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报告认为,生态经济沟是山区建设引进商品经济思想的产物。生态经济沟要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具体形式不拘一格。生态经济沟建设承担着把自然经济拉上商品经济轨道的职能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职能。职能的双重性决定了地位的重要性。建议生态经济沟要因地制宜,要有计划;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并重;要适时把生态经济沟的经营导向基地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如何开展生态经济沟建设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开展生态经济沟建设的商榷苏喜富(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呼和浩特010020)生态经济沟建设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挥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生产潜力,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实现林业向多功能、高效益转变的重要措施。通过林业生态经济沟工程建设,使山丘...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沟是近年来河北省在太行山区建设中提出的一种适合于山区开发利用、又易于被广大山区群众所接受的新型模式。目前已在河北省的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脉普遍推广,并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生态经济沟建设中的诸问题及对经济林事业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1988年11月26~27日,河北省林学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生态经济沟建设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省林业厅、林学院、林科所和邯、邢、石、保、张、承、唐、秦等地市及山区县林业局的40余位领导同志、林业教授、讲师和高中级工程师,以大量典型和数据,论述了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各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沟建  相似文献   

5.
<正> 1988年11月26日、27日,省林学会在石家庄市召开了生态经济沟建设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省林业厅、林学院、林科所和邯、邢、石、保、张、承、唐、秦地市及山区县林业局的四十余位领导同志、林业教授、讲师和高中级工程师,以大量典型和数据,论述了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各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经验、应用方法和其在山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次会议,把河北省山区生态经济沟建设的规模、气势及其产生、发展的必然性全面展现了出来。我省山区自然条件复杂。长期以来,由于滥用农业自然资源,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不破坏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怎样充分显现沙棘固有的经济效益,走资源建设→生态效益→生态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资源建设的路子,实现良性循环,使生态、经济“双盈”。  相似文献   

7.
<正> 一、生态经济沟建设在我省的出现和发展生态经济沟是一个高效能的人工生态系统。具体作法是,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山区综合开发治理过程中,依据本地条件和资源状况进行优化组合,使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劳力、资金、技术和资源合理组装,农林牧副渔全面配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将这样的小流域称为生态经济沟。早在50年代初,在我省许多地区就开始了山区治理,治理形式由50年代以沟谷治理为主,过渡到60—70年代的山水田林路综合  相似文献   

8.
“松柏盖顶,干果缠腰,鲜果座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紧密结合,林州市在造林实践中创造出的这种生态经济沟,目前已成为太行山区绿山富民的典范。 林州市有大量的沟沟洼洼,里面有肥沃的梯田和坡耕地,由于长期干旱缺水,很大一部分已弃耕撂荒多年。1994年,采桑镇根据本地实际,规划并建设了两条经济沟,他们在山坡上都栽植松树、柏树等防  相似文献   

9.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林区生态建设的切入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国有林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从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出发,建设一个生物多样性的旅游观光、科研休憩的生态基地,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马家底生态经济村建设”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生态经济村建设的技术和经验,阐明了“生态经济村,’模式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优化生态经济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出现在太行山区的生态经济沟,是山区治理矛盾和发展的产物。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它的建设特点,一是要素集合的资金、知识密集型;二是立体开发的生态经济型;三是“三效”统一的富裕文明型。作为现时生产力的构成模式,生态经济沟的经营类型有以工副补林果的综合利用型;兴种植办加工的双轨前进型;投劳集资的积腋成裘型;林果相济的农林结构型。生态经济沟建设,是在公有制的土地上实施的,它的管理模式受双层经营的集体经济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生态经济沟是在太行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生态经济沟的建设,已成为太行山开发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单元。本文论证了生态经济沟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指出生态经济沟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生态与经济双目标经营,并提出了制订生态经济沟建设规划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科尔沁左翼后旗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的现状,重点指出了农田牧场防护林的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保定太行山区经济的建设的现状、问题、前景与对策。认为保定地区经济沟建设前景广阔;建设高质量的经济沟,须根据地域优势合理布局,改造与提高并举,长短结合,统分结合,并对县、乡、村的主要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闽南山地麻竹丰产林经济效益的造林建园投资、抚育投资、产出分析、总体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价 ,可看出麻竹种植 4a后能收回成本 ,且盈利较高 ,竹林通过集约经营 ,第 4a就能盈利 16 16 2 5元·hm-2 ,在一般经营条件下 ,第 4a也能盈利 115 87 5元·hm-2 ,生态效益中的水源涵养效益为 6 70元·hm-2 ·a-1,培肥土壤效益为 170 0 0元·hm-2 ·a-1左右 ,所取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栗茶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遮荫度对栗茶复合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遮荫度下栗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及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栗茶混交的各种效益均高于纯茶园和纯板栗园。就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以遮荫度为40%~50%的栗茶复合园为最佳,其效益指数分别为0.1998和0.1168;而遮荫度为30%~40%的经济效益最佳,其效益指数为0.6697;从综合效益来看,以遮荫度为30%~40%的栗茶复合园为最高,其效益指数达到了0.9747;而纯板栗园的最低,其效益指数仅有0.4587。  相似文献   

17.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经济效益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第一阶段(1978—2000年)造林成果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直观地反映了三北工程建设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京都议定书》和"碳汇"理论对三北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吴茱萸母树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茱萸是一种木本中药材树种,兼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当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各地选用吴茱萸作为造林树种。为解决造林用种问题,湖北省阳新县营建了133.3 hm2的吴茱萸母树林,现已投产。通过对吴茱萸母树林在20 a经营期内的经济分析,得出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短,净现值高,内部收益率大,收益成本比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地开发中经济效益和生态影响之间的平衡要求,介绍了山地开发经济、生态效益分析的软件实现方法,提出了利用GIS方法获取各项指标的方法;通过分析为山地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