试验材料,以当地施肥习惯(N、P_2O_5、K_2O施量分别为180、90、36 kg/hm2)作为传统施肥量,设置5种不同的施肥水平,分别为传统施肥量的0%、40%、70%、100%、130%,分析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土壤电导率、pH值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当施肥量为40%与70%时,滴头处溶质受淋洗作用较为明显,土壤电导率降幅较大;当施肥量为100%与130%时,表层土壤电导率较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pH值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得到一定的降低;70%处理下草木樨平均株高最高(138.6 cm),同时在此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为299μS/cm,平均pH值为7.73。【结论】N、P_2O_5、K_2O施量分别为126、63、25.2 kg/hm2时土壤电导率与pH值较小,同时草木樨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
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寒香蜜’葡萄为试材,开展田间膜下滴灌施肥试验,探讨膜下滴灌水肥耦合对葡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水量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180(W1)、270(W2)、360(W3)、450 mm(W4);施肥量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N 150 kg/hm~2+P_2O_5120 kg/hm~2+K_2O 165 kg/hm~2(F1)、N 225 kg/hm~2+P_2O_5180 kg/hm~2+K_2O248 kg/hm~2(F2)、N 300 kg/hm~2+P_2O_5240 kg/hm~2+K_2O 330 kg/hm~2(F3)、N 450 kg/hm~2+P_2O_5360 kg/hm~2+K_2O495 kg/hm~2(F4),共计1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为W2(270 mm)及施肥量为F2(N 225 kg/hm~2+P_2O_5180 kg/hm~2+K_2O 248 kg/hm~2)的组合处理下,葡萄新梢生长效果较好,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处于较高水平,于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着色期分别达到3.28、3.77、3.65、3.53 mg/g;F3W4处理果形指数最高,但除F1W1和F1W2处理外,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此外,果实产量和品质指标表明,虽然F2W2处理对应的葡萄果实产量并不是最高,但其与产量最高的F2W3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且F2W2处理果实品质较理想,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到19.64%,果实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果实硬度也较优,分别为17.00%和0.71 kg/cm~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F2W2水肥组合对稳定葡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省通榆灌溉试验站2016年度玉米膜下滴灌"3414"田间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玉米施肥量(氮、磷、钾)与产量的多元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求解施肥参数,分析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产量、最佳经济产量及产投比,筛选出N、P、K肥的最优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通榆灌溉试验重点站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_2O_5K_2O,在一定范围内增施肥料有利于玉米增产;三元二次施肥效应函数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回归显著,可利用一元及二元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作为辅助、补充手段进行玉米施肥方案优化;利用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模型获得最佳经济产量12 016.74 kg/hm~2,施N 164.74 kg/hm~2、P2O568.73 kg/hm~2、K_2O 61.00 kg/hm~2,投入肥料价值1 465.10元,产投比8.86。研究成果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指导当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宽幅匀播条件下旱地冬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选用旱地冬小麦品种"兰天26"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施肥量,设高、中、低3个施肥水平(N:120、150、180 kg/hm~2;P_2O_5:90、105、120 kg/hm~2),钾肥用量恒定(K_2O:60 kg/hm~2)。副区设4个种植密度(190、230、270、31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宽幅匀播旱地冬小麦产量、品质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宽幅匀播旱地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主要受肥料水平的影响,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对密度反应敏感。施肥量F_(120)~F_(150)、种植密度D_(190)~D_(270)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施肥量超过F_(150)、种植密度大于D_(270)时产量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F_(120)~F_(150)和D_(270)~D_(310)组合,品质产量协同提高;在F_(120)~F_(180)范围内,随着施肥水平的逐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8.5%和24.8%,但提高率下降。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宽幅匀播旱地冬小麦高产、优质、节水的适宜施肥量为N 150 kg/hm~2、P_2O_5 105 kg/hm~2、K_2O 60 kg/hm~2,种植密度为27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种子产量在宁夏半干旱条件下的合理施肥配比,文章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并用多元回归方法比较了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籽粒苋种子产量,增产幅度在17.84%~95.91%之间,N_2P_2K_2(N 120 kg·hm~(-2)、P 90kg·hm~(-2)、K 60kg·hm~(-2))施肥处理增产最高;在两因素肥料交互效应中氮磷、磷钾和氮钾互作对籽粒苋种子产量先抑制后促进;在单因素肥料交互效应中,随着氮、磷、钾肥施入量的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变化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在宁夏半干旱条件下籽粒苋种子产量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 113.51 kg·hm~(-2)、P_2O_590.00 kg·hm~(-2)、K_2O 48.53 kg·hm~(-2),最佳种子产量为3 084.15 kg·hm~(-2)。  相似文献   

8.
