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高温对棉花花粉活性及蕾期花粉发育的影响,明确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探究花粉萌发率与结铃率和铃重的关系以及花药抗氧化酶活性与品种耐热性之间的联系。选择陆地棉耐热和感热品种,现蕾期至开花期用花粉离体培养法将花粉培养于26、28、30、32、34、36℃等6个温度下检测花粉萌发率,并同时挂牌标记当日开放的花朵,待吐絮后收获棉铃,统计结铃率和铃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培养下,花粉离体萌发率不同,30℃是花粉萌发的最适宜温度,相比当日高温对花粉活性的影响,蕾期花粉发育阶段对高温过程更敏感,蕾期遭受10d高温会阻碍花粉发育,导致花粉萌发率下降,花粉活性会影响棉花结铃率和铃重。高温期花药中POD、CAT和APX 3种酶活性升高,高温期POD、CAT和APX等含量越高的品种(系)其耐热较强,棉花抗高温逆境的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高低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了解棉花花药发育的分子机制,并为其不育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序列。【方法】构建棉花花药全生育期的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并测序获得9 896条高质量的EST,利用生物信息学和荧光定量相结合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该cDNA文库库容为1.2×107,插入片段分布在1—3 kb。将所测得的高质量EST进行拼接得到6 643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779 bp。经过序列比对注释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一系列在棉花花药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并获得28条参与花粉壁合成的基因。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均在花药发育前期优势表达,尤其是在四分体时期表达量最高。【结论】获得大量的棉花花药表达基因,并分析得到一些调节棉花花药发育的重要途径以及参与棉花花粉壁合成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3.
李婉莎  杨红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20-4123
在花粉发育中,花药绒毡层具有重要功能.绒毡层发育中的任何异常都将导致花粉败育.近年来,在对花粉发育的研究中,鉴定并克隆了一些与绒毡层发育相关的基因.对花药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基因工程应用等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番茄花粉母细胞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四季都可以正常发育。在气温、光照和空气湿度的三个气象因素中,温度是番茄花粉母细胞正常发育的主要矛盾。番茄喜求以19℃~22℃作为小孢子母细胞正常发育的适宜温度。文中还指出了观察番茄花粉母细胞发育各个时期取样的规格,以及要想得到一定规格的花药同取样中花蕾大小之关系。以表明番茄在一年四季中成长,其花粉母细胞亦在正常发育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生殖期形态特点和花粉败育时期及花药花粉败育过程的发育特征。【方法】以3对单胚型甜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蕾和花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花药结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结果】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植株与保持系正常植株比较,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主茎开花初期提前1~2d,花萼和雄蕊个数为4~6个,花药室数为2~4个,开花后花药呈白色或淡绿色,表面无皱纹,并延迟脱落;其花药和花粉发育明显异常,败育初期在四分体期绒毡层与中层分离,中期小孢子形成时期发育停滞,后期绒毡层与小孢子粘连后逐渐消失,终期花药干瘪,不能形成花粉。【结论】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在生殖生长期其花药和花粉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差异非常明显,花药和花粉败育过程大体划分为4个阶段。本研究将败育初期确定在四分体时期的绒毡层细胞与中层脱离开始,与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败育初期在四分体时期以后的看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3种类型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甘蓝型油菜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与细胞学特征。【方法】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92A、隐性核不育系86A与显性核不育系629A为材料,保持系392B作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86A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629A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第一分裂后解体、不能完成减数分裂;而392A是否败育,则受温度的影响,在高温下(日均温≥10℃)不产生花粉囊,花药败育,低温条件下则发育正常,雄蕊可育。【结论】86A和 629A同属花粉母细胞败育型,392A属无花粉囊败育型,392A的温度敏感时期是在孢原细胞期前。392A、86A和629A的花药败育与绒毡层发育异常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三叶木通的花序分为完全花序、雄花序和单生雌花三类,其中完全花序占84%,花期持续45天左右,其物候可划分为显序、离蕾、花药转黄、花药转红、雌蕊成熟、散粉、花药枯萎和落花8个时期。雌花脱落高峰在5月上、中旬出现。每个药室含有12000花粉粒,花粉在田间条件下寿命较短,它们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6~25℃.花粉形状为椭圆形,纵径与横径的平均长度为24.5μm×12.3μm,具有8条芽沟。  相似文献   

8.
杨树花药培养中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培养下杨树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证明杨树花药愈伤组织大部都由花粉发育而来,但电有体细胞愈伤组织存在。区分这两种愈伤组织主要应观察它们在花药内的生长部位及检定其染色体的倍数。 杨树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单核期接种最为适宜。此时期接种,花粉进行异常分裂和形成多细胞花粉的频率较高。而较幼嫩的四分体时期与积累淀粉的双核期花粉较难进行异常分裂。 离体培养下的杨树小孢子发育有三种类型即均等分裂、非均等分裂及多核花粉类型,但以均等分裂类型为主。多核花粉不能正常生存,在培养后十天左右便基本败育。 自1974年以来,我国很多单位都相继开展了杨树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杨树小孢子发育细胞学方面的研究还报导的很少。目前,仅有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在1975年发表的“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一文中有部分报导。 我们于1974年开展了杨树花药离体培养研究,于当年成功地获得了杨树花粉植株,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植株是否来自花粉,我们在染色体鉴定的同时,于1978年又进行杨树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糜子花药和花粉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糜子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过程,划分为花药原基、孢原及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及其减数分裂、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单核早期、小孢子单核中期、小孢子单核晚期、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2—细胞花粉和3—细胞花粉等10个时期.详细描述了各期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并讨论了花药早期个体发育及花药、花粉发育过程中的极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梨树花粉的制取工艺中鲜花的采集、脱花药、花药的摊晾及花粉短期贮存等四项主要技术对花粉囊褐变率及花粉粒发芽率的影响,认为采集含苞待放的优质鲜花是制取优质花粉的必要条件;在采花后的6~24h内脱取花药并及时摊晾,摊晾鲜花药以2.0kg/m^2、温度为20~26℃时,花粉质量好,花粉的生活力高;花粉在温度为0~5℃、相对湿度≤30%的条件下贮存20~30d,花粉的生活力较高,可保证梨树花期授粉需要。  相似文献   

