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紧紧围绕海南州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草畜平衡为核心、以转变经营方式为关键、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走出一条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足迹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甘肃省2009年生态足迹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658 70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9 763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198 938hm2;分析生态足迹构成要素,并将甘肃省1997~2009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能力进行比较,由此可以表明,1997~2009年甘肃省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武鸣区为化解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1],认真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责任倒逼方式大力开展畜牧业生态养殖建设,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历经几年打造,该城区畜牧业生产已初具形成“武鸣特色、持续有范”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海南藏族自治州生态保护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生态二期工程实施前后海南州草地生态环境和生态畜牧业的变化情况,针对生态保护和畜牧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服务业发展滞后、生态产业量不足、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不足以及信息平台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应大力提升生态草产业和养畜业的发展水平、建设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以及加快发展高附加值草畜产品加工产业三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谈对做好草原大文章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广袤的草原功能多样,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为核心,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科学利用草原为前提,以落实草原生态补偿为保障,以推进草原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强化草原法制建设管理为基础,以实现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好草原大文章,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草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态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畜牧产品以及多样化的生态服务,由于我国长期重利用、轻保护,草地资源逐渐退化,本文从草地在生态功能、粮食问题、食品安全、生物能源和社会安全等方面分析草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畜牧业是将畜牧业自身的发展和生态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技术和方法为措施,实现资源高效转化、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畜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目前在我国,农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成功模式主要有以下14种。  相似文献   

8.
布拖县草地畜牧业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布拖县高度重视草食畜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的基本方针,以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为前提,以加快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针为主线,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助推草食生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与不足。1存在问题1.1养殖观念落后,商品意识差对草地畜牧业发展认识不足,思想僵化。布拖县牛羊饲养周期较长,牛繁殖率低,且大多数农民只是把牛当成  相似文献   

9.
佟玉红 《养猪》2023,(5):1-3
本文以创新思路、调整结构、发展生态养猪业进行探讨,阐述影响生态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养猪业生产没有典型引路人等,最后,提出发展生态养猪业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充分认识到养猪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把握好生态养猪的基本内涵、以科学发展的观念,合理应用高新技术,促进生态养猪业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生态养猪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十堰市有广阔的山场资源和丰富的秸秆、畜禽良种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十五”期间,十堰先后实施了以种草养畜、舍饲圈养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项目,大力推广了栏圈改造、牧草种植、秸秆利用、粪便处理等技术,创新和应用了“草舍畜”、“畜沼草”、“果草畜”等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市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是,以草地建设为重点,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建设养殖小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产品,提高生态畜牧业效益;大力推广技术,转变生产方式;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而深远,秦岭山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保障。秦岭山区山多地少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战略区位要求,决定了集约化、工业化畜牧业发展必然受到限制,生态畜牧业发展成为唯一必然的发展方向。以保护环境、保护水源为原则,以建设秦岭生态畜牧业示范市为抓手,依托不同的地理特点和优势,改造有发展基础的养殖场,通过养殖环境、设施设备的整合、改建和提升,养殖技术、科学管理的持续推进,农兽药减量化、养殖投入品管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不断建立和实施,逐渐向生态化养殖迈进,从而实现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农、林、草、木相结合,系统内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畜牧业。在这种流动和转化中,废弃物和污染物不断减少,实现增加效益和净化环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就离不开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观。文中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各自涵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由此证明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意义、趋势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系统分析我国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战略意义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详细论述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发展、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施草原生态补偿的几点建议,即草原生态补偿要以科学的区域规划为基础,以准确的对象瞄准为依据,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畜牧业是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三江源”核心地带果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果洛州实施生态畜牧业工程的措施和成效,深入探讨了果洛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完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加速剩余劳动力转产转业,加强草地保护、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果洛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生态作为发展之关键,经济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本文主要研究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出路,主要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主体市场,为生态农庄发展提供全新的创新以及发展思路,从全方位中解析生态农庄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6.
武威市生态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武威市地处内陆河——石羊河流域,是西部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处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南部的祁连山是河西绿洲的重要水源,北部是阻挡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拢和南侵的前沿。特殊的生态现状和生态区位,决定了武威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南生态经济建设支撑体系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南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面临生态脆弱与经济落后的双重约束,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经济建设支撑体系,以保证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研究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了以草地保护为基础、生态产业培育为关键、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为保证的生态经济建设支撑体系,并指出了系列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草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元 《草业科学》2012,29(2):306-313
草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随着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深入认识,通过生态补偿使草地生态服务的受益者支付消费成本,以促进草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生态服务价值增值。在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草地生态补偿的内涵、理论基础、生态补偿机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草地生态补偿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西北流市水产畜牧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产业化水产畜牧业为重点,抢抓机遇,突破性地发展生态养殖业、生猪生产、水牛奶产业和特色水产品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水产畜牧业呈现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都兰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资源大县,草地畜牧业是该县国民经济的主体。分析了都兰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并结合畜牧业生产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