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本文记述栎链蚧属一新种——富腺栎链蚧Asterodiaspis polypora Shi et Liu 新种,发现其雌成虫具有生态二型性。分别对其食干型和食叶型雌成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新种以体缘五格腺的数量多,而明显地区别于本属内其他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根据杨平澜教授在“松蚧属研究并记述一新属”的论文中,已将松蚧属Matsucoccus中的危害松针的蚧虫从该属分出,而建立了松梢蚧新属Sonsaucoccus,那末我国危害松属Pinus的树干部的松蚧属的松干蚧共有5种。如果民主德国的M.mugoSiewniak 1971确实属于松干蚧雌成虫的话(该新种原图与松蚧属雌成虫形态特征不太符合),世界上的松干蚧则应是17种。  相似文献   

3.
山东栎链蚧属(蚧总科,链蚧科)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山东栎类树木的栎链蚧属蚧虫作了研究(山东蚧类研究内容之一)除存在2个已记录种外。又发现1个新记录种白栎链蚧Asterodiaspis alba(Takahashi)和2个新种:枹栎栎链蚧A. glandulifera Liu et Shi新种、多腺栎链蚧A. multipora Liu et Shi新种。通过雌成虫、一龄若虫的形态研究,结合其生态观察,发现后3个种皆具生态二型性。本文对其食干型、食叶型雌成虫和一龄若虫的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并简述了生物学。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学教研室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该文记述了采自北京的毡蚧属 1新种———栾树毡蚧Eriococcuskoelreuteriussp .nov .,详细描述和图示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并与近似种山杏毡蚧EriococcusarmeniacusTang(1995 )进行了比较 ,二者均可依据肛前刺 2根 ,尾瓣内缘锯齿状 ,而明显区别于本属的其他种类 .新种的雌成虫与山杏毡蚧的雌成虫区别特征为 :前者触角 7~ 8节 ,触角7节时 ,第 4节最长 ,触角 8节时 (第 4节分化为 2节 ) ,第 3节最长 ;后者触角 6~ 7节 ,第 3节最长 .前者体背缘刺每腹节每侧 2根 ,后者每腹节每侧 3根 .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胭脂虫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特性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胭脂虫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概述,雌成虫卵形或球形,体被白色蜡粉或蜡丝,去蜡后,虫体呈紫红色,头部和胸部愈合,腹部分10节,有很多腺孔,所有的腺孔均为5分室类型,分为窄边孔和宽边孔2类,不同类型腺孔的结构和分布是胭脂虫分类的基础、胭脂虫属于洋红蚧科洋红蚧属,该属含9个种,其体液含红色素,并且只寄生在仙人掌科植物上,雌虫具4个发育阶段;卵,1龄若虫(爬虫),2龄若虫,成虫,雄虫具6个发育阶段;卵,1龄若虫,2龄若虫,前蛹,蛹,成虫。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在河南郑州采集的寄生绒蚧的跳小蜂一新种:绒蚧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ococci sp.n.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正>桃球坚蚧又名日本球坚蚧、桃球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近年来,随着沈丘县庭院经济的发展,桃、李、杏、石榴等果树种植量逐年增加,桃球坚蚧在沈丘县危害呈逐年发生趋势。现将桃球坚蚧在沈丘县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做一简单的总结,供大家参考。一、桃球坚蚧的形态特征(一)雌成虫雌成虫无翅,介壳近球形,横径约4.5mm,初孵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硬化成紫色;体背有2纵列或不规则的凹点和薄蜡粉。腹部淡红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水稻重要害虫白背飞虱成虫长翅型个体和短翅型个体在形态测量学方面的具体差异。