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光促茶多酚积累与茶树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建良 《茶叶》1996,22(1):20-22
本文从光强和光质对茶树多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入手,以自由基理论和茶树多酚抗自由基试验为依据,阐述了茶树多酚类积累的生理生化意义和光照(尤其是紫外辐射)在茶树早期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还指出地质时代的第三纪是茶树进化过程中最关键阶段:不仅使茶树种群形成了地域上的隔离,而且使茶树体内多酚类代谢发生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云南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在高温湿润的夏秋季节,茶树中的多酚类物质较高,按传统工艺制作晒青毛茶苦涩味较重。利用景迈山夏秋古茶树原料开发古树乌龙茶新产品,对加工工艺中萎凋、做青、发酵、杀青、做形、干燥等工艺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充分利用夏秋季古茶树资源,开发古树茶新产品提供生产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07,29(5):43-4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茶树新梢多酚类物质的季节性变化。茶树新梢样品在2000年4月至2001年5月采集,分析了3种主要黄烷醇(EGCG、ECG、EGC)和4组酚类物质[儿茶素总量(Cs)、酯型儿茶素总量(CGs)、黄烷醇总量(Fla)和多酚类总量(PPs)]的含量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新梢EGCG、ECG和CGs含量在温暖季节较高,  相似文献   

4.
锰是茶树营养必要元素之一。锰在茶树体内有着异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已有的研究证明,锰是茶树体内维生素C合成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呼吸酶体系多种酶的激化剂以及N~(-3)还原的促进剂。与茶树呼吸强度,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以及氨基酸代谢关系极大。此外,锰还与茶树体内糖类代谢、多酚类物质的形成有  相似文献   

5.
高晨曦  黄艳  孙威江 《茶叶科学》2020,40(4):441-453
原花青素是茶叶中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近年来茶叶中含有的原花青素类物质(Proanthocyanidins,PAs)受到广泛关注。对茶树中原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有助于推进茶树生长过程中多酚类代谢途径研究,在茶叶生物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原花青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原花青素与花青素的关系、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缩合机理、茶叶中原花青素的类型,以及在茶叶中的含量差异和应用现状,并探讨其研究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花青素是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调节血脂、抗癌、降压等作用。紫芽茶叶中花青素含量较丰富,因此相关特异品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主要综述了茶树花青素的种类、生物合成、生理功能以及影响茶树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其他内外因素等,以期为茶树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茶树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茶树的叶、枝条、果皮水抽提液及根系分泌液作供试液对茶子的萌发和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的供试液对茶子的萌发,茶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园土壤中能积累茶树自毒物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体起毒害作用,本研宄还进一步证实多酚类、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8.
茶树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茶树幼茎小块为材料研究了离体咖啡碱的合成以来,茶树组织培养至今已走了约50年的研究历程,在多方面得到应用,但仍然有不少难题未攻克,主要有污染、褐化、玻璃苗、难以分化、再生体系不完善等等。其中,因为茶树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褐化现象严重,阻碍了组培的后续工作。因此,有效的控制茶树外植体褐化是茶树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本文就目前国内茶树组织培养的褐化控制研究进行综述,对茶树组织培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茶树DNA提取方法--LiCl沉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铁观音茶树品种叶片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三种SDS改良法提取茶树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4mol·L-1LiCl沉淀RNA的方法,省却了使用RNase去除RNA的步骤,凝胶电泳表明所获得的DNA纯净,基本无蛋白质、RNA或多酚类等干扰物质,有效地克服了影响茶树DNA提取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龙井4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氮素水平对4个茶树品系重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供应充足时,各茶树品系叶绿素含量提高,茶芽萌发和新梢生长加快,发芽密度与着叶数增加,可以有效提高茶叶产量;氮素影响氨基酸、咖啡碱和多酚类物质在茶树体内的代谢,施用氮肥可以增加茶叶中茶氨酸、咖啡碱等的含量,提高茶叶品质。本研究还发现中茗22号和LY002对氮素响应比较明显,可为今后氮素高效型茶树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中存在着活跃的多酚氧化酶,它在茶树的呼吸代谢中起了重要的末端氧化酶的作用。在茶叶加工中多酚氧化酶对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变化起了积极的催化作用,这是茶叶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茶叶中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功酶的研究概况作一些综合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茶树硝酸还原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可以利用的两种结合态氮NO_3~-和NH_4~+对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不同的效应。硝酸还原酶是植物体内硝酸盐同化过程中的限速酶,在植物氮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硝酸还原酶活性作为作物栽培、育种指标已有许多研究,由于茶树体内多酚类物质对硝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给离体测定其活性带来困难,作者对常规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修改,用成功的改进方法试着对茶树硝酸还  相似文献   

