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桂豇18-1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中豇1号为母本、豇豆50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直立型豇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豇豆新品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15.71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67%。北方春播区平均产量108.74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6.61%;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116.39kg/667m2,较对照中豇1号增产9.65%。2021年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豇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生产试验,各试点平均产量138.37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1.90%,比相应地方品种增产11.40%。2022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豇豆2022004)。  相似文献   

2.
绿豇1号是宁波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用宁波地方品种作亲本经过5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豇豆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4月通过宁波市科技成果验收。1产量表现1999-2000年在宁波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绿豇1号667m2早期产量平均为769.5kg,比对照增10.82%,经新复极差法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667m2总产量平均为2029.03kg,比对照增8.15%,经新复极差法测验,增产达显著水平。2000-2001年在浙江省内对绿豇1号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对照(CK)为本地宁波绿带。试验结果表明,绿豇1号667m2产量为1929.1~2046.3kg,比对照增8.82%~10.13%;667m2产值为2052.2~2280.9…  相似文献   

3.
冀豇 1 号(冀豇 0903-1-1-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育成品种中豇 1 号和从日本引进的罔山红豇豆为亲本,通过杂交、自交及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20-2021 年参加河北省豇豆新品种区域试验,2 年试验试点间平均产量 144.79kg/667m2,比对照中豇 1 号平均增产 41.31%,居参试品系第 1 位。2023 年通过河北省种子总站认定,定名为冀豇 1 号,认定编号:冀认豆(2023)001,是河北省认定的第一个豇豆品种。该品种直立、抗倒,抗根腐病、病毒病,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炸荚,适于一次性机械化收获。籽粒蛋白质含量 25.20g/100g、粗淀粉含量46.51%、粗脂肪含量 0.87%。  相似文献   

4.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原名:黔威3号,代号:3-254)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凉山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于2008年1月22日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3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8002,适宜在陕西、青海、河北、内蒙、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种植。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40.35kg/667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18.4%,比地方品种(ck2)增产22.3%。2003~2005年试验西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63.4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试点23个,增产点19个,增产点比例82.6%,比对照增产23.3%;西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55.7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4.5%,居参试品种第3位。参试点28个,增产点22个,增产点比例78.6%,比对照增产21.8%。2005年在甘肃平凉、四川昭觉、贵州六盘水、甘肃定西、陕西靖边5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4.37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20.0%。2007年在云南昆明、昭通两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33.4%;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5.2%。  相似文献   

5.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H88-39(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626.2kg,比对照泗稻9号增产19.8%(极显著),居第2位;2002年续试,平均667m2产662.56kg,比对照泗稻9号增产12.93%(极显著),居第3位。2002年在参加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的同时,破格参加省淮北中粳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640.7kg,比对照镇稻88增产3.17%,居第3位。2特征…  相似文献   

6.
苦荞新品种"黔苦4号"(原名黔威2号),于2004年3月经全国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4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4016,适宜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区种植.该品种由高原苦荞混合群体选育而成,1998~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51.2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30%.200~2002年参加第六轮全国苦荞区域试验,参试品种7个(包括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参试点28个,2000年平均产量194.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2%;2001年平均产量165.7kg/667 m2,比对照增产53.4%;2002年平均产量178.3 kg/667m2,比对照增产69.3%.3年汇总,平均产量179.56 kg/667m2,比对照增产68.3%.2003年在贵州贵阳、贵州六盘水、四川昭觉、甘肃定西4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9.9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龙芸豆 17 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芸豆 4 号为母本、龙芸豆 5 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6-2017 年参加国家芸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为 2454.15kg,较对照品种增产 37.50%,2018 年进行联合鉴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1968.19kg,较对照品种增产 32.57%。2020 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天龙优872是四川西科种业股份公司用自育三系不育系天龙8A为母本,与高配合力恢复系天龙恢72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9—2010年参加重庆区试C组,32号(天龙优872):平均产量8 175.6kg/hm2,比对照增产1.65%,产量居第10位;2010—2011年参加区试D组,45号(天龙872):平均产量582.11kg/667m2,比对照增产7.31%,产量居第5位;2011—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A组,2号(天龙优872)产量变幅为504.5~571.9kg,平均产量543.5kg/667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14%,产量居第8位。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费玉3号于2003年3月1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试验结果在2000年山东省玉米预试B组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鲁单50增产16.4%;在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玉米预试中产量名列第4,667m2产786.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7%;在2001年山东省夏玉米区试中单产为619.2kg名列第2,比对照鲁单50增产6.9%;2002年参加国家东北、华北玉米区试,21个点平均667m2产675.7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55%,居第3位,高抗大斑病、弯孢菌、腥黑穗病、纹枯病、玉米螟,不抗青枯病。2003年继续参加国家区试,同时参加生产试验,有待国审。2品种特征特性夏播生育…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关兴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1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2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kg,比对照增产255kg,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是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XZ 8131为母本,外引自交系YA 8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产量居参试150个组合中第8位.2014-2015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696.4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14.28%,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7.5 kg/667m2,较对照增产19.72%,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该品种丰产、稳产、广适、综合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6010号).  相似文献   

