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在贵州海拔1 000 m以下、1月平均温度在5.5℃以上的地区,推广辣椒套种春大白菜复种冬莴笋二季三收高效栽培模式,与辣椒传统单作模式相比,每667 m2净增春大白菜产值7 000~10 000元及冬莴笋产值5 000~6 000元,每667 m2二季三收蔬菜年总产值约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前,辣椒种植方式大部分为单作,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经2年试验,探索出贵州中、低海拔地区辣椒套种早春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早春辣椒套种大白菜每667 m2可收鲜辣椒3 318.1 kg、白菜5 068.9 kg,与贵州传统种植模式辣椒单作、大白菜单作,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92.6%和13.8%,在辣椒单作基础上,每667 m2净增加春大白菜产值1 600~9 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四川是辣椒生产大省,种植辣椒经济效益较好,普通辣椒多采用春茬栽培,由于采收期集中,经济效益较低.为了实现设施辣椒的高效生产,近几年来,五州农业有限公司在绵阳、江油等地示范园连续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夏播、秋栽、冬收,使全生育期经历由高温到低温的过程,在元旦、春节上市.2007年在简阳市太平桥镇楼村、江油市九岭镇中河村进行了示范推广,开发出适宜四川的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保证了鲜椒在元旦、春节上市,示范户实现667 m2产青、红椒2 000 kg以上,实现667 m2收入1.2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早春种植番茄,收完番茄定植秋辣椒,再种植一茬越冬莴苣,一年三收,错开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早春番茄4月下旬至5月上市,667m2产量4500kg,产值1万元;秋辣椒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667m2产量3500kg,产值7000元;大棚越冬莴苣元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3000kg,产值5000元。全年三季667m2产值2.2万元,除去生产成本4000元,每667m2纯收入达1.8万元,这种高效模式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冬春茬辣椒间作甘蓝的栽培模式在不影响辣椒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了1季甘蓝,每667 m2产值达13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小拱棚辣椒套种蕹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陆家 《中国蔬菜》2012,1(13):56-57
小拱棚辣椒套种蕹菜不仅能够使辣椒始收期提前,避开集中上市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解决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每667 m2 净效益增加2 100 ~ 2 600 元。  相似文献   

7.
黄石市采用大棚膜+中棚膜+小拱棚膜+地膜的4层覆盖栽培技术,使当地秋延辣椒采收期从元旦延长至春节,早春辣椒始收期从5月上旬提早至4月上旬,既能填补辣椒冬春淡季市场,又能显著增加菜农收入。该技术近几年在黄石及周边地区已累计推广面积逾667 hm~2。  相似文献   

8.
小拱棚辣椒套种蕹菜不仅能够使辣椒始收期提前,避开集中上市期,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解决生产过程中一系列难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每667m2净效益增加2100~2600元。  相似文献   

9.
黔东北的沿河县和平、思渠,思南县思塘、塘头
等乌江河谷地带及铜仁市马岩、漾头等锦江河谷地
带,海拔在500 m 以下,冬无严寒,冬春热量较好,
2008 年以来发展果叶兼用辣椒基地66.7 hm 2 以上,
利用水泥骨架、竹架简易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夏秋
覆盖遮阳网,生产早青椒、辣椒叶、晚青椒,不仅可以
提早、延后供应青椒上市,还可在青椒上市旺季、价
格较低时采收辣椒叶,显著提高了辣椒种植者的经
济效益,每667 m 2 产值达8 000~12 000 元。生产上
比传统的辣椒栽培多需遮阳网100 m ,约300 元,按
3 a(年)折旧计算,每667 m 2 生产成本只增加100
元,每667 m 2 产值却增加了2 000~4 000 元,净利
润增加了31.7% ~65.0% ,菜农纷纷效仿,现已成为
当地辣椒种植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满足了消
费者对辣椒叶的消费需求。果叶兼用辣椒与传统的
辣椒栽培相比较,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磷肥施用量对辣椒生长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骄阳1号为供试品种,设计6个磷肥施用处理组,分别为0 kg/667 m2(不施)、6.25 kg/667 m2、12.50 kg/667 m2、18.75 kg/667 m2、25.00 kg/667 m2和31.25 kg/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辣椒...  相似文献   

11.
冬春茬拱棚辣椒栽培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3月底4月初开始采收上市,每667m2产量在5000kg左右。1品种选择适宜大拱棚冬春茬种植的辣椒优良品种有苏椒五号、洛椒四号等。2培育壮苗在温室或阳畦内育苗,每667m2用苗床45m2左右。选择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土壤,与腐熟有机肥按照6∶4的比例混合掺匀作育苗营养土。过筛后1m3营养土中加入1~1.5kg复合肥,再加入2.5%敌百虫晶体50g、50%多菌灵粉剂100g,混匀后在宽1~1.2m的育苗畦上铺10cm厚,留1/10左右的营养土作覆土,整平后待播。每667m2用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市场需求,利用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对光、热、水、肥需求的差异等,运用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在同一地块上,可实行多层次的套种,获得高产、高效。黄瓜、辣椒、丝瓜三种三收种植模式适用于冬暖型日光温室,馆陶县柴堡镇马店村采用嫁接黄瓜套种辣椒、丝瓜的种植模式,经几年实践667 m2产黄瓜15 000 kg、辣椒4 000kg、丝瓜2 000 kg,667 m2纯收益:黄瓜2万元、辣椒4 000元、丝瓜1 000元左右。一、种植模式嫁接黄瓜采用大小行栽植,小行距40 cm、大行距80 cm。在80 cm大行间套种2行辣椒,单穴单株栽植,在温室的前端每3.65 m种1株…  相似文献   

