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开发我国桑树资源的药用保健功能的目的,采用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不同种的12个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中的1-DNJ含量有差异,其中开远蒙桑桑叶中的1-DNJ的质量比为4.070 mg/kg,其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水桑、开远鬼桑、河口长穗桑桑叶中的1-DNJ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余品种;其余8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传统蚕桑产业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桑树是蚕丝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桑叶作为桑树的主要营养收获物,也是家蚕的唯一饲料来源,桑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1-3]。同时,桑叶中还富含桑叶多糖、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防衰老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4,5],尤其是桑叶中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1-DNJ)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6-8]。针对桑叶的降血糖功效及嫩芽、嫩叶的高DNJ含量,生产上选择嫩芽、嫩叶作为优质原料进行桑芽茶、桑叶茶的研制与开发。但现有桑芽、桑叶的收集是从以采叶养蚕为主要目的的桑树上获得,而养蚕用桑树在栽植密度、树型养成、肥培技术、桑芽(叶)生长、采摘次数等方面,都不足以生产足够的原料供产品开发。嘉陵区茶桑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从专用品种选择、栽植新模式、矮化栽培和多级分支树型培养、科学采摘等方面进行了集成和创新,实现了桑芽、桑叶的大量生产和一年多次连续采摘,满足了生产需要,拓展了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9],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药用品质优良的桑树品种,以四川省主要栽种桑树品种的桑叶为原料,提取并测定其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并分析不同品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桑叶在活性成分上有明显差异,大多数供试品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在2.00%~4.60%之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川98-1(6.619%),其次是丰田14号(6.181%)、丰田2号(4.599%);大多数供试品种桑叶的1-DNJ含量在0.04%~0.12%之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荆桑(0.1804%),其次是无核大十果桑(0.1759%)、台湾长果桑(0.1447%)。研究结果可为药用桑树品种选择与桑树资源多元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桑树摘芯控制桑瘿蚊次代基数,是利用其幼虫群集危害生长芽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期将桑树生长芽摘去,带出田外灭虫。这种方法,就控制次代基数意义讲,确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在桑树旺盛生长期运用摘芯法,就会影响桑树正常生长和树形养成,影响有效叶产量,对于生产恰无应用价值。因此,这种方法一直未能得到推广应用。笔者最近就摘芯防治桑瘿蚊的可行性、防治效果、摘芯时间及有关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试验调查、思考分析。认为在晚秋蚕期摘芯,可以控制桑瘿蚊越冬基数,达到控制来年发生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代谢调节,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采用比色法测定了23个桑树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季节桑叶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叶的GABA含量差异很大,高的达10.00 mg/g干桑叶,低的仅4.92 mg/g干桑叶;其中含量达到了9.00 mg/g干桑叶以上的品种有抗青10号、云阳二号、大红皮、强兵、湖桑199等;桑叶中的GABA含量会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春季桑叶GABA含量最高、夏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7.
从200余份桑树品种(系)中筛选出含量高于当前山东主栽品种选792(对照)的8个品种,2015年重点对这9个品种1-DNJ含量、年产叶量、抗病性、耐瘠薄力性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沂源黄鲁桑、青黄桑,1-DNJ含量分别比对照选792高19.69%、12.21%,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P0.01);年产叶量与对照相当,抗病性与耐瘠薄力也表现为中等和强,可以作为降糖桑叶保健茶专用型桑树品种或基础育种材料;选792桑叶1-DNJ含量排第九位,时下可以作为降糖桑叶保健茶兼用型桑树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制备富含GABA桑叶食品的桑树(Morus alba L.)品种,提高桑叶产品的口感品位,研究从GABA桑树品种资源库中筛选出含量高的18个品种,调查了影响桑嫩叶产量的指标发芽数,并且测定了影响产品口感品位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数差异显著,枝条的平均发芽数在4个-12个之间,其中有10个品种平均发芽数超过8个;桑嫩叶的氨基酸含量在0.54 mg/g-6.12 mg/g之间,其中苍溪49和丰国等两个品种达6.0 mg/g以上;总糖含量在8.49 mg/g-75.90 mg/g,其中有4个品种的总糖含量达40 mg/g以上。经统计分析比较,丰国各指标均较高,作为食用桑树品种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选择适合开发桑叶药用及保健产品的桑树品种,以山东蚕区栽培的具有代表性的59个桑树品种为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品种春季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间的DNJ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含量最高和含量最低的桑树品种之间相差3.2倍,鲁桑品种沂源黄鲁和白桑品种红玛瑙桑叶中的DNJ含量较高,质量分数分别达到0.409 7%和0.382 8%。综合考虑各品种的桑叶DNJ含量以及单位面积桑园桑叶年产量和抗逆性等因素,认为青黄桑和选792两个桑品种的实用价值比较高,适合直接作为桑叶DNJ开发专用桑品种或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正> 桑瘿蚊幼虫是危害桑树嫩芽和新梢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县危害猖獗,轻者顶芽弯曲,重者顶芽枯死止芯,被害桑树常引起黑枯性细菌病发生,特别是低洼、潮湿、阴蔽背风和杂草丛生地带发生。去年春季柏丫镇部分社、组桑树被桑瘿蚊危害,有71%的桑枝产生烂头,止芯率达95%,秋季扩展到29个乡,其中有15个乡被害面占42%以上。