12.
王瑾 《中国种业》2014,(3):88-88
豫安3号是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PA63为母本,自选系PA2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2011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每667m2产量为566.8 kg,比对照增产6.36%;2012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4500株/667m2组),该品种平均每667m2产量为759.7 kg,比对照增产9.2%,居该参试品种第1位;经多点试验,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是一个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区推广种植优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引进12个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对各品种的鲜荚产量及农艺性状、鲜荚采摘期、成熟期等进行适应性评价。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晋豆39的鲜荚产量居第1位,鲜荚产量1 211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450kg/667m2,增59%,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龙海3号鲜荚产量居第2位,鲜荚产量1 055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94kg/667m2,增38.6%;产量差异极显著;浙鲜9号鲜荚产量居第3位,鲜荚产量988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7kg/667m2,增29.8%;苏早1号鲜荚产量居第4位,鲜荚产量91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5kg/667m2,增20.4%。供试品种从出苗到采摘鲜荚需要97~137d,均为晚熟品种。台湾292、苏早1号、龙海3号、浙鲜9号、晋豆39表现株高适中、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采摘鲜荚期适宜、鲜荚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并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1号是黔两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用白育自交系0519作母本,用白育自交系2011~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06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平均单产687.5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6.68%,产量居参试110个组合中第1位。2007年进入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56.8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5.12%,产量居第四位,增产点占总试点的87.5%。2008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63.4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6.95%,产量居第3位,100%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8.72%,100%试点增产。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性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辽绿 14 号绿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 2009 年以陕西榆林新品系 YX-1-04 为母本、冀绿 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在 2016-2017 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每 hm2 平均产量 1469.4kg,较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3.46% ;在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 1454.2kg,较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27.35% ;在 2018 年 5个试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 1809.2kg,比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9.07%。2020 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绿豆 2020004)。  相似文献   

16.
20011年选用了5个优质油菜新品种与多年种植的当家品种(油研十号)作对比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油研817产量最高,为186.8kg/667m2居第1位;居第2位的是油科1号,产量为164.4kg/667m2;居第3位的是黔油28,产量为162.2kg/667m2;居第4位的是臻油8,产量为153.3kg/667m2;居第5位的是对照油研十号,产量为136.6kg/667m2;最低是华龙油一号,产量为132.6kg/667m2。  相似文献   

17.
梁邦平  刘艳  张中起 《中国种业》2021,(11):121-122
菏豆39是由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菏豆17号作母本、中黄1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1.0kg/667m2,较对照品种菏豆12号平均增产5.5%,2019年参加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9kg/667m2,较对照菏豆12号增产6.1%,平均百粒重22.3g;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 SC-3和SC-7株系均表现为中感。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变现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 A与恢复系6215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原名油YL 050),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44 kg/667 m2,平均单产186.47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3.83%(极显著),分别居2006年B组第1位和2007年A组第1位,两年16点次试验,13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75%,平均单产油量84.64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6.7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85.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5.84%,居A组第1位。全生育期平均221.0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1.5 d。植株中等偏高,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区试平均),单株有效角400.02个,角粒数20.8粒,千粒重3.56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较耐菌核病。含油率45.39%,芥酸平均0.2%,硫甘含量18.04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1.11%。  相似文献   

19.
张豆1号大豆于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号:甘审豆201 1001.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两年11个参试点平均产量2 671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17.38%,增产达显著水平,居参试材料第2位,其中在9个点次增产,增产点次达到81.8%.2010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39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5.04%,居参试品系第2位.  相似文献   

20.
苦荞新品种黔苦荞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苦荞5号(原名:威苦01-374,区试代号:KQ 08-13)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雪山地方品种小米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于2010年1月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荞5号”,鉴定编号为国品种鉴杂[2010010],证书编号2010-1-26.适宜在贵州、内蒙、宁夏、甘肃、山西、陕西等省种植.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55.7 kg/667 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20.3%,地方品种(ck2)增产26.6%.2006~ 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组)平均产量为128.1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8.5%,居参试品种第3位.在山西大同,内蒙达拉特,陕西榆林,宁夏盐池、西吉,甘肃会宁、定西等试点平均产量为152.58 kg/667 m2,在增产的点中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9.2%.2009年在内蒙达拉特、山西大同、宁夏固原3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产量均较统一对照品种表现增产,平均单产134.1 kg,/667m2,较统一对照品种九江苦荞(ck1)平均增产15.03%,在山西大同试点较当地对照品种(ck2)平均增产2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