13.
刘元士  旺国辉  蒋华 《蔬菜》2023,(9):45-48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辣椒连作障碍,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分析辣椒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如土传病害、自毒作用、农资投入过大等,并剖析生石灰消毒、生石灰消毒+深翻晒垡、菌椒轮作、施用生物菌肥和生物菌剂及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等克服辣椒连作障碍的技术原理及防控效果,发现施用生石灰,辣椒667 m2产量增加12.36%,发病率下降11.63%;采用生石灰消毒+深翻晒垡的方式,辣椒667 m2产量增加13.64%,发病率下降10.34%;采用菌椒轮作,辣椒667 m2产量增加28.21%,发病率下降42.86%;施用生物菌肥,辣椒667 m2产量增加16.28%,发病率下降23.08%;施用生物菌剂,辣椒667 m2产量增加21.95%,发病率下降26.67%;此外,轮作倒茬可减少病害发生30%以上,667 m2产量增加20%以上;667 m2增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以上,可减少病害发生10%~15%,667 m2产量增加12%以上,减少农药、肥料投入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辣椒产量,争取提早上市,研究了激光植物生长灯对辣椒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植物生长灯处理可使辣椒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提前4~7 d,具有矮化辣椒苗、增加茎粗、提高现蕾率、增加辣椒苗期鲜质量及干质量的作用,使辣椒产量增加384.71 kg/667 m2,增产幅度达19.0%。  相似文献   

15.
设置N施肥量为18 kg/667 m2,P2O5施肥量为3~12 kg/667 m2,K2O施肥量为14~26 kg/667 m2,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贵州遵义辣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椒N、P2O5、K2O最佳施肥量为18、6~12、18~22 kg/667 m2时,干辣椒产量可达2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利用韭菜耐荫、抗寒和多年生的特性,夏秋养根,冬春生产鲜韭,春夏秋畦埂间作豇豆、白菜.既满足豇豆通风透光的要求,豇豆根瘤菌固氮为韭菜提供肥力,又为韭菜遮光降温,同时又兼顾了韭菜、豇豆、白菜的不同收获期.冬、春收割韭菜3-4茬,每667m2产鲜韭4000-5000kg;夏季每667m2收获豆角2500kg以上,秋季每667m2收获白菜5000-6000kg,一年两种三收.  相似文献   

17.
地膜大蒜套辣椒既提高土地、光照、温度的利用率 ,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中卫市每年种植面积 10 0 0hm2 以上 ,667m2 产辣椒 2 5 0 0kg、大蒜 13 3 0kg ,总收入 2 0 60元 ,是中卫市的特色产业。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施肥选择土质中性或偏沙性 ,土层肥厚、灌排便利的地块。秋翻晒茬 (结合秋施肥更好 ) ,灌足冬水 ,晚冬及早春各耱 1次 ,春耕施肥、耙耱。由于 5月下旬后不宜灌水而不便追肥 ,因此所有肥料必须一次性底施。每 667m2 施优质农家肥 75 0 0kg ,秋施或春施。秋翻时 ,每 667m2 底施碳铵 5 0kg ;春耕时 ,每 667m2 底施磷…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种菜收益,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西瓜、辣椒套种栽培模式。辣椒与西瓜套种对西瓜产量及品质影响不大,但每667m2能多收青椒4000~5000kg(或红辣椒3500kg),667m2增收2000~2500元,667m2效益可达5000多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冬辣椒套种春豇豆模式,选择高产、抗病品种,辣椒于8月下旬~9月上旬育苗,春豇豆于次年12月下旬~1月上旬播种,注意种子及苗床土消毒,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667m2产值可达3.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辣椒进行优化氮肥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辣椒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找出最佳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与辣椒产量密切相关,并不是氮肥施用量越大,产量越高,基本规律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状。每667 m2施P2O59.6 kg、K2O 20 kg、商品有机肥100 kg条件下,无氮区产量最低,仅1 558.41 kg/667 m2;70%优化氮区产量开始上升,平均产量1 834.81 kg/667 m2;优化氮区产量最高,达2 049.41 kg/667 m2;130%优化氮区产量下降,平均产量1 766.76 kg/667 m2。在磷、钾用量一致的条件下,667 m2施用纯氮以18.4 kg为宜,辣椒作物能获得更好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