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济宁地区连年种植的大蒜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和质量差等问题,引进6个大蒜品种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江苏丰县和河北保定大蒜农艺性状、蒜头和蒜薹产量表现突出,优于当地的主栽大蒜品种金乡白皮蒜,可以作为优势品种在济宁地区引种种植。吉林梨树、辽宁铁岭大蒜的出苗期较晚,蒜头成熟晚、产量低,生育期长,不适宜在济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大蒜主要产区集中在山东、江苏、陕西、山西、新疆及河南等几个省份,全国大蒜种植面积约1200万亩。以江苏徐州为中心辐射半径500km的区域,是我国大蒜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约占全国大蒜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我国主要大蒜产区一般情况下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植,蒜薹收获时间在次年5月中旬左右,蒜头收获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左右,蒜头亩产量1600kg左右,蒜薹亩产量300kg左右。大蒜种植人工作业强度大、效率低,严重影响了蒜农种蒜积极性,制约了大蒜产业发展,据测算,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大蒜正芽播种问题,设计了弧形鸭嘴式型大蒜正芽播种机,主要由单粒取种装置、鳞芽方向控制装置、直立下栽装置、传动系统以及机架、地轮等部分组成,可一次完成取种、换向、直立栽种和镇压作业。根据大蒜鳞芽外形尺寸参数,对播种机关键零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了符合大蒜鳞芽外形尺寸分布的大、中、小3级取种勺;设计了弧形开口换向器,使芽尖弯曲大蒜鳞芽芽尖尽可能露出换向器;设计了中间轴随驱动圆盘同时旋转的直立下栽机构,实现11行下栽鸭嘴同时稳定作业,与弧形换向器配合实现芽尖不小于6mm大蒜鳞芽的正芽。以苍山四六瓣蒜和金乡杂交蒜为试验对象,进行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行走速度在0.14~0.19m/s范围内,金乡杂交蒜的正芽率达到85%左右,苍山四六瓣蒜的正芽率达到90%左右,单粒率均达到93%以上,整体满足大蒜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大蒜播种机对杂交蒜的播种正芽率,提出串联使用大蒜种子重心靠下和大蒜种子芽尖细长特征进行种子方向控制的方法,即在排种器运种阶段设计分段式护种槽,利用大蒜种子重心靠下特征提高种子直立进入定向器的概率,在换向阶段设计弧形开口定向器,使大蒜种子芽尖尽可能露出定向器,提高短芽尖大蒜鳞芽的正芽率。以定向速度和种子芽尖长度为试验因素,正芽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蒜瓣芽尖长度对播种机正芽率影响较为明显,正芽率随定向速度的增加而降低。以金乡杂交蒜为试验对象,对定向系统进行田间播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走速度为0.14~0.19 m/s时,金乡杂交蒜的正芽率达85%,整体满足大蒜播种农艺要求。串联使用大蒜种子两种物理特征从作业原理上可提高大蒜种子定向稳定性,为大蒜播种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蒜的直立种植是实现大蒜种植机械化的关键之一。为此,根据芽尖向上立直种植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大蒜种植机上的大蒜栽植器。该大蒜栽植器为鸭嘴式结构,采用凸轮机构双侧均匀打开,蒜种在种植时侧向受力均匀,满足了大蒜立直种植的要求。为此,阐述了大蒜栽植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关键参数的确定计算,并对大蒜栽植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该大蒜种植机立直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其结构原理也适用于需立直种植的秧苗的栽植。  相似文献   

6.
射阳县地处苏北沿海,是传统的大蒜之乡,其出产的蒜薹和蒜头以其辛辣、味美、可溶性固形物高等而闻名全国。在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县把大蒜种植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扶持,去年种植大蒜1.33万hm2,今年扩大到1.66万hm2。该县按标准化生产的“青龙”牌白蒜  相似文献   

7.
在大蒜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出苗率和提高大蒜产量,蒜种入土后必须鳞芽向上,这在机械化播种技术实现上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可保持式大蒜种带播种机的设计。可通过大蒜种带播种机构实现和保持大蒜种带上的蒜瓣鳞芽向上入土,用可降解种带膜定向包裹和固定蒜种,使蒜种间距一致,姿态一致。包裹蒜种的种带缠绕成种带卷放置在播种机种带盘上,播种时通过可保持式定向播种装置使大蒜种带按照各滚轮所设定的轨道运动,实现定向和精量播种。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对主要播种机构和种带方向保持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获得种带播种过程中蒜瓣的运动轨迹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种带播种机能够满足大蒜种植的农艺要求,实现播种过程中保持蒜种鳞芽直立向上入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蒜成为农村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我国是大蒜种植大国,大蒜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都位列世界首位,大蒜如何实现机械化种植已经成为农业方面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人力来种植大蒜,种植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国内外并没有适合大蒜种植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本文指出了实现大蒜机械化种植的关键技术难题:始终保持大蒜在取种、移种、栽种的过程中根部向下、鳞芽向上的直立状态。本文针对这一难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大蒜种植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国内蒜薹的抽取以人工抽取为主、蒜薹抽取机械化程度低及大蒜蒜茎收获机抽取蒜薹易出现未能拔出或者将植株连根拔起现象等问题,设计了具有单体式仿形装置、可调节仿形高度、可调节切割器速度的大蒜蒜薹切除机。对单体仿形装置进行仿形原理分析和结构设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法,探究滚筒切割器切割刀的数量、切割位置和定刀安装角度等因素对蒜薹切割的影响规律,对模型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并寻优。田间试验表明:滚筒切割器切割刀数量2把、切割位置为下端切割、定刀安装角度为-12°时,切薹合格率为92%,满足蒜薹切薹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蒜薹收获是大蒜生产的重要环节,收获时既要保证蒜薹质量又不能伤害植株影响其继续生长,实现机械化收获比较困难,蒜薹收获仍以人工为主,为研发能达到推广应用要求的蒜薹收获机,对蒜薹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从大蒜的收获模式和蒜薹收获的方法对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出发,综合分析现有蒜薹收获机械的类型、关键部件和工作原理,通过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性能比较分析,针对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普遍存在对蒜薹假茎破坏、影响蒜头后期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夹薹原理机械化收获蒜薹,蒜薹长且对假茎损伤小,蒜薹收获机械化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提高收获部件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对植株和蒜薹的损害乃至无损。