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玉米粗缩病大发病面积逐年增大,受灾面积也逐年扩大,已成为我国玉米减产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农民对玉米粗缩病缺乏了解,致使农民将玉米减产因素归结于玉米种子质量存在问题,从而延误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不利于玉米的增产。因此本文主要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玉米粗缩病大发病面积逐年增大,受灾面积也逐年扩大,已成为我国玉米减产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农民对玉米粗缩病缺乏了解,致使农民将玉米减产因素归结于玉米种子质量存在问题,从而延误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不利于玉米的增产。因此本文主要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玉米粗缩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玉米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详细阐述了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分析了玉米粗缩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一旦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现将其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作一总结,供大家参考。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及危害1、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苗  相似文献   

5.
正近些年来,玉米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病面积一直上升,危害逐年加重,成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近些年对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了解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原因,并找到了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而玉米粗缩病是对玉米有着毁灭性的玉米病毒,玉米一旦发病,难以治理,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绝收。为了防止玉米田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了解到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病毒病。一、发生因素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7.
玉米粗缩病对夏玉米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玉米粗缩病是夏玉米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对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抗病品种、适当晚播防治效果较好.药剂有一定的防效,但应当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其中以出苗到9叶期是粗缩病易感生育期。玉米粗缩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将会在5成以上,甚至绝收。自2007年玉米粗缩病在鹤山区玉米大田点片发生以来,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近两年,鹤山区60%以上的玉米田都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醋缩病60年代曾在我国江南一些地区流行,以后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近年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区普遍发生,并有向东北蔓延的趋势。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如果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如今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镇玉米粗缩病的发生逐年加重,虽然我镇玉米种植面积仅200多hm2,但在部分重病田块玉米粗缩病的病株率高达95%以上,此病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如果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如今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粗缩病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足一种毁灭性病害?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及危害1、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苗期危害最重玉米4叶期前一般不显症,5—6叶期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点,以后逐渐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而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防治上应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传播,防止植株被感染。1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目前威胁我市玉米生产最严重的病害。玉米粗缩病毒在大麦、小麦和看麦娘、狗尾草等禾本科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2008年在大连地区首次大发生,病田率在80%以上,一般减产5%~10%,严重地块病株率30%~85%,减产30%~70%。大连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使得玉米粗缩病的传毒媒介灰飞虱安全越冬,玉米粗缩病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生姜玉米”,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病毒病,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度减产或绝收。近几年河北中南部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态势,在一些地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应该引起各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经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sllus(Fallen)]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害.此病于1948年首次发生于以色列.我国是于1954年发生于新疆.自1993年以来,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多次发生流行,并且逐年加重.玉米感病愈早,发病愈重,特别是自出苗到7叶期,是玉米对粗缩病的敏感期,拔节后感病对产量影响较小.严重年份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病株率达20%~50%,严重田块达9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玉米病害,应当采用有效措施加强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本文主要探讨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综合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MRDV)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意大利、法国等许多国家都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我国新疆南部、甘肃西部曾严重发生,70年代在河北省流行。近年来在佳木斯局部地区开始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染病玉米减产严重,甚至出现绝产。因此,尽快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危害是玉米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是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本文主要讲述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