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 ,于 2 0 0 2年对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间隔带状采伐更新方式各效益均高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间隔带状采伐更新中 ,1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 ,其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最高 ,2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第二 ,而 3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方式 ,其经济效益最高。林下套种更新方式中 ,林带间伐后林下更新方式 ,其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均比直接在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高。对于只能进行林下套种更新的木麻黄基干林带 ,根据林带郁闭度作适当间伐调整 ,并选用适应于沿海沙地生长具有一定耐荫性的树种在林下套种 ,可使其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采伐研究简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国际上减少环境影响的森林采伐(RIL)理念及中国森林生态采伐(EFH)理念的形成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国际上已经对RIL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制定了新的采伐作业规程.中国虽然已经制定了新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但还不完善,离可持续经营的目标还有差距.对EFH的研究,多是理论和单项技术方面的,对成本及效益方面的研究缺乏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比较,具体森林类型的生态采伐技术模式还不成熟,森林生态采伐的技术体系还没有形成.指出今后中国森林生态采伐更新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阔叶林不同采育方式生态经济效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阔叶林三种不同采育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结论:采用皆伐后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获得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好,这为今后溪口林业采育场的阔叶林采伐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南方集体林区类似条件的经营单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湖南省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近日,湖南省林业厅向全省各地林业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管理。一是指出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依法采伐、及时更新,功能  相似文献   

5.
影响伐区作业的生态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森林生态和森林采伐的关系入手,分析影响伐区作业的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包括林地坡度,林分结构、地表植被、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集材方式、集材道间距、迹地清理方式,以及更新方式等,而林地坡度、采伐方式、集材方式、迹地清理方式和更新方式等是影响伐区作业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森林资源采伐是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基础上对森林进行合理的改造,在更新造林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了森林资源采伐更新造林规划相关内容,并提出了森林资源采伐更新规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森林采伐与森林生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采伐与森林生态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制约的。如何以森林生态理论为基础.因林因地、科学的选择采伐方式、采伐强度,使森林始终处于动平衡状态。达到采伐促进森林天然更新和增长;更新是为了将来的森林采伐。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生态性采伐实践中的论述与作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史济彦 《林业科学》1998,34(2):90-98
为确切了解建国以来生态性采伐的动向的建树,作者从历史角度出发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高度的综合和归纳,分三章介绍了我国实施生态性采伐的措施和成绩。第一章讲述了生态环境措施,分别介绍了采伐方式、集材方式、更新方式、更新跟上采伐、伐根剥皮、伐后清理等;第二章介绍了生态技术性措施;第三章介绍了生态组织与管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工商品林的合理采伐是实现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合理经营森林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贵州省2003—2004年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的必要性和实施情况,总结了采伐试点取得的成效,对采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云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研究经营采伐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合经营采伐进行了主要生态防护效益的观测和试验。经初步观测试验,林内平均泥沙流失量为1.77t/km~2,采伐迹地为2.29t/km~2,经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说明经营采伐不会引起大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平谷县实行采伐更新规范化管理为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完善管理手段,建设生态特区县,平谷县从实际出发,在林木采伐更新方面建立了十项管理程序,形成规范化管理。(一)书面申请:由采伐单位填写申报原因,出示有关凭证并作出更新计划。(二)现场复查:审查原因是否...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以缩减桉树人工林的占比、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目标,平和县从政策上引导桉树经营业主在桉树采伐后的更新造林中去桉树、营造乡土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文章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林技术影响和林间植被生长状况调查,对桉树采伐迹地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两种更新造林模式在生态恢复方面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桉树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东省国有林场1991 ̄1999年森林采伐及更新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山东省国有林场资源的近期变化,并对采伐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旨在提高国有林场森林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种生物群落。木材采运是指从事采伐、木材运输和贮木场作业的开发森林资源的全过程。木材采运体现森林的经济效益。森林生态是指森林群落的各树木与其他生物以及生物圈其他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森林生态体现森林的生态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森林效益间关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认为 ,生产木材满足社会需要是经营林业的主要目的 ,“采伐—更新—采伐”的循环才是完整的生产周期。也有的认为大量采伐森林 ,破坏了生态平衡 :要停止采伐 ,使森林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是经营林业…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系统分析了贵州省公益林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与机遇后,提出了公益林更新采伐模式的原则、主要内容和监测验证方法。模式以省内分布广、生态区位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基础构建,对其它公益林类型更新采伐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林树种逐渐进入采伐期、经济效益低不利激发林农积极性、事权等级归属没有确定及生态林配套采伐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退耕还林中生态林采伐所受到的限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首次提出了相关的采伐管理建议,要正确处理生态林采伐与林农增收,区别对待不同生态区位、树种、坡度采伐,及时出台相关配套采伐管理制度,以便进一步完善好退耕还林与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实现生态效益增强与林农效益增收双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考虑生态的伐区作业进行探讨,提出了伐区适宜的作业面积、南方集体林区采伐方式、兼顾生态的木材生产工艺流程、采伐迹地清理方式和更新树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红松林的更新与采伐是东北地区红松集约经营的重要阶段,采伐与更新的主要措施直接影响森林营造,如何提供可持续经营的采伐与更新方式,既可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增长,又能够实现青山绿水,持续不断,永久利用,如果更新与采伐措施不符合生态生长的客观规律,轻则会导致红松资源大规模减少,重则造成严重的土壤荒漠化,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林区内与周边环境的人民生命财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根据生产实践的需求,对于红松林采伐更新方式的确定方法加以研究,得出综合的数据分析,为今后提升红松合理的采伐更新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更新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兴安岭人工更新造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实施分类经营,由天然林采伐向天然林保护培育为主转变,进行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林更新;在更新方式上,坚持以人工更新为主,促进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严把质量关,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设计;坚持合理的采伐,采伐要为更新创造条件,做到更新跟上采伐,要因地制宜确定采伐方式;更新要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适应新形势,加速林区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退耕林的特点入手,对退耕林采伐的指导思想、内容及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指出退耕林应采取生态采伐的技术模式,以减少对林地和保留木的损伤,实现林地连续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退耕林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采伐技术要点包括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木和保留木的确定、集材技术、伐区清理及更新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