为我国蒜薹收获机械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大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大蒜种植机械蒜瓣方向识别与系统设计—基于PLC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蒜是我国一种重要经济作物,在我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由于大蒜种植时具有鳞芽朝上的农艺要求,因此我国的大蒜种植主要是靠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为解决大蒜机械化种植中蒜瓣朝向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技术的蒜瓣方向识别系统,并对其在田间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试验,以期提高大蒜种植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用红外检测装置对蒜瓣的外形性状进行扫描,通过PLC对来自红外检测装置的数据进行模糊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判定蒜瓣方向,向机械手发出相应指令。对原型机和改进型所种植的蒜瓣,进行空穴率、双粒率、倒立率、出苗率及产量数据分析,发现两种机械的空穴率、双粒率和出苗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改进型种植机产生的倒立率显著低于原型机,说明该蒜瓣方向识别系统能够满足机械种植时蒜头向上种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蒜芽端筛选及直立种植方案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世界大蒜主要生产国,目前的种植方式以人工为主,大蒜种植业机械化发展缓慢。随着对大蒜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芽端朝上的直立种植方式逐渐成为必要的农艺要求。为保证大蒜的品相质量并提高种植效率,针对如何实现大蒜芽端方向筛选和保证种植的直立度,通过对大蒜的繁殖方式、种植农艺及外形几何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芽端方向筛选方案和3种不同的直立种植方案,并展开装置设计、方案优劣分析及可行性验证,旨在为我国大蒜播种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蒜直立筛选方法探究及其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形状不规则、粒大易磨损、粒多易堵塞是阻碍大蒜直立筛选与种植的关键问题。为此,通过对大蒜的品种特征、形状特征与尺寸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出大蒜芽端与根部的差异,从而为直立筛选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满足大蒜直立种植的特殊农艺要求,保证大蒜的品相质量并提高种植效率,本文提出了倾斜分隔槽排种法、触碰开关筛选法和平衡碗筛选法,并进行装置设计与各方案优劣分析,为我国大蒜播种机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大蒜播种过程中,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和大蒜产量,要求蒜瓣入土后鳞芽朝上。目前,我国机械化大蒜播种技术很难满足该项要求,许多蒜农仍一直采用手工种植的方式完成大蒜播种作业,播种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大蒜精准播种机构,通过多层矫正装置实现蒜瓣垂直入土鳞芽朝上。首先测量获得大蒜蒜瓣的外形尺寸,通过试验设计确定取种勺和校正装置等关键零部件的尺寸,运用三维软件Solid Works对该机构进行建模,并基于ADAMS软件对主要矫正部件进行运动仿真获得大蒜播种过程中的蒜瓣运动轨迹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满足大蒜种植的农艺要求,达到了机械化播种中蒜瓣入土鳞芽朝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旋耕式大蒜播种机对新疆大蒜种植模式的适应性,依据新疆蒜种外形尺寸优化蒜种勺参数,提高取种单粒率,降低空穴率及重播率。选择机具性能的主要因素(机具作业速度、大蒜种子外形尺寸、鳞芽长度),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参数对大蒜播种机正芽率、空穴率、重播率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影响程度,为后期机具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插穴式自动定向大蒜播种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蒜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蒜瓣的直立度及鳞芽向上的概率,保证株距均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大蒜播种机。通过对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参数分析,确定了主要部件结构。经过试验验证,此大蒜播种机的锥形螺旋导种管能够使大蒜落土后鳞芽向上的合格率达到96%,压穴锥能够使直立度达到98%,并能保证株距均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蒜薹不同采收方式及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鳞茎均重之间的关联机制,开展两年的大蒜田间试验研究。试验以"苍山白蒜"和"金乡紫皮蒜"两个大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采薹、手工采薹、犁刀法采薹、剪花苞式采薹及不同植株叶片损伤程度等12种蒜薹采收方式对鳞茎均重的影响。试验数据均表明,以鳞茎均重为评价指标,各采收方式对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剪花苞式处理组指标值最高,不采薹处理组指标值最低,且两组指标值差异显著;手工采薹与犁刀法采薹的指标值差异不显著。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指标值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优选蒜薹和鳞茎的组合采收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蒜薹采收机械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蒜种体入土后的直立度控制技术是影响大蒜播种机播种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根据吊蓝移栽机原理,设计了一种偏心式大蒜直立栽种器,并提出一种逆向设计扇形打开器的方法。样机试验表明:在栽种速度0.2m/s、圆盘栽种半径165mm、栽种株距130mm条件下,直立栽种率在98%以上,满足大蒜机械化播种要求,扇形打开器与设计吻合;不足之处在于:整个机械结构尺寸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设计。该研究为大蒜直立栽种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曲阜大蒜机械化种植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当前大蒜种植、收获机械在研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浅析了农机生产企业急需攻克技术难题,并对推广大蒜种植机械化技术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