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氮磷钾三要素组合处理效应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生态区、不同土壤条件下不同组合处理对常规粳稻作物的产量、产值、主要农艺性状、吸收肥料规律的影响,以及三要素单一施用时作物产量与土壤含养分量、施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及有效指标,同时得出了作物达到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及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显著的最优三要素养分测土配方施肥的数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小麦、水稻秸秆不同粉碎方式、不同还田量的比较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麦-稻两熟制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田处理对作物氮磷钾的积累影响不同,还田处理后的水稻、小麦的部分经济性状和产量与不还田处理相比有明显提高。其中,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不同施肥对豆科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连续26 a定位监测.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对豆科作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对豆科作物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花岗岩的累计产量最高(158 504.6 ks/hmz),四纪红土次之(153 139.4 kg/hm2),紫色土最低(147 936.9 ks/hmz),且均以生物产量归还的处理好于生物产量取走的处理.3种典型红壤生土不同施肥处理对豆科作物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均以NPK处理最高,0M次之,CK处理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豆科作物(花生)的经济性状(分枝数、饱果数、100果重)影响也较大,供试的3种土壤种植作物26 a后的杂草量(禾本科),以花岗岩母质最多.其次为四纪红土,紫色土无杂草.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级稻晚稻中熟组合丰源优299,进行了不同基本苗数的大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本苗对丰源优299的产量、经济性状及其他农艺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以插植178.5万苗/hm2时的产量最高,综合农艺性状最佳。并提出,为了充分发挥超级稻组合的增产潜力,应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自然降水径流小区田间实测法,在典型黄土高原黄绵土种植区域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全膜双垄沟播+免耕种植模式有效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且各项经济性状表现最优,产量最高,籽粒产量达6907.78kg/hm2,较不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9.53%、13.06%,可视为黄土高原黄绵土种植区域坡耕地种植稀播作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肥水耦合对冬小麦生育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用济麦22为供试品种,以追肥用量和灌水不同组合形式为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特性、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由此可知,生产中应注重小麦不同生育期的施肥量和灌水次数,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小麦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7.
越冬作物覆盖还田是提高新修高标准农田地力措施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覆盖作物秋季播种后还田量及对后茬作物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陇东旱塬开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冬油菜覆盖还田生物产量最高达1 038.26 kg/亩,后茬玉米、马铃薯、大豆经济性状也优于其他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0.27%、15.52%和16.81%。  相似文献   

8.
以油菜新品种淮油2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直播密度30万株·hm-2,施氮量225 kg·hm-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2 773 kg·hm-2,综合经济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外源抗虫基因对棉花杂种优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3对杂交棉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分析得出,外源基因的引入,可以提高杂交棉产量,但对棉花品质性状的改变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转基因杂交棉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为负相关,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品质和品质构成要素之间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不同有机肥对烟叶产量及质量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营养状况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有机肥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具有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烤烟品质的作用。通过试验,观察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分析,最终得出在当地烟田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机肥为火土粪、家畜粪。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栽插本数和密度对华粳籼 7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每穴栽插本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插密度。试验最佳处理组合是每穴栽插 3本苗 ,密度 30 .0万穴 / hm2 。最适宜的处理组合是每穴插 3本苗、密度 2 5 .0万穴 / hm2 。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蚕豆与马铃薯以行比2∶2间作种植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蚕豆根腐病及作物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6种不同的种植密度对蚕豆根腐病及作物主要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蚕豆根腐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最低,且作物农艺性状除株高外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最适深松时期及深度,探讨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了玉米不同深松时间及深度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深松处理产量好于常规耕作,秋季深松春季、夏季深松常规耕作,秋季深松40cm处理产量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耕种方式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沿等高线种植增产效果显著,比顺坡种植增产36.6%,浅耕比翻耕的增产效果也达12.6%.在各处理组合中,以沿等高线种植、浅耕、净作玉米的经济性状最优,小区产量达21.62千克/40平方米,而顺坡种植、翻耕、净作的经济性状最差,小区产量仅12.78千克/40平方米。前一处理比后一处理的增产效果达70.9%.采用沿等高线种植和浅耕措施,可以改善玉米的经济性状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组合对亳菊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亳菊产量有显著差异,增施钾肥对增加亳菊产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章丘大葱为试材,通过分析不同播种期、定植期对其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探索章丘大葱越冬栽培最佳播种期和定植期。结果表明:定植期对大葱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较大,播种期的影响较小,以8月15日定植的大葱产量较高,单株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代晓华  韦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1-22243
[目的]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灌溉水资源日益缺乏与作物需水矛盾的问题,研究玉米节水灌溉最佳灌水定额与最佳肥料种类配比。[方法]采用畦种膜上灌溉,肥料用常规肥、玉米配方肥和玉米专用肥,灌溉定额为600、750、900m^3/hm^2,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配方肥条件下,玉米株高、叶面积、干物质和产量均高于施用专用肥和常规肥,且差异显著;灌水量为900m^3/hm^2时玉米的生物性状及产量均高于600、750m^3/hm^2灌水量处理,但灌水定额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玉米畦种膜上节水灌溉最佳肥水组合为玉米配方肥+600m^/hm^3灌水量,该结果可为宁夏灌区玉米节水生产提供合理灌溉与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拔及栽培措施与杂交粳稻品种互作对产量性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品种、秧龄、氮肥量以及施肥方式4因素按正交试验设计L9(34)在海拔分别为1290、1650 m的蒙自和保山进行试验,研究海拔及栽培措施与杂交粳稻品种互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在两地对供试滇型杂交粳稻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氮肥施用量>品种>施肥方式>秧龄.各组合产量及产量要素在不同海拔的两地表现出一致的增减趋势,产量较高的是第5及第8处理组合,两组合均由滇杂32构成,并且具有秧龄大、纯氮量高及二次施肥的共同特点.在不同海拔区对产量贡献比较大的因素是穗数及每穗粒数,因此在生产应用中,滇杂粳稻应选择穗数及每穗粒数较多的组合,协调好2个产量构成要素能获得高产.在试验的海拔范围内,滇杂粳稻的产量及产量性状在不同的栽培措施下均表现比较稳定,说明滇杂粳稻有较强的适应性,这为滇型杂交粳稻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山西省小麦收获后复播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处理对芝麻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在小麦收获后9d播种、密度为300000株/hm^2最佳,产量达到783.0kg/hm^2,与其他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简化整枝方式对抗虫棉生育进程、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简化整枝方式对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生育进程、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河北地区适宜的简化整枝方式以留 2个营养枝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