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丽凤  杨昌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65-6567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采用样点法调查了柳州城市4个公园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共记录到鸟类50种,隶属6目22科。分析表明,阔叶林的鸟类物种数、密度和多样性均最高;水域的鸟类群落均匀度最好;建筑的鸟类群落优势度最高。因此,阔叶林生境对鸟类的吸引力最大。此外,对柳州城市公园如何保护鸟类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永飞  吴逸群  廉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96-3597,3599
2010年8~9月,采用样线法和鸟鸣声识别法对渭南师范学院的鸟类组成及数量进行了调查。校园内共有鸟类16种,分属2目11科。其中15种属于"三有"保护动物,10种鸟类属于留鸟,6种鸟类属于夏候鸟。优势度分析表明,麻雀为校园鸟类优势种。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表明,林地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建筑区鸟类均匀性指数最高。群落相似度分析表明,草丛与建筑区生境相似度最高,而林地与建筑区生境相似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草原-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于2001-2005年5-6月(除2003年),应用样方法对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8种主要生境类型中夏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了这8 种生境类型中鸟类的物种多样性、鸟类的群落组成、群落间的相似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在红花尔基地区不同生境类型中,鸟类群落的组成种数在11~24种,芦苇湿地生境中鸟类种数最多24种,苔草湿地生境中鸟类种数最少11种.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1.35~2.49,芦苇湿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49,草地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35.鸟类群落匀度指数在0.54~0.89,林间草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89,而草地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低为0.54.鸟类群落之间的相似度指数在0~0.611,森林火烧迹地与天然樟子松林的鸟类群落相似度指数低于森林火烧迹地与灌草地的鸟类群落相似度指数,表明森林火烧改变了森林的鸟类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柳州市不同生境冬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探究影响鸟类多样性的生境因素,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线法进行调查,计算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相似性指数(S),并分析鸟类群落的基本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3目42科118种,以雀形目占绝对优势,有26科85种。留鸟是柳州市冬季鸟类的主要组成部分,共记录鸟种79种,而冬候鸟共记录34种,旅鸟5种。从鸟类区系来看,东洋种67种,古北种31种,广布种20种。各生境鸟类群落多样性顺序为:城市园林〉农田居民区〉石山灌丛〉湖泊洼地〉商品林区。农田居民区与湖泊洼地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最高。【结论】空间异质性和食物资源是影响柳州市冬季鸟类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优化树种结构、改善生境、加强保护宣传等方式,提高城市冬季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2011年5月,作者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鸟类群落的季节性动态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校园鸟类共有3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留鸟22种(56.41%)、夏候鸟13种(33.33%)、冬候鸟4种(10.26%),优势种以留鸟为主;区系分析可知,东洋种16种(41.03%)、古北种15种(38.46%)、广布种8种(20.51%);校园鸟类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动,物种数和数量呈现春秋两个高峰,冬季最低。雀形目鸟类数量最多,占绝对优势;鸟类多样性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差异显著,鸟类多样性指数乔灌林最高(H′=2.6719),水域最低(H′=1.3656)。  相似文献   

6.
