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我国在“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提出要“构建土壤复合污染多介质协同治理与绿色可持续修复理论及方法”,关于污染土壤的绿色可持续修复理论及方法具体所指,作者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更多倾向环境管理决策层面,包括一系列的管理框架、政策、评估技术以及技术应用实践;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则更多倾向于修复技术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当前国内外采煤塌陷研究热点,对国外侧重于矿区环境评价、回填材料更新和地表形态变化等研究,并对我国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分类与评价。现有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包括:1)土壤重构与地貌重塑技术。该技术从充填材料、土壤重构方式和修复理念上不断创新,未来技术研究向更为高效、绿色和经济转变。2)土壤修复技术。未来应不断扩展复合菌种的筛选与匹配、微生物修复生态风险评价、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等研究。3)景观重建技术。该技术模式多样,亟需体系化、全域化和模式化的景观重建技术研究与推广。针对当前研究不足,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应在理论研究、创新联合修复手段和修复后监测技术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土壤复合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淋滤技术已在去除土壤、污泥等介质中重金属污染方面得到了较多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电动修复技术与生物淋滤技术联用不仅具备各自优势,还能一定程度上互补劣势,降低电动修复能耗的同时缩短生物淋滤时间.该文综述了生物炭等功能材料用于改良生物淋滤和电动修复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为修复后土壤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镉污染农田原位钝化修复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镉(Cd)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是环境质量领域关注的热点,原位钝化修复技术是一项较为经济且实用的解决方案,其技术关键在于钝化材料。本文对各类钝化材料原位钝化Cd的修复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综述了钝化材料应用优劣情况、研究趋势、成本效益及其潜在修复机理,以期为Cd污染农田土壤原位钝化修复材料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单一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只能起到短期的治理效果,长期有效的治理理念是使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自净功能,回到被破坏前的近似状态,综述了国内外在水质净化与水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生态修复的复合技术,如植物强化修复技术、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水生态多样性修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张连文  万世清 《油气储运》2005,24(12):165-166
胜利油田先后应用了PCL复合砂浆衬里、内穿插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修复废旧管道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PCL复合砂浆衬里和HDPE管穿插两种管道修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实施效果。指出这两种管道修复方法可使待报废的管道恢复其使用价值,可有效节约地面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植物增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银  王光辉  胡苏杭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74-5076,5108
目前,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状况愈发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绿色技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有机物及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的应用,包括螯合诱导修复、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等,最后提出该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土壤污染的种类及对环境的危害、生物修复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治理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并结合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综合技术,展望了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先后应用了PCL复合砂浆衬里、内穿插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修复废旧管道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PCL复合砂浆衬里和HDPE管穿插两种管道修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实施效果.指出这两种管道修复方法可使待报废的管道恢复其使用价值,可有效节约地面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程浪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72-75
通过对微生物复合修复剂-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逐渐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当对湖泊实施生态修复技术后,湖水的透明度、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都呈上升趋势,水体pH维持在6.0~9.0,透明度、DO和ORP最高值分别可以达到130 cm、8.21 mg/L和278 mv.修复后期,COD、NH3-N和TP浓度比修复之前分别下降了94.3%、92.0%和98.3%,表明生态修复技术对控制湖水COD、NH3-N和TP具有显著效果,可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输油气管道的漂管沉降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输油气管道漂管沉降的施工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探讨了漂管沉降施工的一些相关规范.对比其它输油气管道施工中的穿越方案,分别从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两个方面阐述了漂管沉降施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曾威 《油气储运》2007,26(5):57-58
介绍了一种利用水流自埋管道SPOILER((管道)搅流器或阻流板)的技术原理、应用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安装方法。实际应用表明,甬沪宁杭州湾海底管道安装SPOILER后,不仅可以促使海水冲蚀海床快速形成浅沟,达到管道埋深要求,而且还可以节省费用,确保海底穿越管道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王欢  王瑞  张淑洁 《油气储运》2008,27(1):43-46
阐述了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的主要优势,分析了管道腐蚀特点及影响因素,介绍了内衬、喷涂、局部修复、化学注浆和原位固化(软衬法)五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以在燃气管道应用原位固化法(软衬法)进行非开挖修复为例,简述了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PE管道在天然气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聚乙烯(PE)管道的综合性能、使用及快速开裂的研究进行了评述,阐明了修复钢制管道中穿插PE管的管径选择方案,确定了承压能力以及套管流量参数,并就PE管道的断裂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E管道的快速开裂承压能力阻碍了其在长输管道领域的应用,研制具有较高承压能力的PE复合结构材料是促进PE管道替代钢制管道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5.
长输管道悬索跨越空中发送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输管道悬索跨越空中发送施工方法,对管桥安装中的架设空中索道,主索发送,吊索安装,管桥发送安装,抗风索发送安装,共轭索及其吊索安装,管道发送安装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描述,悬索跨越空中发送施工方法不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小,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检测、性能对比及靖西管道的实践表明,利用胶粘接密封技术对管道设备进行天然气微量泄露的带压堵漏作业是可行的,该技术快捷、便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结合现场应用实际,介绍了螺丝、铅丝和导流三种胶粘接堵漏法的具体工序及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HG减阻剂在临濮管道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G减阻剂的使用特点和减阻机理,对HG减阻剂添加量与减阻率、增输率的关系及其理论计算公式的选用、HG减阻剂的分散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添加HG减阻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而且还能增加管道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从技术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临濮管道增输率达到15%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在钢质弯头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瑛  侯铜瑞  张庆书 《油气储运》2001,20(6):25-26,47
双层环氧粉末系统是一种具有优良防腐性能和抗机械损伤性能的防腐结构。介绍了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技术首次在弯头防腐生产线进行现场试验的情况及现场性能测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钢制弯头双层环氧粉末外防腐技术可靠,施工工艺可行,防腐性能优越,符合我国管道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国内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抗划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管道外防腐层的抗划伤是决定其应用条件和现场可操作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管道防腐层抗划伤试验设备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能清晰评价防腐层抗划伤性能的试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相同原材料之间,不同材料之间的测试进行了比较,优选出抗机械损伤性能好的原材料和防腐工艺,进一步提高了管道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减少了损伤和修补作业。  相似文献   

20.
浆体管道输送系统中单元可靠度的统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宏达  丁立 《油气储运》1994,13(6):10-12,15
浆体管道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到该系统能否安全生产和连续运行,对因体物料输送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除在规划设计时要采用高可靠性连接组成方式外,还要提高组成系统的各单元可靠度,浆体管道输送系统中,单元可靠度是该系统总可靠度预测的基础数据,单元可靠性指标有平均故障运行时间、率、平均修复时间,修复率,可用率,单元工作状态有停机停用和正在使用状态,进行统计工作时,首先对单元工作状态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