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鳢的养殖技术乌鳢又叫黑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的药用功效。对于人工养殖,投资少,易管理,可靠性强,不仅适合于众多的养殖户,同时也适于广大农村.养殖技术要点如下:1.池塘条件养殖乌鳢的池塘,...  相似文献   

2.
乌鳢健康养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具有生命力强,发病率低,对环境要求不高,可放养密物的滥施,水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乌鳢的商品价值不断下降,乌鳢养殖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家住萧山瓜沥镇低田坂村养殖户潘阿定从2000年开始采用四级分养模式,科学、健康地精养乌鳢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其养殖模式很有推广价值,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四级分养模式该模式是指把乌鳢整个养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逐级分养。即苗种培育、小规格鱼种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2.池塘建设根据四级分养模式建立四种不同的养殖水体,第一阶段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3.
冯毅  杨劲松 《内陆水产》2000,25(7):15-15
在6670m^2精养池塘开展高密度乌鳢养殖试验,经过近10个月养殖,每667m^2获商品乌鳢3316.5kg,获纯收益2.318万元。  相似文献   

4.
涂桂萍 《内陆水产》2004,29(9):17-17
乌鳢俗称黑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耐低氧、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丰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是一种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经济鱼类。我们于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进行了池塘隔断养殖乌鳢试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目前广西以土塘半精养模式(普通池塘配备增氧机)为主,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现结合生产实践,就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与广大养殖户进行探讨。一、清塘1.酸性池塘池塘底泥经过曝晒龟裂后,每亩用不低于80千克生石灰提高底泥pH值达到7.0以上。进水30厘米左右浸没塘底,用茶麸20克/米3杀灭野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罗非鱼养殖极具地域特色,按地域划分主要有三种模式:南宁精养模式、钦防半精养模式和合浦立体养殖模式。罗非鱼养殖成本主要有饲料、池塘租金、鱼种、药物、水电、人工(拉网、干池成本)等,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指导养殖户准备养殖所需资金,做出合理的养殖规划。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对广西南宁地区罗非鱼池塘精养模式及其效益进行分析,以期为业者提高罗非鱼养殖技术水平提供借鉴。一、养殖条件1.池塘的选择选址池塘在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养殖池塘共20口,为平均每口5亩左右的标准化池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荒碱地几十万亩,淡水资源丰富,海淡水杂鱼充足,养殖乌鳢商品鱼成本低、效益高、前景广阔。为了加快乌鳢池塘人工养殖的发展,我们东营区海洋与渔业局承担了“黄河三角洲乌鳢池塘高产养  相似文献   

8.
冯俊荣 《齐鲁渔业》2001,18(5):23-23
乌鳢属鳍形目、鳢科鱼类。因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生活能力强,病害少,死亡率低。便于活鱼运输,而深受养殖户欢迎。目前,乌鳢养殖正在由农村沟塘的半精养方式向水泥池精养方式发展。 据报道,在自然条件下,雌性乌鳢一般2冬龄、体长30cm左右时性腺发育成熟,也有个别的1龄雌鱼性腺已发育成熟。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温室水泥池中养殖的乌鳢性成熟年龄有所提前。不足1龄的,体长超过30cm,体重 500g以上的个体,性腺全部发育成熟,经人工催产可以产卵。 造成性早熟的原因.大致有3个方面: 第一方面,长期摄食高蛋白、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采用主养乌鳢混养技术,投喂全价膨化颗粒饲料,进行了黄河流域池塘大规模养殖乌鳢的探索,为乌鳢在黄河流域大范围的养殖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精养池塘一般以鱼类养殖为主,少数渔民为追求高收益,超容量养殖,超标准施药、投饵,导致养殖病害频发、水质环境恶化、养殖效益降低甚至出现亏损。近年来,泰州兴化市沙沟镇部分养殖户将传统的精养池塘改造为"藕—小龙虾综合种养",改造面积大约5000亩,亩产小龙虾150千克左右、藕1500千克,利润4000元/亩左  相似文献   

