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明     
纯尿素含氮量为47%,对干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1kg尿素最高可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尿素被牛羊采食后,在瘤胃里释放,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这些非蛋白质氮合成大量的消化率较高的菌体蛋白质,随着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成为了牛羊的蛋白质营养来源。但保持瘤胃内的微生物环境,平衡尿素在瘤胃内的释放速度与瘤胃内的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速度是牛羊有效利用尿素的关键,否则,不但饲喂没有效果,甚至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2.
纯尿素含氮量为47%,对于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1千克尿素最高可相当于2.8千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尿素被牛羊采食后,在瘤胃里释放,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这些非蛋白质氮合成大量的消化率较高的菌体蛋白质。随着食糜进入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成为了牛羊的蛋白质营养来源。在使用尿素的同  相似文献   

3.
脲酶抑制剂氢醌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饼类饲料饲喂反刍动物时,饲料的真蛋白质平均只有30%通过瘤胃,而其余70%则在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氨只有80%被转化成微生物蛋白质,其余的20%则在肝脏内合成内源尿素,参加尿素再循环的代谢途径。Satter等(1975)认为,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大量降解时增加了内源尿素周转环节,造成浪费。当日粮内含有尿素时,由于尿素分解太快,氨的释放速度超过了微生物对其利用的速度,使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量减少。因此,在日粮中使用脲酶抑制剂是减缓瘤胃内尿素的分解速度,增加小肠菌体蛋白质的供应量,节约优质蛋白质的…  相似文献   

4.
常永杰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5):74-74,76
1 利用尿素的原理 尿素应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养殖主要是做为蛋白质的补充饲料,饲料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2%~45%,500g尿素相当于1.3~1.4kg粗蛋白,同时,约相当于3.5kg豆粕所含的蛋白质。其原理是反刍动物的瘤胃能产生脲酶,当尿素进入瘤胃后很快溶解,并被脲酶水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先是形成氨基酸,最后形成菌体蛋白质,菌体蛋白质被反刍动物所利用,来不及被微生物利用的部分氨通过瘤胃壁由血液转到肝脏中再形成尿素,大部分随尿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唾液再进入瘤胃,进行再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5.
尿素含氮量约为46%,是反刍动物养殖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仅能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蛋白质营养的需要,还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使用尿素不科学或滥用尿素,  相似文献   

6.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7.
尿素是牛羊常用的蛋白质代用品,尤其在牛羊育肥期间作为添加剂饲喂,是牛羊很好的蛋白质补充料。反刍动物的瘤胃中有大量微生物和单细胞动物,动物吃进尿素后,在微生物分泌脲酶的作用下,尿素分解成CO2和NH3。微生物利用这些氨进行生长繁殖,合成菌体蛋白,然后同饲料一起进入皱胃和肠道被消化利  相似文献   

8.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尿素、脲酶与脲酶抑制剂概述1.1尿素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氮(non-pro-teinnitrogen,NPN)作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而被动物利用。在反刍动物饲养中最常用的NPN是尿素(亦称脲)。尿素的含氮量高,约为46%。1kg尿素的含氮量大约相当于2.8kg粗蛋白质的含氮量,或者相当于6.5kg豆粕中所含粗蛋白质的量。可见,尿素对反刍动物是一种廉价的氮源饲料资源。反刍动物之所以能够利用尿素,是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细菌能产生脲酶(亦称尿素酶)。在脲酶的催化下,尿素被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分解释放的氨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9.
1 尿素只能添加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饲料中,不能应用于猪等其它动物。因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有瘤胃,其内生存有多种的细菌和纤毛虫,能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然后随食糜入皱胃,菌体蛋白质被畜体消化吸收。而猪是单胃动物,它们的胃内缺乏上述微生物,故这类动物体内不能利用尿素来合成菌体蛋白,如果盲目使用,反而会造成尿素中毒。 2 添加于饲料中的尿素要搅拌均匀,并且严禁把尿素溶入饮水。否则会被机体直接吸收后引起血氨  相似文献   

