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我国大白菜收获机械化水平低、配套技术与装备缺乏的现状,在分析大白菜主要种植模式和机械化收获要求的基础上,对大白菜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先切根再夹持导向、输送的机械化收获方案,并设计了一种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田间作业的履带自走式单行大白菜收获机。该收获机主要由切割装置、夹持导向装置、倾斜输送装置、水平输送装置、收集装置、液压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大白菜的切根、夹持导向、输送与装箱等收获作业。为了获得该机的良好作业性能,对各关键装置和部件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并进行了样机试制和田间性能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器前进速度约为0.30m/s,切根装置、夹持导向装置以及夹持导向装置的液压马达驱动转速分别设置为300、300、175r/min时,该大白菜收获机平均生产率达0.11hm2/h,平均切根合格率为93.40%,平均夹持成功率为95.86%,平均输送成功率为100%,平均作业损失率为7.84%,收获机各关键部件工作稳定,收获效果较好,基本满足大白菜的机械化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2.
4YC-110型秧草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收获效率、降低秧草收获的成本和劳动强度,设计了一种集秧草切割和收集一体的手推式收获机,并阐述了该机的总体结构以及切割装置、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研制样机并进行了田间收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秧草收获机平均工作效率为0.091 7hm2/h,平均漏剪率为1.98%,达到设计要求。该机提高了秧草的收获效益,有助于推动秧草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疆番茄大规模种植的需要及解决番茄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作业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实现收获作业机械化,根据番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模式,并借鉴国外的番茄收获机的结构特点改进自走式番茄收获机成为牵引式番茄收获机,并对割台装置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在介绍国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我国现有不同玉米联合收获机各有其优缺点,其中,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我国特有机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但作业效率不高、操控性能不佳;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我国最早研发的机型,技术较为成熟,但不适合小地块作业;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籽粒损失小、剥皮效果好、动力匹配合理、机动灵活等优点,适应性和可靠性较好,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针对我国玉米种植地块小、行距不统一、品种繁多等特点,提出今后我国玉米收获机的研究方向,包括:采取主动喂人方式,解决行距不统一问题;改进摘穗台结构,降低动力消耗;采用先进的秸秆粉碎装置,完成低功耗秸秆还田处理;改进摘穗机构,降低籽粒破碎率;采用新型材料,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5.
刘晶 《农业工程》2020,10(7):39-42
重点对国内玉米收获机的割台、摘穗装置、脱粒装置、清选装置和液压行走驱动系统等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对现有智能玉米收获技术和典型代表产品进行介绍,为促进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拉齐切割装置是胡萝卜联合收获机的重要工作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秧苗切口位置是否统一平整,切割是否干净。针对我国胡萝卜主产区的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应用于双行胡萝卜联合收获机上的双圆盘刀式拉齐切割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拉齐部件、切割部件和水平夹持输送部件等组成,一次作业可完成胡萝卜的拉齐、切割、抛秧等功能。该装置采用双圆盘刀作为切割部件,切口平整美观,切割效果好;采用挡板作为拉齐部件,挡板的高度及中间缝隙的大小均可调;采用上下两层夹持带作为水平夹持输送部件,能够有效防止胡萝卜秧叶倒伏,有利于后续的切割及抛秧作业。该装置的成功研发解决了机械收获时胡萝卜切口不美观、拉齐效果差以及堵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胡萝卜联合收获机的收获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薯类联合收获机械技术获得突破,我国科学家自主创制成功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为解决薯类机械化联合收获难题、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绿色耕作与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化创新团队创制的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采用履带自走底盘,配套动力55千瓦,单垄收获,  相似文献   

8.
北京顺义区现有225台前苏联生产的KCKY-6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目前有70%都在闲置。2004年,顺义区青饲玉米种植面积达6700余hm^2。为充分利用这些闭置设备,使青贮实现机械化生产,2002年顺义区农机研究所在现有KCKY-6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基础上,在不破坏原机结构的前提下,着手加装了2台青饲收获装置。加装的部件包括无行距青饲收获割台、喂入装置和切碎装置,实现青饲收获,并获得成功。在保持原机收获玉米功能的同时,实现了一机多用。  相似文献   

9.
