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黄皮果树种质资源果实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中国黄皮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特点,本研究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黄皮资源圃保存的78份黄皮种质14项果实品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黄皮种质的果实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其中糖酸比的变异系数达105.24%,多样性最为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实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类群黄皮种质的果实品质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在三个类群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组分在不同种质果实中的含量差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黄皮果实风味的差异。研究结果为黄皮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品种品质改良和优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珍稀板栗种质双结板栗大巴山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中,在陕西、四川、甘肃三省交界的镇巴县赤南乡玫坡村,发现一些奇怪的板栗(CastaneamollisimaBlume)树,树龄近30年,仍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每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果实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贵州野生植物矮杨梅种质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李正芬 《种子》2004,23(8):80-82
对矮杨梅不同类型果实性状特征、营养成分进行研究,为其种质保存、定向培育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探讨了以矮杨梅果实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建立种质资源鉴定技术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宁山区胡桃楸分布调查、收集胡桃楸种质资源,系统观察和测定,研究胡桃楸果实的变异性状并进行类型筛选,为胡桃楸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在辽东山区清原、新宾、抚顺县、本溪及丹东等地区进行全面踏查,选取胡桃楸果实,对收集的果实资源进行类型划分,测量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计算平均值、相对值和单果粒重。表明辽东山区胡桃楸种质资源果实根据表型性状划分为球形、一头尖球形、两头尖球形、一头尖卵形、两头尖卵形等十余种果实形态变异类型,其中球形、一头尖球形、两头尖球形这三种果实类型可以作为把玩类型进行培育加以利用,该研究为胡桃楸良种选育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
珍贵的冬桃     
冬桃又名雪桃,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5—8米,系北方品种群,寿命30—50年。我们称之为“中华冬桃”。冬桃春天3月现蕾开花,花期比一般桃树早5—7天。入夏后,果实长到鸡蛋黄大小即停止快速生长而转入极缓慢的生长期。直到中秋以后,方开始“加速”生长,霜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的分析、评价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对70份种质资源果实的15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质间各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类型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贡献率分散,性状变异具有多向性。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由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果梗长决定,第2主成分主要由果皮颜色、表皮光滑度及果形指数决定,第3主成分主要代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第4主成分反映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情况。因此在软枣猕猴桃育种改良过程中,第1主成分增大时有利于增大果实大小,第3主成分增大时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
葡萄属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葡萄属种质资源种类、染色体倍性、花器类型、果实成熟期、种子发育状态、果肉香味、果粒性状、果皮颜色及其利用,并总体探讨了葡萄种质的利用前景,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葡萄属种质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豫桃一号系河南省浚县中华冬熟果树研究中心用"雪桃"与"冬桃"杂交育成.该品种的育成结束了原雪桃无彩色、冬桃果小的历史,彻底解决了原雪桃生理上的自然裂果、果实切开后褐变快的缺点,是晚熟桃理想的新品种.它具有丰产、优质、抗裂果性极强的优点,果实与雪桃同期成熟上市,深受消费者青睐.2002年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从浚县引进豫桃一号在郑州市农科所须水试验场进行试栽,现将其表现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晋产远志种质资源药材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征集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研究其鲜、干根性状特征。方法:根据山西农业区划所划分农业气候类型征集种质资源,记录各气候区药材生境特征,采集标本、药材与果实(种子),比较药材鲜、干根性状特征。结果:山西各气候区野生远志生境不同,其鲜根性状与药材性状在根的粗度、颜色、分枝、表皮纹理、韧皮部断面厚薄与色泽上均有差别,栽培种质与野生种质资源相比,鲜、干根性状特征差异犹为明显。结论:山西不同气候区远志种质资源药材性状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种质资源为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然而近年来急剧增加的种质资源数量给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构建核心种质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410份小型西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6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采用不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按照20%的抽样比率构建小型西瓜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核心种质库的优劣。结果表明,马氏距离优于欧氏距离,偏离度取样法优于优先取样法,基于马氏距离和偏离度抽样方法获取的82份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小型西瓜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紫菜薹地方品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特产紫菜薹的分布、主要农艺性状分类和代表性品种,将紫菜薹种质资源分为湖南品种群、四川品种群和湖北品种群,认为紫菜薹种质资源有长沙、武汉、成都三个原产中心  相似文献   