11.
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取决于每667平方米铃数的多少和棉铃发育的好坏,而棉铃发育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棉铃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低于21℃时棉铃发育减慢,纤维强力下降。15℃为最低临界温度,优质棉最低临界温度在18℃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台农1号(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1')和爱文(Mangifera indica L.'Irwin')品种为材料,进行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芒果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温度介于10~20℃时,台农1号花粉发芽率为6.25%,爱文为1.05%;温度在20℃以上时,萌发率随温度的上升有增加趋势;温度在25~30℃之间时,台农1号与爱文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36.52%和15.47%,达最高.自然低温(气温10~20℃间)影响授粉率,并抑制芒果花粉管生长;常温(气温25~30℃)下花粉管进入胚囊的平均时间为24 h,低温条件下,授粉48 h后花粉管虽能进入胚珠,但未能到达胚囊.  相似文献   

13.
以大花君子兰(Clivia miniata)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花期花药形态、结构与花粉发育的关系。显微镜观察花药形态发育,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药结构、花粉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君子兰花药先进行长度增长,再逐渐加粗,散粉后花药逐渐萎蔫;绿蕾期花药绿色,4个裂瓣形状,花粉沟有少量花粉散出。结果表明,绿蕾期花药最适合小孢子培养取材。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6,(8):30-30
棉花是一种中等需硼、耐硼较强的作物,正常结铃的棉花全株硼含量20~30毫克/千克。在缺硼条件下.花冠缩短,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畸形、活力下降,棉花会增加蕾铃脱落。影响根尖和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根量减少,侧芽丛生,形成多头,造成“蕾而不花”。棉花缺硼症状: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5,(6):28-28
棉花是一种中等需硼、耐硼较强的作物,正常结铃的棉花全株硼含量20~30毫克/千克:在缺硼条件下,花冠缩短,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畸形、活力下降,如棉花会增加蕾铃脱落,影响根尖和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使根量减少,侧芽丛生,形成多头,造成“蕾而不花”。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玉米雄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雄穗发育的影响,对郑单958和浚单20玉米的雄穗长度﹑分枝数、抽雄期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石蜡制片方法观察了玉米花药的发育,醋酸洋红法测定了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玉米雄穗的分化相应推迟.在高密度条件下,雄穗的穗长明显变短,分枝数显著减少,抽雄期推迟.高密度条件下花药发育迟缓,当低密度条件下的玉米花药壁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时,高密度的玉米花药仅分化出孢原细胞.花粉的生活力随密度增加略有降低,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保持系钱江1号B和金23B为材料,在扬花期用28℃、38℃和41℃温度处理,研究了高温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花粉育性下降的同时也使花药开裂性变差;高温胁迫明显降低了钱江1号B和金23B的花粉可染率和花药活性;38℃高温胁迫中,钱江1号B的正常花药活性可维持在5 d左右,耐高温性优于金23B;41℃高温胁迫中,钱江1号B耐高温性与金23B相近。  相似文献   

18.
滇一型粳稻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花药绒毡层的发育是正常的。在花粉发育的单核期,小孢子的超微结构,二丙酸酯荧光素分解酶活性变化,酯酶同工酶以及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能力与保持系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花粉发育到雄配子体时期,发育速度显著减慢,生殖细胞分裂迟缓,因此,花粉没有受精能力,花粉发育速度在品种间存在着差异。但超微结构和酶的活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花粉并未发生不可逆转的败育,较高的温度有加速发育的效应,可以使部分花粉具有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花粉物质积累时期主要为抽穗后到开花这一段时期,玉米花药92.7%的干物质在此时期积累,花药的干物重和淀粉含量在抽穗时进入积累高峰,至开花时达最大值。花药中可溶性糖的积累比淀粉积累早2d左右,其含量在抽穗后第2d达到最大值,至开花时迅速下降。玉米雄花序小穗中第1颖花为强势花,其发育及物质积累较早。第2颖花的发育较第1颖花要迟2d左右,物质积累速率也较慢。去旗叶处理主要影响第2颖花的物质积累,至开花时其花药干物重比对照下降31.47%;而第1颖花所受影响较小,开花时花药干物重只下降6.91%。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的相对含量随花粉的发育略有下降,而单个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的总量则随花粉物质的积累而不断增加,抽穗后进入高峰。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则随花药的发育稳步上升,至开花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及其保持系091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0912A不育系的败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无花粉囊的形成;部分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期至单核小孢子期出现发育异常:有的花粉母细胞液泡化后浓缩解体,还有的花粉母细胞因绒毡层细胞径向肥大或液泡化而受挤压解体;有的花粉母细胞虽能进行减数分裂,但发育到四分体时期或单核时期细胞解体,花粉败育。同时对0912A的花器官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雄蕊退化为细丝状,败育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