10.
在正常的情况下,取用适量尿素喂牛,能提高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尿素到牛的瘤胃后,受到在瘤胃内脲酶的作用下,很快分解成氨.氨被在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合成并转化为微生物本身的蛋白蛋,即所谓"菌体蛋白化".菌体蛋白化的细菌从瘤胃运转到真胃,在真胃内,由于环境改变(胃酸)而被杀死,于是蛋白质便被牛体吸收利用,所以牛就变得肥壮,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大量尿素进入到瘤胃内,受到脲酶的作用,产生大量的氨,一时不能全部被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化",多余的氨被瘤胃壁吸收,进入全身血液,血氨浓度升高,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1.
段玉  张拴林 《饲料工业》2006,27(21):51-53
早在1900年左右就有人在反刍动物营养中利用尿素作为蛋白质补充料。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微生物利用氨作为氮源营养,将其和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合成菌体蛋白,最后被消化分解为氨基酸而被机体吸收利用。但如果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超过微生物的利用速度时,不仅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动物会出现氨中毒。尿素直接应用,其特殊的异味以及释放氨的速度太快,利用率低、危险性大。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尿素等非蛋白氮(NPN)在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使用尿素时应有适量的、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为提高尿素产品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尿素被采食进入瘤胃后,控制和减缓氨的释放速度,使瘤胃内维持最适的氨浓度.从而防止氨中毒和提高尿素利用率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素缓释技术。目前.尿素缓释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尿素是一种化肥,牛羊之所以能利用尿素作为蛋白质饲料的来源,是由于它们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产生很强的尿酶,将进入的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内的微生物利用其中的氨转化为自体蛋白质,然后在真胃和肠中分解为氨基酸被牛羊利用。但是,尿素应用不当,在瘤胃内分解过快,来不及被微生物利用,就会从尿液排出,选成浪费;当血液里氨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中  相似文献   

13.
牛羊属于反刍动物,其体内的蛋白质是靠饲料中氨化物中的氨,经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合成菌体蛋白后被牛羊利用。当饲料质量下降(如冬春枯草季节)或采食量不足时,进入畜体内的氨化物相应减少,使分解的氨不能满足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需求,造成牛羊体内蛋白质缺乏。尿素本身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牛羊等草食动物饲养量的迅速增加。农作物秸秆等低质粗饲料作为牛羊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来源,造成严重的营养失调,尤以蛋白质类饲料不足更为突出。目前人们已对20多种非蛋白氮应用于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试验,尿素饲养效果极为显著,以尿素作为非蛋白氮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天然蛋白质。1尿素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利用过程反刍动物有一个类似发酵罐作用的瘤胃,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进入瘤胃内的尿素被细菌脲酶降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一部分氨被细菌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到达真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另一部…  相似文献   

15.
尿素在饲料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得到普及推广,大多数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知道尿素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好饲料,但应掌握方法,否则有害无益。尿素可经牛羊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为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然后被吸收利用,因此,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但尿素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饲料中所含的粗蛋白质水平不能过高。如果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细菌利用尿素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就会下降。试验证明,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9%~11%时,尿素在瘤胃中的利用率可达70%,提高牛羊增…  相似文献   

16.
尿素含氮约为46%,是家畜养殖中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但可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需要,而且可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优质蛋白质通过瘤胃直接进入真胃,以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中,由于使用不科学,致使农村养牛尿素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就其发病的原因、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生产的饲科都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畜牧业对蛋白质的需要,因此,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寻找潜代的蛋白质资源。反刍动物前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故可节约蛋白质饲料。尿素含氮量很高,纯品含有47%的氮,如果这些氮全部能被微生物合成蛋白质,则1千克尿素相当于2.8千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但尿素在瘤胃内水解的速度,超过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因  相似文献   

18.
与单胃动物不同,反刍家畜瘤胃中共生的微生物区系能将非蛋白的含氮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在反刍家畜日粮中加入尿素,由于瘤胃微生物和脲酶的作用,尿素被水解成氨。瘤胃微生物利用这些氨合成菌体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脲酶抑制剂对肉牛消化代谢和育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效率较低,主要因为蛋白质(或尿素)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很高,使瘤胃内氨的浓度超出微生物的利用能力,造成浪费。脲酶抑制剂具有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的特异性能,不但能降低瘤胃内氨的浓度,而且可使氨的释放速度保持平稳,有利于微生物利用氨合成蛋白质,从而提高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或尿素的利用效率。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脲酶抑制剂对肉牛饲料消化率和育肥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答读者问     
<正> 1.尿素对反刍家畜的利用及注意事项尿素可以作为反刍家畜的蛋白质补充料。因为,尿素进入反刍家畜瘤胃内后,由瘤胃微生物产生的尿素酶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然后,微生物蛋白质在肠道被消化吸收而被反刍家畜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