11.
鲫鱼养殖技术之四 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泽鲫具有食性广、成本低、生长快、病害少、适应性强、成活率、回捕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成为市场畅销品种。由于彭泽鲫养殖经济效益较好,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掌握,是适宜广大养殖户养殖的品种之一。为了探索池塘养殖彭泽鲫高产技术,我们近年来进行了池塘主养彭泽鲫高产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红鲫是鲫鱼变种,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在辽宁省的辽中地区有着相当部分的池塘养殖,供给公园、庭院池塘及水族箱使用。以其体色鲜艳、食性广、饲养简便、适应性强而深受广大养殖户青睐。一、病鱼检查2012年9月16日,养殖户杜某将其养殖的红鲫鱼送检,询问发病过程,据其描述所养池塘面积8亩,水深1.8米,亩放3000尾,因其抗病力强而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饲料价格不断上涨,鲤鱼价格却提不上去,导致大量鲤鱼精养池塘养殖户利润降低,笔者前几年在本地推广的鲤鱼半精养化养殖模式,投资不大、风险小、利润高。现将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一、池塘的选择1.面积以10~20亩为佳,能够加水在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14.
乌鳢,又称黑鱼、财鱼等,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乌鳢含肉量高,肉白嫩鲜美,富有营养,很受消费者欢迎.乌鳢过去当作池塘中的野杂鱼被清除,近几年由于消费量增多,市场供不应求,人工养殖发展非常迅速.本文介绍了无公害乌鳢质量要求,无公害乌鳢的养殖环境条件要求,无公害乌鳢亲鱼饲养技术、苗种培育技术、食用鱼池塘饲养技术规程,以供养殖户在发展无公害乌鳢养殖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拥有池塘主养青虾面积4万亩,青虾主养技术日趋完善,笔者对一位在溧阳社渚从事青虾主养20余年、养殖经验相当丰富的浙江养殖户老杨的养殖思路、方法和成效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他的池塘主养技术及产量效益,以供广大养殖户及其他从业人员参考。一、池塘条件1.池塘要求要求水源充足、灌排方便、水质清  相似文献   

16.
赖传双 《内陆水产》2008,33(2):33-33
乌鳢,俗称黑鱼、才鱼、蛇头鱼等,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经济鱼类。乌鳢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还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乌鳢具有适应性强,水质要求低,生长快,产量高,养殖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发展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是广大养鱼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2006年,我们做了“乌鳢池塘无公害养殖试验与推广”的项目,效益可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林易  陆露 《内陆水产》2003,28(9):15-15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是广大消费者一直喜爱的名优水产品。我地养鱼专业户刘明、刘勇两兄弟于2001年9月至2002年11月采用池塘“两段法”进行了高密度精养乌鳢的试验,结果最高单产达4500千克/667米2,纯效益1.2万元/667米2。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池塘准备池塘底质最好为砂壤粘性土。池塘四周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米左右,以防乌鳢跳出逃逸。池塘水深以2米左右为宜。水源要充足,清新无污染,中性或偏碱性,水温不超过30℃。鱼种池面积500~1000米2,成鱼池2000~4000米2,最好采用微流水式养殖…  相似文献   

18.
乌鳢精养塘日常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立新 《水利渔业》2003,23(3):22-23
从水质管理、科学投饲、疾病防治3个方面阐述了乌鳢池塘精养中应注意的问题,“六定两勤”是科学投喂的关键,水质调控与疾病防治是养殖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池塘主养淡水白鲳成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杰 《齐鲁渔业》2006,23(6):17-19
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和亚热带食用与观赏兼备的大型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耐低氧,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养殖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欢迎。但该品种自引进北方以来,仅作为一个搭配品种在精养鲤、罗非鱼池塘中套养,比例一般占主养鱼的10%左右。生产实践证明,精养池塘套养淡水白鲳,不能充分发挥该鱼的生产潜能,经济效益也不十分显著。淡水白鲳在南方主养较为普遍,在北方未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杂交鳢高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鳢(图见彩中插2),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与其父、母本相比,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养殖势头发展迅猛,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养品种。本文主要是针对杭州目前乌鳢养殖存在的投喂冰鲜鱼饲料、面源污染严重、病害频发等的现状,改革乌鳢的养殖模式,2007年进行了杂交鳢池塘养殖试验,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