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较大的辣椒生产基地多为小麦套种辣椒生产模式。该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粮经争地矛盾,增加单位面积的效益,然而小麦收获后形成了空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土地闲置。在小麦辣椒套种的基础之上,利用空档间作芝麻,形成了"小麦套种辣椒,辣椒间作芝麻"的一年三熟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再者,辣椒芝麻间作可以显著减轻辣椒"日灼病"的发生,提高辣椒品质,同时也为发展芝麻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桑园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比玉米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每公顷增加纯收入14 799.1元,增51.5%,同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是在已经成熟的小麦辣椒套种栽培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小麦收获后形成的80cm空档种植芝麻,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效益的间作套种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间作套种模式和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早春露地辣椒与西瓜套种栽培,单位面积净利润可增加1倍,经济效益显著。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辣椒与西瓜的套种密度与方式、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绿剑大牛角椒与京欣一号西瓜套种栽培技术,以期为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家港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随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业用地越来越紧张,在粮、菜、果、苗等作物争地矛盾逐年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将至关重要.大棚辣椒套种甘蔗栽培技术是由外地种植大户从江西、广州等地引进的,经过改良,现已形成了适合本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高效种植模式,这一模式能合理利用土地,亩产经济效益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张掖农场立足当地实际,采取合理的间作套种及带状种植,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农场不断创新种植模式,采取"葵花+西瓜"、"葵花+红豆"和"葵花+孜然"的套种方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焉耆垦区设施大棚秋延后辣椒套种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焉耆垦区日光温室大棚选用秋延后辣椒套种豇豆种植模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辣椒套种豇豆种植技术及经验进行总结,为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职工收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玻璃温室种植辣椒间套种蕹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作物间套作生育特性的相生作用,又能丰富蔬菜品种,显著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温室辣椒间作套种蕹菜以2行蕹菜套种1行辣椒为宜,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温室辣椒—蕹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柑橘"爱媛38号"为例,从产品选择、果树栽培技术、果园管理、效益分析四个方面介绍内江市丘陵地区果蔬套种栽培模武。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耕地使用率,增加的复种指数,为农民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辣椒是高杆作物,从定植到采收需要40-50d时间,与速生叶菜类套种,高矮结合,既能够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杂草,又能增加经济效益。近年来,辣椒与速生叶菜类的套种面积达到66.70hm^2。辣椒产3000--4000kg/667m^2,产值6000-7000元,套种的菠菜芫荽产1000kg/667m^2左右,产值1000多元。现将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桑园空间的光、温、水、地力,在不同的时期间内套种其他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效益。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辣椒、青豌豆比玉米间套种辣椒、青豌豆纯增收入15 465.61元/hm2,增幅52.4%,同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进一步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秋植香蕉和辣椒复合生产模式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徐闻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秋植香蕉和辣椒复合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香蕉、辣椒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到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约25.13万亩。2005—2011年,香蕉和辣椒产品累计总产量约150.53万t,总产值约32.81亿元,7年平均亩产值1.27万元,比单一种植香蕉增加产值4619元/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践证明,秋植香蕉套种辣椒能充分利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温室辣椒间套种西瓜、豇豆高效栽培模式下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技术、定植前准备、定植方法、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此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节约成本,还可提高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害的传播,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从而达到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耕地资源缺乏,为提高温室春提早辣椒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品种选择、育苗、播种、播种后管理、定植、定植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春提早辣椒套种西、甜瓜标准化种植技术,在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提高温室产量。  相似文献   

15.
木薯生长发育期长达8~10个月,前期生长慢、种植稀疏,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很低。木薯套种西瓜、甜瓜及豆类作物,在前期管理套种作物的同时兼管木薯,能够改变长期以来木薯管理粗放的状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用地养地的目的。2007—2008年,笔者在广西武鸣县城厢镇平等村旱坡地开展了木薯套种西瓜、甜瓜、花生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这对我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发展旱地木薯间套种、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砀山是全国果树种植大县,随着果树品种结构调整和栽培模式的更新,每年都会产生一定面积的幼龄果园。由于果园建园初期1~3年内没有经济效益,制约了果农进行果园改造的积极性,而幼龄果树与瓜菜等经济作物套种是增加建园初期经济收益的有效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砀山气候、土壤和产业发展实际,设计出果蔬立体高效栽培新模式,总结出果园立体套种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彝良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山高坡陡,生态环境脆弱。该县是云南省花椒主产地之一,但当地花椒种植单一,土地利用率不高。文章提出根据花椒和黄芪的生物特性和种植管理要求,发展花椒+黄芪套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光、热、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指数,不仅能增加单位面积经济产出,还能起到缓解坡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盐源县大力发展苹果和辣椒生产,苹果一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苹果或单一种辣椒的种植模式,改为苹果一辣椒种植模式.这样充分利用光温土地资源,发挥作物间生态共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的需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基础上,解决粮菜争地的矛盾,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根据糯玉米与辣椒各自的生长特性,实施糯玉米和辣椒套种栽培,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生产效率,而且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简要介绍慈利县糯玉米和辣椒套种效益基础上,从糯玉米和辣椒地块及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平衡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田间管理、采收和秸秆还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糯玉米、辣椒绿色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朝阳县胜利乡大力发展南国梨和辣椒生产;南国梨园套种辣椒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种南国梨或单一种辣椒的地块,改为南国梨与辣椒套种模式,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光温土地资源,发挥出作物间生态相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还提高了产量。南国梨属深根作物型,辣椒是浅根作物,果树行间种植辣椒对果树无任何不利影响,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