榨菜作为我国特有的农作物,收获过程大量依赖人工,国外鲜有针对榨菜机械化收获装备的研究,为研制出生产中可推广应用的榨菜收获机械,缓解我国榨菜生产劳动力短缺的困境,促进该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归纳我国榨菜主要产区的种植农艺和收获要求,阐述我国榨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针对现有榨菜联合收获机、自走式小型榨菜收获机及手扶式榨菜收获机,对相应关键技术、使用效率、收净率、使用寿命对比分析,总结我国榨菜收获机械化存在着关键技术尚未得到改善、收净率低、工作效率不高、使用寿命低等难点,提出我国榨菜产业未来应实现农艺与农机相融合,榨菜机械化收获可分段分节实现,需要提高榨菜收获关键技术研究的创新能力等发展意见,为我国榨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叶蔬菜生产过程中,收获环节的机械化程度远远低于耕整地、播种、移栽、灌溉及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影响叶菜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提高叶类蔬菜的收获机械化水平势在必行。首先,概述了我国叶菜收获机的研制现状,阐述了当前叶菜收获机的主要设计技术,包括动力设计、行走装置设计、切割装置设计、输送装置设计及收集装置设计等。同时,总结了我国叶菜类蔬菜收获机的组成类型、特点和应用,并提出了叶菜收获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韭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广、适应性强且经济效益好,但其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亟需实现机械化生产。结合韭菜栽培模式,分析施肥整地、开沟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处理等环节,明确韭菜生产状态及用工情况。基于机械化生产现状,论述韭菜播种及收获环节存在的问题,归纳机械化播种及收获技术特征,指出规范种植模式、改变生产观念、增加技术投入和提升机械化水平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红薯机械化收获水平比还比较低,收获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其存在生产效率低、作业质量差、劳动强度大和收获成本高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制约了红薯的规模化种植,因此实现红薯收获机械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4KJW-1600块茎挖掘机是根据各地块茎经济作物种植情况而研制的,综合了国内外多种块茎挖掘机械的优点,具有适应性强、损失率低、作业效率高和功率消耗小的优点,可一次完成块状根茎作物的挖掘、块茎与土壤的分离以及侧向(或集中)条状铺放等项作业,可配置大中小型拖拉机,适宜不同层次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从剑麻本身的特征以及剑麻种植的规模着手,结合目前农业机械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剑麻机械化收获。该机主要由工作平台、分叶机构、割叶机构和液压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组成,依据其工作平台轨道、分叶爪及割叶刀具等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具体参数设计。该机解决了剑麻收割费时费力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机械化收割剑麻的空白,对推动剑麻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自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耕、靶、播、种、收等方面完全实现了较大地机械化,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但是与当今国际农业机械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科学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只有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才能确保农业机械的研发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机械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宁  李素云  黎进 《农业工程》2017,7(1):23-25
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几种黏性土壤荸荠机械化采收模式,分析每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试验分析其他收获机械采收荸荠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根据荸荠的生长特性,提出改变农艺方法和农机有效结合,以及进行分层挖掘的荸荠专用收获机研发思路,为促进荸荠机械化收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因受其自身生长特点、地理环境和种植模式的影响,山药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多采用人工收获。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山药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几种山药的种植特点,概述我国山药收获的主要方式,阐述行走系统、传动系统、开沟系统、土壤翻振机构、定位系统等山药主要收获装备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单论述国外山药收获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山药收获机械化面临农机与种植环境融合不够、种植模式不统一、收获机具质量差、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收获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山药机械化收获装备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因地制宜研制山药机械化收获设备、推进种植规程建设、学习借鉴发达的国家发展经验、提高核心部件的创新能力、研制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17.
甘蓝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各个地方均有大量种植,但我国甘蓝收获依然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导致甘蓝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甘蓝的机械化收获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以江浙地区的甘蓝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在电脑上设计出虚拟样机,在虚拟样机技术与前期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并试制了4GYZ-1200甘蓝收获机物理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0.4m/s时,样机收获效果最佳,拔取成功率为93%,输送成功率达92.5%,切根合格率为91.9%,基本具备甘蓝的机械化收获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冬枣采摘是用工量最大、用工时间最密集的作业,实现冬枣机械化采摘是冬枣种植业的一大难题。通过梳理冬枣果实特性、脱落方式及规律等信息,阐述现有相关采摘机械研究包括工作原理、作业特点、存在缺陷等方面,对比分析干果红枣采收与冬枣采收。可以发现:振动式采摘是大规模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实现高效收获,但存在收集难度大、果实损伤率高等限制;半自动辅助采摘设备每次只对单个果实作业,效率提升有限;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存在果实识别环境影响大、执行器执行不到位、效率低等难题。最后,提出冬枣采摘机械研发与冬枣种植管理相结合、冬枣采摘机械智能化、自主研发与国外技术相互借鉴是未来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莲藕产业的不断发展,莲藕机械化收获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研制可靠的莲藕收获机械成为我国莲藕产业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综述分析莲藕植物特性以及收获要求,对国内外莲藕收获机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我国莲藕收获机械的类型以及优缺点,列举我国莲藕收获机械的代表性的研发成果,指出目前我国莲藕收获机械存在莲藕种植模式不统一;莲藕收获机械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机械结构和功能单一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规范莲藕区域标准化种植模式、制定莲藕收获机的标准要求以及加大对莲藕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的研究等发展建议,为莲藕收获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剑麻人工收割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结合剑麻叶片物理特性和收割工艺特点,设计一种圆盘切割式剑麻采摘装置。首先,简述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然后,对装置关键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对刀具在切割过程中的受力与运动分析,确定刀具的回转半径和转速等结构与运行参数;最后,运用ANSYS对圆盘刀具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进而仿真优化刀盘结构,以刀具回转半径和安装角度为试验因素,刀具底部的最大应力和刀具顶部的最大形变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两因素三水平正交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刀具安装角度为28°,最大回转半径为105 mm时,刀具的最大变形量为0.09 mm,最大应力为9.38 MPa,远小于刀具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345 MPa;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5,远大于1,最小循环次数为1010,进入了无限寿命区;根据刀具前6阶模态分析知,刀具的工作转速800 r/min,远小于极限转速。以上研究表明,刀具的刚度、强度和安全系数、疲劳寿命均满足要求,且不会发生共振现象。研究为剑麻收割机的设计及刀具避开共振点频率,减小因振动产生的变形,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