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山羊乳房炎在哺乳类动物也很容易发生,病原菌感染是乳房炎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奶山羊养殖产业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和工厂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乳房炎的发生流行率逐渐增大,乳房炎的发生流行会对奶山羊的正常泌乳,正常生产产生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造成乳房不能正常泌乳,乳房萎缩坏死失去了泌乳功能,使得大量的繁殖母羊淘汰,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手段,希望对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主要以吉林地区4个奶牛场的泌乳奶牛为对象,通过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年龄、胎次、泌乳阶段、乳区、饲养管理及卫生等情况;临床检查及LMT法与pH法相结合诊断出临床型乳房炎,并对患病奶牛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得出吉林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及引发此病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出吉林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与年龄、胎次、泌乳阶段、乳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赵会茹  王正新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4):128-128,132
乳房炎是奶山羊常见病之一,属于乳腺组织的综合性炎症,常发生在泌乳期,尤其是高产奶山羊的泌乳盛期常发生该病,有时在产前及干乳期也可见到此病的发生。本病可直接影响奶山羊的泌乳机能和产奶量,严重时可导致乳腺失去泌乳性能,甚至造成羊只死亡。因此,在我们奶山羊基地县将该病作为严重危害奶山羊产业发展的三大疾病之一。可见,积极探索奶山羊乳房炎的有效防控方法和诊治技术,在理论和生产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与泌乳量、泌乳期、季节之间的联系,以河北保定地区5个奶牛场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乳房炎多发生在泌乳90~150 d,泌乳天数越长发病头数越多;从产奶量来看,泌乳量越高发病牛比例越高;从发病季节来看,奶牛乳房炎在秋季发病率高,春季、夏季和冬季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5.
<正>乳房炎是奶山羊常见病之一,尤其是高产奶山羊的泌乳盛期多发,有时在产前及干乳期也可见到此病的发生。该病可直接影响奶山羊的泌乳机能和产奶量,严重时可导致乳腺失去泌乳性能,甚至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7.
激光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占泌乳母牛的20—60%,不但影响奶的产量与质量,且往往因患乳房炎导致奶牛非正常淘汰。据1980年我们调查了国营七个奶场1312头泌乳母牛的年发病情况,其中患乳房炎病的有405头,发病率占30.9%,仅次于消化道疾病,居第二位。因乳房炎导致乳头报废,据3个场153头牛的材料统计,有60头牛共81个乳头泌乳机能丧失而废弃,对经济上造成极大损失,为了探讨激光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我们于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解宁波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及主要病原菌构成,采用乳房炎诊断试剂(HMT)对宁波市8个奶牛场307头泌乳牛的1249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调查,采集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山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很高,属于乳腺组织的综合性炎症。在泌乳期,尤其是高产奶山羊的泌乳盛期常发生该病,有时在产前及干乳期也可见到此病的发生,给世界各国奶山羊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可直接影响奶山羊的泌乳机能和产奶量,严重时可导致乳腺失去泌乳性能,造成羊只死亡,甚至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们的健康。因此,积极探索奶山羊乳房炎的有效诊断与防治技术,在理论和生产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8年3~4月对动力区元野奶牛养殖厂的90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了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现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细胞计数(SCC)法对杨凌某奶牛场中60头不同胎次和泌乳时间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对引起乳房炎的可能诱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受检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43.3%。1胎~2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40.0%,3胎~4胎为46.7%,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有随胎次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泌乳时间少于200 d的泌乳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27.6%,200 d~300 d的为36.4%,300 d~400 d的为41.7%,超过400 d的为50.0%,提示奶牛隐性乳房炎有随泌乳期升高的趋势。本调查显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胎次和泌乳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是乳房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巴州地区部分县、市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和乳汁p H值检验法相结合进行乳房炎诊断,对发病情况与被检牛的挤乳方式、胎次、年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泌乳阶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奶牛年龄的增长,乳房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升高;初产奶牛发病率最低,7胎以上的病牛所占比例最高;泌乳阶段与乳房炎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巴州地区部分县、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5%。  相似文献   

13.
牦牛隐眭乳房炎是泌乳牦牛未呈现临床症状的乳房组织感染。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但有病原菌存在,体细胞数增加,产奶量降低。本病对泌乳奶牛危害较大。但久治地区牦牛该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危害尚不清楚,无资料可查。为此,我们于2007年6月份对久治县不同地区的部分泌乳牦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长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试验于2017年对长春地区多个大型奶牛场共1 900头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检查方法对不同地区、乳区、胎次、月份、挤奶方式及泌乳阶段的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平均发病率为56.32%,其中九台市发病率最高,为76.69%;农安县发病率最低,为24.52%。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受不同月份的影响较大,其中7—9月份发病率最高,为77.86%;6胎次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较高,达到42.07%;该病也与不同泌乳阶段、挤奶方式及乳区等因素有关,泌乳高峰阶段及机械挤奶发病率较高,各乳区发病率变化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乳房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合理饲养、制订科学免疫计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严格消毒、减少外界应激等因素,综合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造成奶牛业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轻者可使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汁品质降低。重者可造成泌乳停止、瞎乳头导致奶牛被淘汰。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将防治奶牛乳房炎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认真研究,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综合防制措施,但是由于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因素,至今,奶牛乳房炎仍然是危害奶牛健康,制约奶牛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1昌吉州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病因根据昌吉州12个重点牛场的调查,患临床型乳房炎者,约占泌乳牛的2.4%~4.6%,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约为25%~54.6%,平均个体产奶量下降15%~2…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某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远远高于临床型乳房炎,为了解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因素和发病规律,本研究以陕西省某牛场2014—2018年的奶牛群体改良(DHI)数据为主,对该奶牛场各年不同月份的奶牛体细胞评分、不同月份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不同胎次的奶牛、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奶牛和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奶牛发病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高发季节;不同胎次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泌乳天数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奶牛泌乳天数在1~44,45~99 d的发病率最高,305 d以上的发病率较高;不同日产奶量分组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日产奶量与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巴州地区部分县市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做了详细调查。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和乳汁pH值检验法相结合进行乳房炎诊断。对发病情况与被检牛的挤乳方式、胎次、年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泌乳阶段等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有着显明的上升;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初产奶牛发病率最低,7胎以上的病牛占的比例最高;泌乳阶段与乳房炎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各个乳区都可发生乳房炎[1],通过统计得出巴州地区部分县市隐性型乳房炎发病率为45%。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每头隐性乳房炎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减少3.7kg,年损失在1200以上。1996调查统计,我国乳房炎的发生率在20%~70%,对西北、华北、东北、华南地区20个奶牛场、3384头泌乳牛用LMT法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每头隐性乳房炎奶牛平均日产奶量减少3.7kg,年损失在1200以上。1996调查统计,我国乳房炎的发生率在20%~70%,对西北、华北、东北、华南地区20个奶牛场、3384头泌乳牛用LMT法进行  相似文献   

20.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乳腺组织各种类型炎症,并且乳汁的理化特性也发生改变,多发生于泌乳期.非乳用山羊很少发生,它是奶山羊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泌乳机能和产乳量,也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院收治1例患乳房创伤并发乳房炎奶山羊,后经追访,全身状况良好,创口达第一期愈合,无创伤污染,炎性反应轻微,乳房炎症状也明显好转,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