12.
对收集于贵州黔西南州的24份辣椒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评价鉴定,并进行了变异度分析和抗病性比较.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平均单果重、果实纵茎、果肉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种质间遗传物质存在差异.抗病性比较表明,24份资源中有3份对青枯病表现为抗病(R),其余资源均表现为高抗(HR),所有种质对疫病、白粉病均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宜南方高温干旱期生长的优质饲用苎麻种质资源,本研究对203份苎麻饲用种质资源的典型农艺性状以及粗蛋白质含量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203份种质资源的茎粗、株高、小区株数、日均生长速度、茎业比、单蔸产量、粗蛋白质含量等7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高产种质资源(单蔸产量>1250 g/蔸)31份,优质种质资源(粗蛋白质>25%)32份,高产优质的苎麻饲用种质资源5份,分别为‘巫山线麻’、‘四川0号’、‘玉山麻’、‘绥宁青麻’以及‘邵阳青皮麻’。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红橘"种质资源,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3份"红橘"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 2.10e构建UPGMA树状图,从27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对33份"红橘"种质资源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4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80.53%。33份"红橘"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0.970之间。以遗传相似系数0.780为阈值,将33份"红橘"种质资源划分为7个组(A,B,C,D,E,F,G)。该研究结果表明33份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ISSR能较好地将它们区分开,有助于福橘果实品质改良和福建省红橘种质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梨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 ,就用有性繁殖方法选育品种 ;从2 0世纪 5 0年代起 ,一些果树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先后系统地开展了种质资源的调查和杂交育种工作 ,并育成了多个优良新品种 ,其中有些已经大面积推广 ,在生产上起到重要作用。有些种质资源在杂交育种中运用较广 ,并培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品种 ,现加以归纳阐述。1 新世纪属沙梨系统 ,日本冈山县农业试验场园艺部石川祯治氏以 2 0世纪×长十朗为亲本培育的品种。果实中等 ,平均单果重 2 5 0 g,果实近圆形 ,整齐 ,蜡质少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1.8% ,…  相似文献   

16.
对9个不同变种及类型的370份甜瓜种质资源24个性状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反映果实大小、种子大小、植株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的性状呈高度极显著正相关,表现果实成熟特性的脱落和黄化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370份甜瓜育种材料在果实发育期、果实性状及种子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个主成分PC1,PC2和PC...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来源地的余甘子果实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评价余甘子野生种质资源,指导云南余甘子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发展,采集云南和广西来源的11份余甘子种质,同质园条件下对其果实总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等组分进行测定,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及聚类分析法比较了11份种质的果实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种质余甘子果实中的总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为64.5~227.08 mg/100 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1.83%~41.35%;味觉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总糖含量与氨基酸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甜味类氨基酸与苦味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显著(P0.05),苦味类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含量间相关极显著(P0.01);从氨基酸含量差异的角度可将11份余甘子材料分为3大类。余甘子氨基酸组成多样性丰富,氨基酸组成与风味关系密切,提示余甘子种质创新应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向诱导或选育。  相似文献   

18.
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共有糯玉米种质资源767份,分布于16个省、市、自治区,8个玉米区都有,其中82.4%分布于广西(273份)、四川(40份)、贵州(67份)和云南(252份)等西南地区.糯玉米起源于我国,其种质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四川省辣椒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分布,为辣椒资源分类、鉴定、保存和育种提供参考,采用GB/T 21266—2007的方法对四川省83份辣椒种质资源的辣椒素含量和果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辣椒外形和辣椒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2)83份参试材料的辣椒素含量差异显著,辣椒素含量最高为22.61 g/kg,最低仅为0.16 g/kg,平均含量2.20 g/kg;(3)通过类平均法将83份辣椒种质资源按照辣椒素含量聚为5类,分别为极高、高、普通、低、极低,普通和极低类群包含的种质最多,分别为18、48份,而极高和高包含的种质最少,分别为2、8份。本研究明确了一批四川辣椒种质的辣椒素含量,为辣椒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06,(12):4-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利用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选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农作物的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果实、籽粒、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第四条农业部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