全县损失桑叶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利用选792桑树品种研制出的桑叶茶中的1-DNJ、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铜、锌、铁、锰、磷、钾、硒、钙、18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重金属砷、铅、镉、汞的成分含量与干桑叶中的成分含量是否存在差异,分别采用RP-HPLC法以及国标相应的检测方法,对主要成分1-DNJ及其它部分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比照分析的结果,桑叶茶和干桑叶中的蛋白质、脂肪、铁、锌、总游离氨基酸和重金属等成分含量总体无差异;主要成分1-DNJ含量比干桑叶低14.2%,可能与该成分具有热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桑树组织培养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产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桑树合成1-脱氧野尻霉素(1-DNJ)的代谢途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法,研究了桑树品种大10的组织培养物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产生规律。结果表明:桑树几种组织培养物中1-DNJ的质量分数在无菌苗叶片中为0.309604%,无菌苗中为0.158516%,再生芽中为0.318756%,再生苗中为0.168672%;桑树绿色愈伤组织、疏松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悬浮细胞诱导愈伤组织中不含1-DNJ。推测1-DNJ产生于由愈伤组织分化为再生芽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培养基成分对组培桑苗叶片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影响组培桑苗中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合成的因素,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调查了培养基成分对组培桑苗叶片中1-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S培养基,适当提高果糖和无机盐浓度,降低磷酸盐浓度等,有利于桑苗叶片中1-DNJ的合成和积累;培养基中的Fe2+浓度对桑苗叶片中1-DNJ的含量有显著影响,无Fe2+时不能合成1-DNJ,Fe2+浓度在0.05~0.20 mmol/L范围内,1-DNJ的含量随着Fe2+浓度增加有所降低;培养基中的烟酸、维生素B6对于桑苗叶片中1-DNJ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而Mg2+、肌醇、维生素B1和甘氨酸等对1-DNJ合成的影响较为复杂,未见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高效检测桑叶中的药用活性成分,进行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RP-HPLC-UV)综合测定桑叶中芦丁、槲皮素和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的试验。采用85%乙醇超声辅助萃取桑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以0.05 mol/L HCl为溶剂提取1-DNJ,并在pH8.5的硼酸盐缓冲液中进行衍生化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1-DNJ-FMOC络合物。色谱柱为Alltima C18(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分别为360、360、254 nm,流动相分别为V(四氢呋喃)∶V(0.02%磷酸)=25∶75、V(乙腈)∶V(pH4.0、0.5 mol/L醋酸缓冲液)=27∶73、V(乙腈)∶V(0.1%醋酸)=36∶64。检测结果显示:芦丁、槲皮素和1-DNJ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峰面积与浓度呈高度正相关,回收率(n=3)分别为99.14%、98.89%、100.8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1%、0.33%、1.24%。试验显示建立在以上条件下的检测方法精密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龙桑1号"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桑1号"不同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结果:不同部位中DNJ含量差异很大,其中桑根皮中含量最高,为0.624%;秋采桑叶中含量最低,为0.074%。  相似文献   

16.
野桑蚕和不同家蚕品系幼虫体内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紫外检测法测定了野桑蚕和不同品系家蚕体内的1-脱氧野尻霉素(1-DNJ)含量,并调查了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不同生长时期1-DNJ含量的变化。野桑蚕与家蚕、家蚕不同品系间的1-DNJ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野桑蚕全蚕粉中1-DNJ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平均为0.427 8%;家蚕以黄血蚕最低,平均0.220 5%。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的1-DNJ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家蚕血干粉中的1-DNJ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0.848 7%;其次是中肠、体壁和脂肪体组织,分别为0.512 2%、0.472 2%、0.308 5%;而在丝腺中几乎检测不出1-DNJ。家蚕5龄幼虫体内1-DNJ含量随发育时期呈明显变化,5龄第4天含量最高,达0.329%,第5天以后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盐分胁迫对桑树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农桑14号、昂绿1号、湖桑32号、鲁插1号4个桑树品种的2年生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以不同浓度盐分胁迫不同时间后桑树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在盐分胁迫下,4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且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4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各种浓度盐分胁迫初期都迅速增加,但高浓度盐分胁迫后期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品种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在各种浓度盐分胁迫期间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各个品种下降的时期不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分胁迫的持续不断降低,但湖桑32号和鲁插1号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高浓度盐分胁迫后期略有升高。以上结果提示:在桑树对盐分胁迫的响应过程中,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可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不同品种间表现出的差异性可能与品种的抗盐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