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讨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促进网红旅游目的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网红城市重庆为例,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目的地形象对环境友好行为的作用模型,通过验证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和目的地信任的调节作用开展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2)感知价值在目的地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3)目的地信任显著正向调节目的地形象和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4)感知价值对目的地信任在认知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情境,为网红旅游目的地提升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京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建构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与行为态度结构方程假设模型,测度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供给的感知维度及对其行为态度的差异。入境游客对北京旅游供给感知可归纳出9大维度因子,即景区标识与宣传、旅游交通、城市人文环境、城市自然环境、旅游活动、景区景点、旅游安全与保障、旅游服务及旅游信息因子,具体指标路径系数基本上均大于0.5。城市人文环境、旅游安全与保障、景区标识与宣传方面游客感知程度较深,城市自然环境与旅游信息方面游客感知程度较弱。旅游供给感知对游客满意度、推荐意愿与重游意愿影响值依次为0.63、0.61与0.48。  相似文献   

3.
文中从游客满意度的角度切入,以游客感知和满意度维度提出假设并构建游客满意度研究理论模型图。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Smartpl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验证假设,研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感知与满意度的影响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客的满意度主要受旅游地旅游服务、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等因素影响。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旅游地服务和旅游交通两个因素对游客的满意度产生高度正向显著影响。3)旅游地资源因素对游客满意度产生较弱正向显著影响。4)旅游地景区设施因素则对游客满意度存在微弱的正向影响。5)最终形成“两强一弱一微”作用关系且游客满意度各维度评价值与其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权重之间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主要策略已确定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疫情中,旅游业及相关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亟待重振市场信心,稳步恢复。文中通过广泛的网络问卷调查和SPSS23.0初步统计分析,基本把握了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中国游客旅游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1)游客对常态化防控下旅游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清晰理性的认知,近期旅游计划暂时受到抑制但旅游意愿仍然强烈。2)近程及以行政区为活动单元的生活型旅游意向增强。3)旅游生活中个人卫生防护意识也明显增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游客的旅游意向,指导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积极回应,推动国内旅游业尽快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5.
引导和规范郊野公园游客的环境行为,对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理论模型。针对北京八家郊野公园的456位游客样本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主观规范积极影响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意向,并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2)知觉行为控制积极影响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意向,并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3)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意向作为关键的中介变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因此,在传统的环境教育之外,郊野公园还应通过加强游客的环保便利性与社会群体的规范性等途径激发游客的环保行为,推动郊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已成为热点.国家旅游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保持和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国家旅游竞争力与游客感知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家旅游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具有显著关系.2)游客的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对游客的国家旅游情感形象具有正向、显著影响.3)游客对一个国家的旅游整体形象影响其对该国旅游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4)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可划分为吸引物因素、环境因素、支持因素、氛围因素和经济因素等5个维度.文中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际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扩展了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旅游价值共创的重要方面,游客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热点议题,但从旅游目的地感知角度给予的关注却较少。文中基于“刺激-机体-反应”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山东和青海两个目的地的685份调查问卷为依据,实证分析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感知、地方认同和满意度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2)满意度和地方认同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地方依恋-游客公民行为”影响路径产生部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旅游目的地游客公民行为的有效激发及旅游价值共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8.