滴灌供肥对设施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滴灌下不同施肥量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建立高效灌溉施肥管理制度,为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提供量化指标。通过小区试验,采用蔬菜冲施肥,设高、中、低、零肥4个施肥水平,F1(花果期N214-P_2O_567-K_2O254 kg/hm~2,收获期N285-P_2O_589-K_2O338 kg/hm~2),F2(花果期N107-P_2O_533-K_2O127 kg/hm~2,收获期N142-P_2O_544-K_2O169 kg/hm~2),F3(花果期N64-P_2O_520-K_2O76 kg/hm~2,收获期N85-P_2O_527-K_2O101 kg/hm~2),F4(不施肥),灌水量相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施肥量对番茄叶片数影响不显著,与株高和叶面积正相关,与茎粗成反相关关系;施肥量对秋冬茬番茄单果质量具有负效应,果实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增加施肥量果实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综合番茄产量及品质性状,滴灌控漏灌溉管理下花果期施肥量N107-P_2O_533-K_2O127 kg/hm~2,收获期施肥量N142-P_2O_544-K_2O169 kg/hm~2可实现秋冬茬番茄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肥料对东北地区稻田氮磷损失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减少东北地区稻田氮肥施用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方法】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对稻田退水氮磷径流损失、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比较,缓/控释肥料做基肥一次施用可以显著降低稻田退水中氮素质量浓度和径流损失量,缓/控释肥料CRF-3处理(中化牌控释掺混肥料,N、P_2O_5、K_2O养分质量比为19∶14∶22)磷素量较高,易造成磷素的淋洗和径流损失,CRF-1处理(宁夏农林科学院自主研制的控释掺混肥料,N、P_2O_5、K_2O养分质量比为26∶10∶12)总氮和总磷径流损失量均最低,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38.04%和46.87%。受田面追施氮肥的影响,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总氮质量浓度最高达到9.43 mg/L,缓/控释肥料处理田面水总氮质量浓度在水稻插秧15 d后才达到峰值,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比较,CRF-1和CRF-3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没有降低,其中CRF-1处理氮肥回收率提高9.84%,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增加了10.83 kg/kg。【结论】综合考虑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损失和水稻产量因素,CRF-1处理水稻养分配比合理,是较适宜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控释肥料。  相似文献   

10.