柳州城市绿地生境因子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9年1~12月对柳州市区绿地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6种,分属5日22科.研究结果表明,公园绿地鸟类物种数和多样性最高,居住区绿地优势度最高;各鸟类群落之间相似性均较低.相关分析表明,鸟类物种与乔木种数、乔木多样性、栖息地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结构均呈显著正相关,鸟类多样性与绿地面积、乔木物种数、柄息地类型多样性也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曹长雷  蒋兵  曹玉  韩邦青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89-4591,4603
2008~2009年采用样线法对长江师范学院校园的鸟类群落及多样性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共有鸟类39种,隶属于8目25科,其中留鸟22种、夏候鸟13种、冬候鸟4种,东洋种16种、古北种15种、广布种8种;八哥、白颊噪鹛、白头鹎、白鹡鸰为校园优势种。鸟类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林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H′=2.671 9),水域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H′=1.365 6);草丛鸟类均匀度指数最高(J=0.909 9),水域鸟类均匀度指数最低(J=0.517 5);乔灌林和竹林的相似性指数最高(Cs=0.653 1),建筑区和草丛的相似性指数最低(Cs=0.320 0)。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抚州市区冬季鸟类多样性。[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西省抚州城区和城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城市园林、河流和农田3种生境类型的鸟类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结果]共记录到鸟类45种1 716只次,隶属11目28科。农田具有最高的鸟类密度和香农-威纳指数,而河流的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结论]建议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加强不同生境之间的联系,提高鸟类栖息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柳州城市园林不同微栖息地类型冬季鸟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采用样点法调查了柳州城市绿地7种类型微栖息地中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共记录到鸟类75种,隶属11目34科.研究发现,阔叶林的鸟类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均最高,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均匀度最好,针叶林的鸟类群落优势度最高.分析认为,微栖息地的食物资源及其复杂性、微栖息地类型的组合是影响城市园林鸟类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多样性在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后续系统开展广西河流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野外调查,在研究区域的固定样带及样点对各季节的鸟类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及其活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记录的鸟类种类、数量、生境状况等信息,计算各生境内鸟类的丰富度、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指数.[结果]经野外调查,广西黔江弩滩段现场共记录到鸟类37种,隶属9目22科,其中留鸟24种(占64.9%)、冬候鸟8种(占21.6%)、夏候鸟2种(占5.4%)、旅鸟3种(占8.1%).鸟类群落的优势种(频率指数RB>10)为矶鹬、金腰燕、白鹡鸰、田鹨、红耳鹎、白头鹎和麻雀,其余为普通种或稀有种.在5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表现为林地生境>农田生境>河漫滩生境>河岸生境>江面生境.广西黔江弩滩段林地生境与农田生境的鸟类相似性指数最高,均为0.68;鸟类种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冬季的鸟类种类最多(35种)、夏季最少(26种),春季的鸟类数量最多(4394只)、夏季最少(2334只).[结论]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特点为林鸟所占比例远高于水鸟,留鸟构成鸟类群落的主要成分,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明显,以夏季鸟类的种类及数量最少.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广西黔江弩滩段河流湿地生境依赖性较强的水鸟产生较大影响,但不会对适应农田生境、林地生境的林鸟造成较大影响,库区生境难以吸引游禽栖息活动.  相似文献   

11.
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秋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掌握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秋冬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样线法对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秋冬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4目32科77种,根据不同生境的鸟类种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林地(43种)、河流(33种)、灌木丛(17种)、建筑区(6种)和草地(5种)。鸟类物种多样性为3.362 1,均匀度为0.774 0,不同生境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从大到小均依次为河流、林地、灌木丛、草地、建筑区。[结论]此湿地环境中鸟类物种较多,丰富度较高,具有湿地环境中鸟类群落组成复杂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调查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供湿地鸟类管理依据,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44科118种,其中水鸟27种,雀形目鸟类7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在鸟类各居留型中,留鸟68种,占57.6%;冬候鸟27种,占22.9%;夏候鸟16种,占13.6%;旅鸟7种,占5.9%。在鸟类各区系中,东洋界计50种,占42.4%,古北界种和两界广布种均为34种,各占28.8%。鸟类优势种以麻雀、白头鹎、白颊噪鹛、八哥等留鸟为主。夏侯鸟、旅鸟在湿地公园内数量偏低。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均匀度指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通过调查,摸清了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现状,并对公园后续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鸡西矿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鸡西矿区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6目36科98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8.24%,占黑龙江省鸟类总数的26.92%.