游客的行为意愿对于低碳旅游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考察和游客抽样问卷调查,分析其低碳认知、意愿与行为,结果表明:(1)张家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水平和意愿程度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对低碳旅游的熟悉度和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与低碳旅游认知程度呈现显著相关,个人收入高低的影响并不显著;(2)仅24.49%的游客很熟悉低碳旅游,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传媒渠道是低碳旅游产品信息的重要传播途径;(3)游客对低碳旅游消费有一定的参与意愿,但让他参与碳补偿等具体行动时,低碳旅游意愿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霍城县薰衣草旅游为例,基于国内游客调研数据分析,构建了游客花卉旅游的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以及游客忠诚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以及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新疆霍城县薰衣草休闲观光游客感知价值包括薰衣草体验性;人文内涵;薰衣草主题产品;基础设施;价格与服务五个测量维度。(2)游客感知价值维度中薰衣草体验性、价格与服务、薰衣草主题产品对游客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影响显著,基础设施、人文内涵的影响不显著。研究以游客为中心的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以及忠诚度的关系,将对花卉休闲观光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以雾霾为主的空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一个广泛而严肃的社会性问题。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了行为态度、生活方式、媒体使用、幸福感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分析发现:我国居民的环境行为在个体因素(性别、教育程度、家庭经济、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行为态度、生活方式、幸福感和媒体使用都对我国居民的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幸福感越高,媒体使用越多,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及多样化,行为态度更加积极乐观,居民的环境行为就也会越多。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气候区1704份有效问卷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单要素评价模型,综合分析了潜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天气偏好及感知态度。结果表明:气候的空间异质性影响游客出行行为,绝大部分受访者喜欢阳光灿烂、温暖宜人的气候,但当居住地具有不舒适的极端气候特征时,潜在游客会喜欢与之相反的舒适气候,如冷干地区的人群偏好小雨湿润气候,而高温地区的人群则偏好冰雪天气;旅游地气候特征对潜在游客出行决策影响重要,但其影响程度远低于景观质量及安全性等因素;居住地气候特征不同,其潜在游客选择目的地的感知与态度也不同。总体而言,居住地气候舒适度越低,旅游地气候因素对潜在游客选择目的地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繁爆发的雾霾天气已成为影响北京入境旅游者的重要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设计问卷、抽样调查,分析雾霾天气对北京入境旅游者的来京计划、来京途中、旅游行程等方面影响。研究表明:(1)62.68%的入境旅游者认为雾霾对其北京短期旅行计划影响较小,37.32%的入境旅游者认为雾霾天气对其来京计划有一定的影响,选择取消来京计划、到其他城市游览、缩短在京游览时间。(2)调查样本中43.44%的北京入境旅游者在来京的路途中受到了雾霾天气的影响,主要为飞机延误或航班取消(23.91%)以及交通堵塞(16.32%)。(3)雾霾对北京入境旅游者的行程造成的影响因出游组织方式差异而不同,自助来京的入境旅游者因雾霾变换行程的可能性高于参加团队游的入境旅游者。(4)入境旅游者在来京前后对北京雾霾天气的感知存在较大差异。(5)分析了入境旅游者对本次来京旅游总体满意、重游率、推荐率。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旅华客源市场时空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时空维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审视了澳大利亚旅华客源市场在过去31年里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澳大利亚旅华客源市场受政治、经济、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年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年内分布较为均匀和稳定;澳大利亚游客在华分布也较为集中,以京、沪、粤、苏、浙五省市为主,并呈现"三核驱动、东西渐进"的演变规律,而出境后多以回到本国为主,少部分前往中国香港、日本、东盟等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4.
科学认识景区游客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是优化景区市场供给、推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文中从时空视角构建景区游客旅游消费影响因素模型,将游客空间移动GPS数据与问卷调研数据相匹配,聚类分析获得5类时空行为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时空行为模式及其他因素对景区游客旅游消费的复杂性影响。研究发现:1)台儿庄古城游客路径呈全天环游型、夜景直线型、半天复杂型、两天覆盖型与半天环游型5类时空行为模式,且游客更倾向聚集于通达性高的主动线进行短时夜景直线型游览。2)景区游客时空行为模式对旅游消费影响显著,以夜景直线型为基线,访问多条街道并在景区停留更长时间的全天环游型与两天覆盖型游客随着旅游消费水平的上升相关系数变大,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并引导其访问更多的空间有利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影响事件、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甘肃省对外联系水平、涉外旅游服务水平、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旅游资源质量、区位交通条件、国际入境游客在中国的消费水平、国际入境游客来中国的出游水平9个因素作为甘肃省入境客流量增长变化的影响因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总结出影响甘肃省入境...  相似文献   

16.
以西藏神湖拉姆拉措为例,对该地汉族旅游者出游的精神动机和游客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拉姆拉措的汉族旅游者出游动机可以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观光猎奇、休闲放松、加强联系、探索自我和神圣超越,但观光猎奇和休闲放松仍是多数人出游的基础动机,动机层次越高,所覆盖人数越少;该地的汉族游客可分为四类:加强联系型旅游者、探索自我型旅游者、以神圣超越为主导动机的需求多样型旅游者和观光猎奇型旅游者,并且,四类旅游者仅在宗教信仰和旅行伴侣上的分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旅游者环境契合度、情境涉入、心流体验和游憩满意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案例地,SmartPLS为主要分析工具,运用PLS-SEM构建并验证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旅游者的熟悉感、恢复性环境特征和游憩环境困扰是影响旅游者环境契合度的重要前置变量,其中环境恢复性特征作用强于熟悉感,且正向显著影响旅游者环境契合度,游憩环境困扰则呈现负向显著影响;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中以环境资源的作用最强,且正向显著影响情境涉入、心流体验和游憩满意,其中对游憩满意作用最强,其次分别为心流体验和情境涉入;情境涉入对游憩满意和心流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游憩满意的影响强于对心流体验的作用;心流体验正向显著影响游憩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以2016年在国内18个省份收集的485份有效调查问卷为基础,应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游客选择五台山风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14项影响因素。分析结论是:1)五台山风景区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因子可归纳为五类:设施条件和服务、旅游吸引物、旅游成本、旅游形象和旅游安全。旅游形象和旅游安全均受到游客的普遍关注。2)设施条件和服务是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相较之下,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成本居于次要地位。3)不同属性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即不同性别、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的游客在设施条件和服务、旅游吸引物、旅游成本和旅游形象方面的影响程度差异明显。但是,不同属性游客在旅游安全影响程度方面的选择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