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辉 《新农药》2005,(5):27-27
8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获悉,该所在生物农药除虫菊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方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开发了从良种选育、推广种植,到除虫菊酯提取、精制技术等成套技术。在这一技术支持下,我国除虫菊产业已经形成规模,特别是由除虫菊干花制取的除虫菊酯农药原药产量已占到全球30%~40%。  相似文献   

2.
拟除虫菊酯作为一类广谱杀虫剂,已大量应用于农林业及卫生领域,在各地区的水生环境中被频繁检出。同时,拟除虫菊酯易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且产生较高毒性。拟除虫菊酯属于强疏水性化合物,在使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总浓度时,往往会高估其环境风险。近20年来,生物有效性已被广泛用于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被动采样技术是待测物自发地由采样介质向采样器传输的一种采样技术,通过被动采样技术测定的拟除虫菊酯自由溶解态浓度比总浓度更能准确地反映其生物有效性。本文综述了利用被动采样技术评价水生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生物有效性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单阐述了用于评价水生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生物有效性的被动采样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常用被动采样器的基本性能和应用特点,详细介绍了被动采样技术在水中拟除虫菊酯残留监测、水生生物毒性评价和积累量预测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这一技术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植物医生》2012,(1):12
美国环保署最近完成的累积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引起的与人体接触不会对儿童或成人构成风险。风险评估包括对除虫菊酯和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有害生物防治管理局(PMRA)将对拟除虫菊酯、除虫菊酯以及相关的增效剂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开展再评价工作,旨在建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办法。具体农药品种包括,杀虫剂丙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除虫菊酯、苄呋菊酯、胺菊酯,增效剂增效醚和增效胺(octylbiclo heptene dicarboximide)。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的防治鲁锡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100050)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模拟天然植物除虫菊的有效杀虫成分除虫菊素,经人工合成的一类农药。自1949年合成第1个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丙烯菊酯以来,已合成了近万种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6.
保得──第三代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王云波四川蓬溪县农资公司629100保得是德国拜耳公司新合成的第三代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是原生产的“百树得”(氟氯氰菊酯)的改进型,对害虫以触杀、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性。杀虫谱广,作用迅速,待效期长,对蜜峰、鱼类、鸟类无害...  相似文献   

7.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广泛应用于蚊香及其他驱蚊产品,不仅对蚊子有杀虫作用,而且具有驱避效应,然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蚊子驱避作用的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两种挥发性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四氟甲醚菊酯和氯氟醚菊酯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具有非接触驱避作用.触角电位(EAG)试验表明除四氟甲醚菊酯有微弱EAG响应外,其他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均没...  相似文献   

8.
导言以天然除虫菊、丙烯菊酯和一些新合成的拟除虫菊酯为主要原料的杀虫剂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和公共卫生方面。这些化合物有共性,但在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意地用一种菊酯代替另一种菊酯可能会造成危害。对这几种菊酯分别进行分析的方法已有报道。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能够同时对制剂中的天然除虫菊酯的六个主要活性组份和主要合成拟除虫菊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农药》2004,(2):48-49
除虫菊是中科院西南植物所培植的一种多年的菊科草本植物,开白花、盛花期5、6、7三个月,既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它根、茎、叶、花等都含有毒虫素物质,是用来配制各种杀虫剂的好原料。特别是从除虫菊花蕊中提炼出来的除虫菊酯价值更高,用它制成的除虫菊酯类农药,药效大、无残毒,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天然除虫菊素是防治害虫的一种理想杀虫剂,具有高效、击倒快、低毒、低残留等优点。但是由于除虫菊花的生产受到土地、气候、栽培条件和劳动力的限制,供应量不大。 四十年代后期,第一个合成拟除虫菊酯丙烯菊酯问世,为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有许多新的拟除虫菊酯品种不断试制成功,但它们对光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应用。 七十年代初,英国M.Elliott合成了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以及日本N.ohno合成了戊酸氰醚酯,它们既保持了天然除虫菊素的特点,同时有更高的药效,对光稳定,适用于防治农业害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戊酸氰醚酯(S-5602)、戊酸醚酯(S-5439)、二氯苯醚菊酯,进口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百树菊酯、氟氰菊酯、戊酸氰醚酯等,均有一定的数量。因此检定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质量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杀虫剂除虫菊素产品的纯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临界CO2从除虫菊千花中萃取的除虫菊素,这种膏状物不能直接用来加工或深加工杀虫产品。用于家庭和大田的杀虫剂加工时,必须把里面大部分的杂质如蜡质、脂肪酸酯、色素等除去。纯化后的精菊油含有50%~70%除虫菊素,外观为淡黄色流动液体,符合FAO/WHO标准。  相似文献   

