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鲍鱼菇是一种珍稀菌类品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栽培过程中常因温度掌握不当而使产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现象。为此,我们对鲍鱼菇品种的适温性作了一些试验。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学名栎侧耳或裂皮侧耳,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菇、鲍鱼侧耳、高温平菇等,是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木腐性高温菇种。鲍鱼菇菌肉厚实,组织致密,质地脆嫩,其营养丰富,清香浓郁,具鲍鱼风味,口感独特,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许多省市夏季食用菌主栽品种之一。北方地区最早从台湾省等引进鲍鱼菇菌种,并驯化培育成功适宜春末和夏秋季节出菇的品种。我所自2003年以来,进行了以作物秸秆类原料为主料栽培鲍鱼菇的试验研究,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技术,生物转化率达到120%以上,其病虫害发生极少。由于鲍鱼菇菇体韧性强,耐贮运,且出干率较高,干品质量佳,并可填充夏季食用菌市场品种的稀缺,效益好,利用夏季空闲大棚栽培鲍鱼菇产业化前景广阔。现将北方大棚鲍鱼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鲍鱼菇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鱼菇是一种在炎热夏季独领风骚极具发展前景的食用菌,本试验对鲍鱼菇的5种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蛋白胨综合培养基和PDA加蛋白胨及维生素B1培养基最适合鲍鱼菇母种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4.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因菇体中含有鲍鱼的气味而得名。然而,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却鲜为人知,更无人尝试种植。笔者于2004年从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鲍鱼菇菌株,进行了四年的适应性栽培试验,生物转化率稳定在90%左右。鲍鱼菇极易遭霉菌的污染,栽培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在掌握了鲍鱼菇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基本摸索出了一整套鲍鱼菇袋装熟料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只要规范操作,完全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陈福清  马新平  郑艳 《食用菌》2004,26(5):32-32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肉质肥厚,菌柄粗壮,清香脆嫩,美味可口,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生长的菇类。稻田套放鲍鱼菇是在水稻分蘖末期烤田后,利用稻田宽行空间温度稍低、湿度较高,有一定荫蔽的特定生态小气候环境,套放鲍鱼菇菌袋,进行一段时间稻菇共生的栽培方法。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20%灵芝菌糠、30%灵芝菌糠、40%灵芝菌糠、50%灵芝菌糠,20%鲍鱼菇菌糠、30%鲍鱼菇菌糠、40%鲍鱼菇菌糠、5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替代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比较试验.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明确在牡丹江地区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生产平菇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40%~50%灵芝菌糠加入量效果最佳、3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次之,与未加入菌糠配方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和鲍鱼菇菌糠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7.
叶敬用  曾日秋 《食用菌》2004,26(4):23-23
鲍鱼菇又称台湾平菇、高温平菇,肉质肥厚,菇柄粗壮,脆嫩可口,营养丰富。产品除了鲜销外,由于菇体煮而不烂,适合加工罐头,畅销东南亚、德国及欧洲等地,售价高于一般食用菌。为探索鲍鱼菇新的培养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盖大肉厚、肉质脆嫩、鲜美可口,独具风味,营养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鲍鱼菇鲜品含水量较低,较耐贮藏保鲜,运输方便,生产发展前景广阔。庆元县是灰树花生产大县,每年栽培灰树花上千万袋,栽培主要原料为棉子壳和杂木屑,灰树花栽培特性是其菌袋只出1潮菇,大部分营养没有被消耗。因此,我们在鲍鱼菇栽培时,以灰树花废菌料为培养料进行开发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建贞 《食用菌》2005,27(3):45-46
鲍鱼菇又叫台湾平菇,我国近年推广的一种高温型侧耳,是比较适合亚热带地区栽培的品种。目前我国沿海省份已推广生产。特别是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大部分菇菌无法适应气候,而它却一枝独秀,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而且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颇受市场的欢迎。我所于2001年3月与延平区洋后镇农技站协作生产鲍鱼菇20万袋,产量质量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泰国广泛栽培侧耳属的许多种平菇,如台湾鲍鱼菇(包括PL.abalonus和PL.Cystidiosus两种)、日本鲍鱼茹(PL.ostreatus译者引自黄年来)、印度鲍鱼菇 (PL. sajor-caju)和泰国鲍鱼菇(PL.SP.)等,它们在颜色、大小、形状、特征和产量上变化很大。不同鲍鱼菇价格是不同的,例如泰国鲍  相似文献   

12.
粤菜食谱     
一、酥炸鲍菇材料新鲜鲍鱼菇1斤,面粉4两,瘦肉4两,鸡蛋2个,花生油约2斤。调料盐酌量。调理1.鲍鱼菇洗净杀青置篓筐中,使水分滴干。2.猪肉剁成碎末。3.面粉加入适量冷水,搅成糊状,再加入鸡蛋2个,尽量拌匀。做法猪肉碎末加入适量的盐,放入面蛋糊中拌匀,然后将鲍鱼菇和入。待花生油煮沸,用筷子逐片将鲍鱼菇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杏香鲍鱼菇,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肉肥厚、质地脆嫩爽口、有特殊的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秀珍菇又名印度鲍鱼菇、味精菇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肉绵脆、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和草菇,并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采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工厂化生产的菌渣代替部分棉籽壳进行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菌渣添加量在30%~70%时,鲍鱼菇菌丝长势均表现良好,菌丝满袋时间、原基出现时间和转潮期缩短;随着菌渣添加比例增加,鲍鱼菇产量呈降低的趋势,当菌渣添加量为30%时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9.07%;供试菌渣培养料的单菌袋净利润均高于对照,菌渣添加量为30%时,单菌袋净利润最高。  相似文献   

15.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平菇王。子实体肉质肥厚,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消毒者喜爱,市场潜力巨大。为加速该品种的开发和社会效益。我中心对引进菌株进行对比试验。以便筛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菌株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鲍鱼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鱼菇属珍稀食用菌,本文介绍了作者通过长期栽培实践总结出鲍鱼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条件、配料、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郭美英 《食用菌》1997,19(6):29-30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周恻耳科,侧耳属.中名鲍鱼菇,英名Abalone mushroom,日本名.它常与美味侧耳、糙皮侧耳、凤尾菇和盖囊侧耳等名称混用.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菌肉肥厚,柄短粗壮,菇体脆嫩可口,不同于一般的平菇、凤尾菇.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大部份食用菌无法生长,而它却一枝独秀.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颇受东南  相似文献   

19.
培养基pH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培养基不同pH对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鲍鱼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5.02。  相似文献   

20.
鲍鱼菇高效栽培管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德俊 《食用菌》2004,26(2):31-32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黑鲍耳,属草腐性菌类。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可口,营养极其丰富。为加快南阳市食用菌内部品种结构调整,南阳市内乡、邓州等县、市区先后引进新品种鲍鱼菇,一举栽培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栽培过程中须加强以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