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图书漂流活动在我国开展的现状,从诚心友爱和知识共享的角度,剖析高校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内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有感于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开展的以"信任、传播、分享"为主题的"图书漂流"活动。,阐述了图书漂流的由来以及大学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的优势和意义,分析了开展图书漂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漂流"活动为例,介绍了"图书漂流"及其发展,阐述了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优势,总结了"图书漂流"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图书漂流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图书漂流思想与图书馆精神的对比以及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实践,揭示了图书漂流与图书馆的内在联系,认为图书漂流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图书漂流虽然并非起源于图书馆,但落户于图书馆却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现阶段漂书活动宣传难、管理难等问题;促使活动紧密围绕教学开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在校师生阅读需求,提升活动实效性。采用文献分析、网站、网页访问手法,了解国内高校图书漂流活动情况。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辅助教学角度、活动持续性角度、资料管理角度进行需求性分析,提出图书漂流嵌入在线教学平台模块建设的新方案,阐明具体策略,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促进全民阅读量、辅助教学工作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图书漂流作为新兴事物受到普遍关注.本文论述了图书漂流的起源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分析了图书漂流活动走入大学校园的操作形式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图书馆Living Library活动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ving Library活动起源于丹麦,在国内翻译为"活人图书馆"、"真人图书馆"等,是指在图书馆中借阅"活人图书"。Living Library将书与人的含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满足了信息社会下人与人之间精神交流的需求。简要介绍了国内四所高校图书馆举办的Living Library活动,并对其进行分析,指出国内Living Li-brary活动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但多以满足学生学业需求为主,具有明显的学术性。同时指出活动不足之处,并建议从制度建设、活动主题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Living Library活动在我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服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网络“图书漂流”服务模式的主要平台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殊环境和特点,探索一种网站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漂流”服务模式的开展,并对平台结合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读我,帮我漂     
禾乃 《百姓》2007,(6):50-53
图书漂流,让书籍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传递阅览,绽放心曲。图书漂流,就是把如火如荼的阅读激情化为透明洁白的瀑布,那种接天连地、接济天下读书人的豪气一直轰响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本质、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和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要从加大宣传和服务力度、开展贴合实际的引导和培训、注重打造"绿色通道"、创新服务活动和形式等方面强化公共图书馆对农民工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三农”问题由来已久难以化解且日渐突出,“三农”问题事关国家和社会全局影响重大,提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同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公共关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主体。公共关系以其丰富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以其具有的传播信息、沟通理解、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和危机的功能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发展状态,已经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贫富差距的扩大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刘建胜  谢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91-7292,7296
以分析江西省赣州市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为基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探寻强化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妮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10+3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下建设农村基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及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能力,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反映出我党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及执政能力的提高,也是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从构建和谐社会探索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级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胆创新,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是提升县级图书馆事业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新时期县级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发展图书馆事业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能切实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各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村落为范围、以创新为动力、以村民自愿参与为前提、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是各种不同文化不断整合而逐步发展为全球文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和而不同”的过程。通过“和”的方式,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促进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通过将“和而不同”的思想运用到文化的整合过程,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的整合,为“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的发展和形成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潘城文  张金顺  苏文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23-3523,352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更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和谐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