宁夏扬黄灌区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宁夏扬黄灌区玉米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宁夏扬黄灌区规模推广玉米大田滴灌缺乏相关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开展了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不同灌溉量、施肥量对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提出了玉米生育期滴灌灌水定额225~450 m~3/(hm~2·次)、灌水11次、灌溉定额3 600 m~3/hm~2、纯施肥量459 kg/hm~2(其中N、P_2O_5、K_2O分别为255、123、81 kg/hm~2,分10次在每次灌水中部时段施肥)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玉米大田滴灌产量达到17 250 kg/hm~2,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80 kg/m~3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求适宜的追肥方案,最大程度恢复受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方法】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6—9月,采用测坑模拟淹水的方法,在河南商丘开展了夏玉米淹水和排水后不同施肥方案的试验研究。夏玉米拔节—抽雄阶段,以淹水(W1)和不淹水(W2)为主处理,排水后施肥方案为副处理,分别为:不追肥处理(CK)、N 100 kg/hm~2处理(F1)、N 100 kg/hm~2+P2O575 kg/hm~2处理(F2)、N 100 kg/hm~2+K_2O 75 kg/hm~2处理(F3)和N 100 kg/hm~2+P2O575 kg/hm~2+K_2O 75 kg/hm~2处理(F4),试验小区重复3次。【结果】W1处理的玉米群体株高、株高整齐度、叶面积指数和产量比W2处理分别下降了4.6%、45.9%、10.9%和24.3%;对于淹水处理,排水后不同追肥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淹水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所造成的危害(P<0.05),其中追肥F3处理的玉米群体株高比CK、F1和F2处理分别提高6.6%、4.7%和3.3%,株高整齐度分别增加130.8%、94.4%和48.3%,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7.7%、9.7%和6.9%,产量分别增加20.9%、15.7%和13.1%,F3处理和F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淹水显著降低了夏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P<0.05),在淹水条件下,F3处理和F4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P<0.05)。【结论】受淹玉米在排水后,追施氮肥对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恢复效应(P<0.05),同时增施钾肥对氮肥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的作用(P<0.05)。在夏玉米生产区,对于受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恢复,氮钾配施氮100 kg/hm~2+K_2O 75 kg/hm~2是较为适宜的灾后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极端干旱区无核白葡萄的适宜水肥制度.[方法]在萌芽期充分供水条件下,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为对照(CK),设置新梢生长期(W1)、开花期(W2)、果实膨大期(W3)、着色成熟期(W4)4个亏水处理(θf=65%~90%),同时设置3个施肥配比,分别为:N施量、P2O5施量、K2O施量为275.0、275.0、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化学钾肥配施有机肥对烟草云烟87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贵州省黔东南州烟草种植区烟草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种施钾水平,分别为0水平(K_0:0 kg/hm^2)、1水平(K_1:120 kg/hm^2)、2水平(K_2:240 kg/hm^2)和3水平(K_3:360 kg/hm^2),4个施肥处理,同时每个处理配施有机肥(菜枯,M)2 250 kg/hm^2,调查各处理烟草在生育期内烟株主要的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烘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和烟叶产量。【结果】在成熟期,K_3处理烟株各项农艺性状除节间距外均显著优于K_0处理(p<0.05),与K_0处理相比,K_3处理烟株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围、节间距和根体积依次分别增加了27.64%、35.16%、56.38%、35.36%、17.06%和63.03%,与K_2处理相比,K_3处理相应指标增加了2.55%、4.83%、2.21%、29.27%、16.43%、22.64%。与K_0处理相比,K_3处理烟株的赤星病、花叶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51.69%、41.16%和45.35%,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44.27%、28.87%和41.56%,K_2处理相应病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8.63%、22.30%、35.61%;病指数分别降低了34.68%、10.18%、31.40%。随着施钾增加烟叶产量呈增加趋势,K_3处理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比K_0处理分别提高了26.60%和36.03%,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5.82%和2.26%,K_3处理产值显著高于K_0、K_1、K_2处理。【结论】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K_3处理烟株大田长势好,农艺性状好,抗病能力强,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水氮耦合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东南州烤烟种植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4种灌水水平,分别为0水平(W0:0L/株)、1水平(W1:0.5L/株)、2水平(W2:1.0L/株)、3水平(W3:2.0L/株),2种施氮水平,分别为1水平(N1:90kg/hm2)、2水平(N2:120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8个耦合处理对烤烟生长、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试验范围内,烤烟成熟期,施氮量相同时,与W0N2处理相比,W3N2处理烟株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围、节间距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3.22%、13.77%、14.36%、10.91%、10.63%和19.95%;当灌水量相同时,与W3N1处理相比,W3N2处理烟株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围、节间距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5.39%、7.27%、7.43%、7.45%、0.74%和23.84%,烟叶产量提高2.06%;各等级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和总钾量均与灌水量极显著正相关,烟碱、蛋白质和含氯量均与灌水量负相关,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烟叶中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水氮耦合处理各等级烟叶的外观质量和评吸品质均表现较好。