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木组培快繁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木组培快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污染、褐化及玻璃化问题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今后林木组培快繁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也为开展新品种苗木组培的科研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银中杨组培工厂化育苗繁殖系数和成本核算的分析结果表明:银中杨组培工厂化育苗的生产繁殖系数为7.2×107,符合组培快繁的要求;生产每株银中杨组培苗的成本为0.231元,说明银中杨组培进入商业化生产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香石竹、月季、一品红组培快繁应用研究连芳青,张露(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花卉组培快繁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在江西还不多,为了加速花卉的繁殖速度,为江西花卉生产提供更多的优良苗木,我们于1990~1993年结合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4.
杜鹃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中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培养基的选择、植物激素的选择以及快繁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以综合性论述,以期为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公司简介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创办的江苏绿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从事林木花卉良种引进、选育及组培快繁的专业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稳定的国内外植物良种引种渠道,拥有组培工厂化扩繁设施5000m2,建有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6.
加速我国植物组织培养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我国组培快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组培快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江苏林业科技》2019,(4):F0004-F0004
公司简介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创办的江苏绿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从事林木花卉良种引进、选育及组培快繁的专业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稳定的国内外植物良种引种渠道,拥有组培工厂化扩繁设施5000m^2,建有良种繁育基地153.33hm^2,并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富贵榕外植体选择与消毒、侧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苗管理等组培关键技术进行提炼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富贵榕组培苗木生产快繁技术,可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以满足市场对种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江苏林业科技》2011,(1):F0004-F0004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创办的江苏绿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从事林木花卉良种引进、选育及组培快繁的专业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稳定的国内外植物良种引种渠道,拥有组培工厂化扩繁设施5000m^2,建有良种繁育基地153.33hm^2,并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相似文献   

10.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4):F0004-F0004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创办的江苏绿宝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从事林木花卉良种引进、选育及组培快繁的专业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具有稳定的国内外植物良种引种渠道,拥有组培工厂化扩繁设施5000m^2,建有良种繁育基地153.33hm^2,并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特色种苗基地”,  相似文献   

11.
对自然分布区域外的火鹤花进行批量化引种,经1996~2003年对火鹤花栽培周期进行长期系统观测,确认火鹤花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根据现实条件,研究适合火鹤花的产业化栽培模式,达到高产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红掌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掌‘火焰’为试材,"花多多"有机肥代替营养液,进行国产泥炭、进口泥炭、中药渣、珍珠岩等栽培基质筛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进口泥炭为对照,分析比较8种基质配方对红掌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的红掌栽培基质筛选,以进口泥炭∶中药渣∶珍珠岩为2∶1∶1时最佳。  相似文献   

13.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红掌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1/2MS+BA 1.0mg/L+2,4-D 0.05 mg/L,诱导率最高为9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BA 1.0mg/L+NAA 0.2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2 mg/L+1.0%Ac,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践总结出西双版纳盆栽红掌大棚栽培管理技术,为红掌生产企业及花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花烛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花烛工厂化生产和最佳组织培养程序,以茎尖,叶,根等作为外植体诱志愈伤组织发生,进而诱导不定芽的发生。结果表明:黑暗有利于花烛愈伤组织的地和生长,其最佳培养基为MS+6-BA0.7mg/L+KT0.3mg/L。光照有利于芽的发生,其最佳培养基为MS+6-BA0.5mg/L+KT0.5mg/L。  相似文献   

16.
概述西双版纳红掌设施栽培技术的存在问题及对技术改进的实践和建议,提出了要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科技攻关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经鉴定,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为Burkholderia caryophylli、Burkholderiasolanacearum、Pseudomonas sp.、Xanthomonas sp.等4个种。这4种菌的混合侵染力极强,目前在栽培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试验表明,用饮用自来水和蒸馏水作红掌切花瓶插保鲜液,均能达到市场所需的保鲜效果,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两处理保鲜期间切花观赏期长短与所处的气温条件有关,随处理月份的气温降低而延长。  相似文献   

19.
10个红掌品种在生产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东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2):34-36,41
叙述了在云南西双版纳网棚基质栽培条件下,10个红掌品种的生长和产花表现,讨论了商业品种选择和抗病品种选育对云南热区发展红掌商业种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红掌细菌性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治理浙江省杭州市名贵花卉红掌上出现的新病害,对其开展了病原鉴定研究。从杭州市一公园的红掌上分离出3株致病细菌,经主要细菌学特性、菌落形态、Koch假说测定、Biolog和脂肪酸分析鉴定及与2株标准菌株比较,首次在浙江省内征实了这种红掌细菌性叶斑是由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dieffenbachiae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