[方法]利用Nikon体视显微镜操作系统(nikon digital sight DS-QilMC)对白背飞虱长、短翅型成虫前翅和后翅进行详细观察和测量。[结果]短翅型雌虫的后翅与前翅的比率为0.29±0.03,与长翅型雌、雄成虫相应的比值(分别为0.83±0.01、0.84±0.02)差异显著;长翅型雌虫前翅与短翅型雌虫前翅的比率为2.11±0.04,后翅的比率为6.21±0.05,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此外,还发现短翅型白背飞虱雌成虫前翅中的横脉至翅尾长度与前翅长度的比值只有0.231+0.024,明显小于白背飞虱长翅型雄成虫和长翅型雌成虫的比值(0.387+0.012、0.388+0.012),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短翅型雌成虫的前、后翅并未按同等比例缩小,且短翅型雌成虫前翅中的横脉更靠近翅尾。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稻飞虱翅二型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孟桂娟  张永 《农家致富》2006,(12):37-37
草履蚧又名草鞋蚧,又称桑虱,属同翅目.硕蚧科,在国内分布很广,危害树种很多.最近在江苏省铜山县张集镇爆发成灾。该蚧主要危害泡桐、杨、桃、柿、枣、苹果、梨、桑等。早春若虫上树,密集于细枝嫩芽。刺吸危害,致芽枯萎,树势衰弱。有的甚至整株死亡。雌成虫背面有皱褶。身被白色蜡粉,体形大,形似草鞋。雄成虫体形较小,有翅一对。  相似文献   

10.
大豆根绒粉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寄生大豆根部的害虫。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中北部部分市县新发生的一种大豆虫害,近几年来,大豆根绒粉蚧在我县发生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害虫的发生特点: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紫薇绒蚧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方法]采用数字万用电表和低温培养箱测定紫薇绒蚧1龄若虫、2龄若虫、蛹和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紫薇绒蚧不同发育阶段按过冷却点值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蛹、雌成虫、1龄若虫,分别为(-22.62±0.16)、(-20.85±0.23)、(-17.53±0.22)、(-10.31±0.14)℃。体液结冰点也以2龄若虫最低,为(-22.12±0.21)℃;蛹次之,为(-19.43±0.22)℃;雌成虫、1龄若虫结冰点较高,分别为(-16.21±0.16)、(-9.93±0.15)℃。[结论]紫薇绒蚧的不同发育阶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斑小蜻属Nannophiopsis、灰蜻属Orthetrum和黄蜻属Pantala(蜻蜓目蜻科)成虫腹部、后翅、后翅痣、上肛附器、内肛附器和第10腹节的长度作为数值变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项数量性状可通过分别代表体型、后翅长和内肛附器长的三个公因子反映,利用因子得分散点图可较好地对3属的成虫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3.
<正>槐坚蚧,又名扁平球坚蚧、糖槭蚧,属半翅目,蚧科。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危害糖楲、刺槐、白蜡、榆树、杨树、柳树、枫类、红叶李、悬铃木、木槿、花桃、紫穗槐和文冠果等。1形态特征雄蚧呈长椭圆形,紫灰色或灰白色;长1.82.5 mm,宽l2.5 mm,宽l1.5 mm;雄虫羽化后,介壳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薄而易破裂脱落;雄成虫体长1.21.5 mm;雄虫羽化后,介壳呈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薄而易破裂脱落;雄成虫体长1.21.5 mm,翅展31.5 mm,翅展33.5 mm,体红褐色,头部红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土黄色,外缘较淡,翅面透明,腹末有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雌成虫介壳长43.5 mm,体红褐色,头部红黑色,触角丝状,前翅土黄色,外缘较淡,翅面透明,腹末有两根细长的白色蜡丝。雌成虫介壳长46.5 mm,宽  相似文献   

14.