[结论]总体来看,以灌水量1.0~2.0L/株,施氮量120kg/hm2的水氮耦合处理烟株生长状况较佳,烟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提高黑龙江西部地区玉米水肥利用率及产量,探索不同水肥配比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与分配规律。【方法】设置3个灌溉定额水平(200、400、600 m3/hm~2)以及5个施氮水平(0、150、200、250、300 kg/hm~2),研究分析了不同水肥处理下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分配、氮素吸收效率、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以及氮肥农学生产效率等指标。【结果】增加施氮量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水分不足会抑制产量、干物质和氮素的累积,但灌水定额过高会降低氮收获指数。W400N250处理产量、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氮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最高,分别较其他处理高了0.71%~45.28%、1.07%~48.87%、9.54%~70.61%、2.63%~37.65%、3.19%~10.38%、0.84%~32.80%、1.27%~43.24%。【结论】在膜下滴灌方式下,黑龙江西部地区玉米最佳灌水量为400 m3/hm~2,最佳施氮量为250 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施氮量对滴灌夏棉冠层指标的调控作用。[方法]设置3个灌水水平(滴灌,灌水定额30、22.5、15mm,分别记为I1、I2、I3)和5个氮素水平(0、60、120、180、240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N4),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施氮量对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片含氮量和比叶重的影响。[结果]I2条件下,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增加呈不断增加趋势,施氮量为240kg/hm2时达到最大。I1和I3条件下,增加施氮量,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在施氮量为60或120kg/hm2的处理达到最大。夏棉比叶重和叶片含氮量随着生育期推进分别呈不断上升和不断下降趋势,5个施氮水平下夏棉叶片比叶重均表现为I1相似文献   

17.
How to improve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 in black soil regions was studied. The black soil region in paddy fields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showed the fertilizer coupling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N,P,K, irrigation water (W)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WUE), which was set u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rolled irrigation with quadratic D-416 optimized saturation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cending order of single factor′s influence on the WUE was N,K,P,W. Al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P, N&K, N&W, K&P, P&W and K&W on the WUE were raised initially, and when they reached a certain value, it began to decline. The decending order of each interaction on the WUE was K&P,K&W,N&K,N&P,P&W,N&W. When the WUE was targeted within 18-25 kg/km3, an optimized proportion plan was obtained in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i.e. N 8776-10332 kg/hm2,K2O 5237-6653 kg/hm2 and P2O5 3680-4671 kg/hm2. Furthermore, the late tillering of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7007%-7257% of the saturated moisture conten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水氮亏缺下夏玉米籽粒产量并促进水氮耦合效应,实现夏玉米节水增产.[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定4个生物炭施用水平(0、5、10、15 t/hm2,分别记为C0、C1、C2、C3)、2种灌溉方式(正常灌溉I1、亏缺灌溉I2)和2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N1、亏缺施氮N2),正常、亏缺灌溉灌水量分别为100%和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拔节期淹水与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选用春玉米宜单9号为试验材料,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土壤水分状况,包括正常供水和拔节期淹水6 d(保持水层3~5cm),副处理为5个氮肥水平,施氮量(以纯N计)分别为0、90、180、270和360 kg/hm~2。测定春玉米株高、叶面积和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结果】施纯氮在0~270 kg/hm~2,拔节期淹水条件下施氮量增加时春玉米大喇叭口至乳熟期叶面积指数(LAI)、株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均增加,施氮量进一步增加时上述指标增加不明显。而秃尖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与不施氮相比,拔节期淹水下施氮量90、180、270和360 kg/hm~2的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0.21%、31.86%、52.55%和57.03%;增幅高于正常供水的相应值。【结论】施氮量为0~270kg/hm~2,拔节期淹水胁迫下施氮有利于促进春玉米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