13.
拟除虫菊酯农药在茶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模拟施药与气相色谱法研究了7种拟除虫菊酯在茶园生态环境中的降解动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消解和泡茶过程中浸出率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实验结果推算出通过饮茶进入人体的农药量,结合农药的毒理特性,对拟除虫菊酯在茶园生态环境中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茶园中应用的安全性显著高于有机磷农药,在拟除虫菊酯农药之间,其安全性也有较大差异。本研究不仅为茶园用农药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天然除虫菊酯已成为当今无公害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生物农药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多个领域。本文总结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检测天然除虫菊酯的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联用技术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在天然除虫菊酯残留检测方法中,代表其发展趋势的免疫学方法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检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是一组杀虫剂,介绍的应用范围很广。可是,已存在一个潜在的严重危机,因为已报道对拟除虫菊酯产生抗药性的节肢动物种数从1967年的几种上升到了70多种,包括已经对其它化学杀虫剂产生极强抗药性的主要害虫,且这种情况将会由于过度施药而加重。因此,有必要寻找延缓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策略。节肢动物抗拟除虫菊酯的报道数量比经济上防治失败的事例要多。因为:(a)在极  相似文献   

16.
天然除虫菊酯已成为当今无公害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热点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生物农药和食品卫生安全等多个领域。本文总结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检测天然除虫菊酯的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联用技术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在天然除虫菊酯残留检测方法中,代表其发展趋势的免疫学方法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检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万惠恩 《植物医生》2006,19(2):37-3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专家透露,新疆2006年计划在试验示范了的基础上在部分县市推广应用纯天然生物农药除虫菊酯。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对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脱离药剂选择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对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抗性稳定性及抗性衰退规律。结果表明,即使甜菜夜蛾对氯氟氰菊酯、氰戊 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达522.9倍、669.7倍和2 737.2倍,抗性仍不稳定,分别经10代、8代和9代饲养后抗性下降为60.8倍、90.8倍和180.5倍;对田间抗性种群的抗性衰退研究发现,甜菜夜蛾对这3种拟除虫菊酯的抗性也表现为不稳定性,在无杀虫剂选择的情况下,开始几代抗性下降较快,当下降至一定水平(6~10倍)后,抗性趋于基本稳定,但很难完全恢复对拟除虫菊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天然除虫菊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天然除虫菊素对害虫有着击倒快、使用浓度低、杀虫广谱、害虫不产生抗性、对温血动物及人畜低毒、低残留等诸多优点 ,但由于其在光照及空气下不稳定 (易分解 )和资源的短缺 ,其发展逐步陷入低迷状态。自20世纪20年代Elliott.M博士合成第一个拟除虫菊酯以来 ,30年代就有大量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面世 ,成为继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后的另一大类新农药。拟除虫菊类农药 (主要是杀虫剂 )比起天然除虫菊素有着光稳性优点。但经长期的使用发现害虫对这类农药易产生抗性。由于在自然条件下比较稳定 ,对农产品、环境中的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然除虫菊素母药中主要成分质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除虫菊素是从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植物源农药,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对害虫有拒食和驱避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卫生杀虫领域。我国已有企业进行天然除虫菊素的开发和生产,由于除虫菊提取物成分复杂,各组分分析较难,国内除虫菊素的分析研究报道较少,国际上对除虫菊素的分析多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滴定法。本文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部分国内企业登记的除虫菊素母药进行分析,总结出除虫菊素各组分的质谱特征,为除虫菊素的质量、残留分析提供帮助。比较不同企业产品中各组分含量,为我国除虫菊素的登记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