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分别占所调查鸟类总数的1.0%和5.1%;有留鸟17种、夏候鸟64种、冬候鸟4种、旅鸟12种、偶见鸟1种,分别占总数的17.3%、65.3%、4.1%、12.2%、1.0%;共记录古北种20种、东洋种32种、广布种46种,分别占总数的20.4%、32.7%和46.9%.对5种不同生境类型及12处不同矿区中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针阔混交林中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和多样性均最高,为鸡西矿区鸟类栖息地的主要类型,这与其植被类型丰富,能为鸟类提供较丰富的食物和隐蔽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苏扬州宝应湖湿地冬季鸟类的区系组成进行调研,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11目28科。冬季鸟类组成中,留鸟31种,冬候鸟19种,旅鸟6种。古北界鸟类24种,东洋界鸟类20种,其余12种为广布型,鸟类的区系组成兼有古北界和东洋界过渡的特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比较分析显示,湖岸生境较敞水区生境的鸟类多样性程度高。调查期间未发现大型雁鸭类。结果表明,保护区域内越冬鸟类的多样性,必须权衡满足当地居民对淡水资源的合理需求与尽可能多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09年7~8月采用样线法对三峡库区涪陵段主要城镇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三峡库区城市化对城市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涪陵三峡库区夏季城市鸟类共有7目23科3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4989,均匀度指数为0.7147,优势度指数为0.1171;沿着一般城镇、中心城镇、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梯度,城市化综合指数逐渐升高;不同城市化栖息地鸟类群落差别较大,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在中心城镇最高,均匀性沿着城市化梯度逐渐降低,而优势度正好相反;影响城市鸟类群落的主要城市栖息地因子为叶高多样性、树种数、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方法】于2021年,采用样线法对青云山保护区中林区、公路、村庄和水库4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访问调查本地居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查阅保护区本底资料和科考报告,查找中国知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等有关记录。【结果】本研究共统计到鸟类17目51科168种。区系组成:东洋界103种,广布种40种,古北界25种。居留型组成:留鸟119种,候鸟43种(冬候鸟27种、夏候鸟16种),旅鸟6种。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食性组成以杂食性和食虫为主。鸟类优势种包括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赤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speciosus。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不同生境鸟类的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区、村庄、水库、公路。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村庄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24)、Pielou均匀度指数(0.61)最高;公路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7.34)最高;村庄和公路生境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0...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作者在阿克苏市周边选择了4种典型的生境,即果园、农田、防护林、荒漠开展鸟类群落多样性调查;同时将涉及的鸟类按食性分为杂食性鸟、食虫鸟、食谷鸟、猛禽4个鸟类食性集团,研究了不同群落捕食集团的组成特点。结果表明:4种不同生境的鸟类可划分为4类群落,其中果园区鸟类群落丰盛度最高,荒漠区鸟类群落丰盛度最低;农田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而防护林区鸟类群落多样性最高;荒漠区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高。在4种生境中杂食性鸟密度比例最高,而食虫鸟种数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8.
2004—2007年5—8月,分别在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牡丹市的北山公园、人民公园、江滨公园采用样线和样点法对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鸟类14目33科93种、牡丹江市公园鸟类12目28科56,全部包含于保护区的鸟类物种中。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中鸟类的多样性最高(H=2.875),物种数占所记录鸟类的73.11%;组成单一的针叶林(H=0.0486)、农田(H=0.756)等植被中鸟类的多样性较小。3个公园中,北山公园鸟类多样性最高(H=5.9865),人民公园次之(H=3.5478)。公园的林地和灌丛中鸟类丰富度、均匀度最高(S=2.627,J=0.8675),农田和水域最小(S=1.781,J=0.6892)。  相似文献   

19.
2022年4月—2023年3月采用样线法对青田鼋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2目36科76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近危(NT)种4种。从居留型来看,共留鸟49种、冬候鸟16种、夏候鸟8种、旅鸟3种。从区系分布来看,共东洋种44种、古北种29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鸟类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共记录到45种。冬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大,秋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夏季这4个指数均最小。该研究系统分析了该保护区鸟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科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6.60%和35.85%.鸟类区系上,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1.51%;其次是东洋界鸟类,占32.08%.鸟类物种数1月份和3月份最多,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份和3月份最高,以11月份和2月份最低.欧氏距离显示,修水段、龙虎山段和靖安段与其他河段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宜黄段、耳口段和浮梁段的鸟类组成比较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相似度与各河段间隔的距离无关,而可能与当地的生境密切相关.鄱阳湖流域分布着一些濒危鸟类,然而人类活动如采砂、非法捕鱼等严重影响了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建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维持鄱阳湖流域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