糠片盾蚧寄生蜂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在昆明地区糠片盾蚧(Parlatoria pergandii Comstock)的寄生蜂有7种,即桑盾蚧黄蚜小蜂(Aphytis proclia(Walker))、夏威夷蚧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 lake)、桑盾蚧恩蚜小蜂(Encarsia berlesei (Howard))、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 carnesi(Howard))、扁角跳小蜂(Anicetus sp.),彼菲质绒跳小蜂(Teleterebratus peversus Compere & Zinna)和柯氏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mpere),隶属于膜翅目的蚜小蜂科和跳小蜂科.自然条件下寄生蜂对糠片盾蚧的平均寄生率为12.6%.树冠上部的寄生率高于中部和下部;树冠西面、北面的寄生率高于东面和南面.糠片盾蚧寄生蜂的种群空间分布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均一致,即糠片盾蚧寄生蜂在苹果园中的种群空间分布均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省宿迁地区,紫薇绒蚧(Eriococcus lagerostroemiae)是危害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innaeus)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研究发现,紫薇绒蚧在宿迁每年发生3代,以若虫和雌成虫的形式在紫薇树体上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先后化蛹、羽化,进行交配和产卵。若虫每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8月上旬至8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紫薇绒蚧防治的重点时期在4月下旬越冬若虫活动高峰期和6月中旬若虫成熟高峰期。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防治以5波美度石硫合剂的效果最好,夏季防治首选2.5%高效氯氟氰菊酯+5.0%阿维菌素3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柿绒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绒蚧科.据报道,柿绒蚧在我国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陕西、福建、广东等省分布,在永定县的红柿主产区,该虫是红柿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以若虫、雌成虫固着寄生于柿树的枝条、叶片、叶柄、果实和果蒂的表面,刺吸汁液,使虫体固着处的组织凹陷变黑,受害重者,叶面畸形,造成落叶、落果,影响产量和品质.自80年代以来,为害逐年加重.为此,1993~1995年笔者对该虫的发生与防治作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结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 sp.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寄生大豆根部的害虫.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中北部部分市县新发生的一种大豆虫害,近几年来,大豆根绒粉蚧在绥棱县发生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害虫的发生特点:一是扩散迅速,二是危害严重,三是防治困难.  相似文献   

18.
稻赤斑黑沫蝉属同翅目沫蝉科害虫,成虫体长12mm,前翅覆质,后翅膜质,可见腹节为6节.雌虫前翅基部有两块白斑,端部有一红斑;雄虫前翅基部也有两白斑,翅端有一大一小两块红斑,产卵器为凿状,口器为刺吸式口器.若虫腹部有发达的泡沫腺,能分泌胶质,与呼出的气体相混造成泡沫盖住全体,以作保护,故称"吹沫虫"或"吹泡虫".成虫能飞善跳,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受害后叶片褪色、干枯,严重时整个植株枯萎死亡.例如水稻受害后,稻叶呈黄色或火红色,后期穗小,瘪粒增多,产量下降,严重时稻叶枯死,不能抽穗结实.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5,(5):539-542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雌成虫触角形态及其触角感受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表明,草履蚧雌成虫触角呈短棒状,深棕色,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共8节,其中,鞭节由6个鞭亚节组成,表皮凹凸不平;触角各节大小、形态不一。雌成虫触角感受器共有6种类型8种形态,分别为毛形感受器(I型、II型)、锥形感受器(I型、II型)、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钉形感受器。各类型感受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和分布各不相同,绝大部分触角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毛形感受器数量最多,在柄节、梗节及鞭节上均有分布,约占总数的80%;钟形感受器数量最少,仅为1个,只着生于梗节腹面前缘;钉形感受器仅着生于触角顶节,腔锥形感受器主要散生于梗节、第1鞭节、第2鞭节和顶节上。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耕葵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主要危害玉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一、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3~4.2毫米,宽1.4~2.1毫米,扁平长椭圆形,红褐色,全身覆一层白色蜡粉,眼椭圆形,发达而突出,触角8节,足发达。雄成虫较小,深黄褐色,3对单眼,紫褐色,触角10节,口器退化,胸足发达,3对足,前翅长0.83毫米,白色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卵长0.49毫米,长椭圆形,橘黄色,孵化前浅褐色,卵囊白色,棉絮状。若虫共有两龄,一龄若虫体长0.61毫米,无蜡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