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具体部署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和措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出了部署安排,采取了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该文对无棣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提出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着力培育示范主体、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针对性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无棣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巴州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此项政策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巴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巴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的建设性建议,从而提高巴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区域影响力,促进巴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大事来抓,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明确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健全了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体系,维护流转双方的正当权益,引导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的,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积极探索建立以权抵押融资和信用机制并行操作模式,促进了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培育贵州山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分析了贵州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挑战,并围绕贵州当前的农业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约束条件,从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去年以来,农业部紧紧围绕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这条主线,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政府推动和创新实践中稳步构建。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166-167
论文肯定了四川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成绩,也分析了发展中的不足。指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应该规范、产业发展需要政策引导、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有待落实、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集中使用土地管理有待加强等等。提出制定产业发展指南,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计划,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实施细则,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发展;建立进入与退出机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制定扶持办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农委和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2018年吉林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项目。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进入规模化、产业化、社会化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  相似文献   

9.
如东县农委根据省、市、县关于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如东实际,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管理、技术指导等方式,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的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0.
潍坊市探索土地要素集中和社会化服务托管两大规模经营方式,培育6种代表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潍坊模式,促进潍坊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发展.但目前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规模经营主体素质不强、土地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扶持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难、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不完善等方面.针对性措施应包括...  相似文献   

11.
张春苗 《新农业》2022,(7):79-80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本文在阐述鞍山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科技支撑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完善扶持政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加强规范化建设,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平;实施品牌化经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文章通过实地入户调研,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特征、规模经营情况、经营主体科技文化素质和盈利水平等角度入手,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存在土地流转不畅、生产成本过高、基础设施老化、生产技术欠缺、经营风险过大、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并总结出了5种盈利模式,如节本增效盈利模式、品牌溢价盈利模式、精品增值盈利模式等,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技术供给和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等促进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政策倾斜对象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等方式拓宽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支持开展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订单抵押、保单抵押、营销贷款等试点财政部8月3日发布《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多项财政政策支持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第一,建立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补贴政策。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各地从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正在朝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本文根据调查实际,综合性定位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的基本要求;内部扩张规模经营发展和外部扩张规模经营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策略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保障农业健康发展。1农业经营体系现状截至2013年底,水富县有耕地6392 hm2,人  相似文献   

16.
株洲市区新型农业家庭主体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生产是符合我国农业国情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其中,新型农业家庭主体则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组织形式。但近3年通过对株洲市农业局、经管局等部门走访以及实地调研发现:株洲市区农户经营耕地规模中超小规模仍普遍存在,新型农业家庭主体发展还不充分。分析发现,限制新型农业家庭主体发展的原因主要为:土地流转不成熟、农户融资困难和符合新型农户经营主体要求的农户少等,进而提出了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确定新型农业家庭主体地位、利用农业技术人员定点服务和鼓励劳动力就地转移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引导农民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生产资料供应、农机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努力培育主体多元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延边州紧紧把握新时期农业发展形势,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着力点,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突破口,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今后一个时期,为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将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继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规模经营水平一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发  相似文献   

19.
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全县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作,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资》2014,(41):3-3
<正>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要处理好发展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的关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