13.
茶树悬浮细胞培养儿茶素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方法生产有用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生物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茶树是次生代谢产物较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尤其是以儿茶素为主要代表的多酚类物质,在茶树细胞中含量较高,因此,利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茶树组织培养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研究最早见于英国Forrest的报道,其后,原苏联科学家对茶愈伤组织中酚类化合物的形成也作了一系列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愈伤组织培养儿茶素的形成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证实茶树培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不仅能够保持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培养基组分调节等方法大幅度提高其儿茶素含量.本文着重讨论茶树细胞悬浮培养下培养基配方、接种量、碳源和氮源浓度、激素、培养基初始pH值等因素对儿茶素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一个茶树品种的种性,乃是它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遗传性状和环境条件统一的反映。茶树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陈代谢类型。例如在碳代谢方面形成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在氮代谢方面形成较多的咖啡碱和茶氨酸等。但由于茶树由原产地中心向外扩散后,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品种。云南大叶种(简称云大种)和陕西紫阳种(简称紫阳种)是我国南北茶区两大群体品种。前者芽叶肥壮,以生产汤味浓强的“滇红”驰名中外,后者抗寒耐旱,以生产香味清醇  相似文献   

15.
红茶品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在加工中利用酶促氧化作用,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等内含物氧化、聚合、缩合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形成红茶"红汤红叶"、香气甜香、滋味甜醇的品质特征。近年国内红茶发展迅速,关于红茶品质的研究引起关注。本文就产地环境、茶树的品种、加工工艺和外源酶等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讨红  相似文献   

16.
新梢的生长离不开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在茶树体内的代谢平衡总是处在动态之中,因此,伴随着新梢的生长其内含成分也是不断改变的。如果以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代表碳代谢,氨基酸总量的变化代表氮代谢,那么,新梢碳、氮代谢的平衡就受诸如季节、茶树生理年龄、环境因子、栽培措施等的影响而变动。一般每类茶的品质都要求有一定的碳、氮含量  相似文献   

17.
茶叶的品质是由茶叶内含物质所决定。芽叶的内含物质有多种,其中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叶绿素,脂肪族,芳香族等是决定茶叶品质的主要物质,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茶叶的色、香、味。它们的含量多少,将表示着绿茶品质的好坏。这些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因茶树品种、鲜叶嫩度、制造工艺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前期采的或适时采下的芽叶,嫩度好,氮化合物含量高,成茶  相似文献   

18.
采摘乌牛早、南山白毛及紫娟等3个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为原料,分别直接烘干及加工成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分析茶叶中的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差异.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及其加工的茶类产品中多酚类与咖啡碱含量不同.南山白毛绿茶(NL)儿茶素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08,(6):40-40
通过测定茶树特异性紫芽品种芽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及其各组分、黄酮类、花青素的含量,探讨紫芽品种芽叶中多酚类物质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深紫品种的花青素含量约为浅紫品种的5倍,常规品种紫色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为其正常黄绿色芽叶的2.46倍。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茶多酚总量、黄酮类、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均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中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有20~33%,其中儿茶素类含有12~24%,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它们对茶树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制茶品质关系非常密切,对人体也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茶叶中儿茶素生物合成是一个重要而.又未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在茶树生理生化上有重要意义,在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上也有重要作用,甚至在整个生物化学领域里,芳香环核的生物合成也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