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中各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信息熵理论应用于水环境安全评价中,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信息熵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环境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污源、水质、生态三类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建立了专家自身权重模型来修正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主观权重,得到的指标融合权重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引滦入津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可靠,结果相对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有支线调蓄水库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定性分析了支线调蓄水库对跨流域调水工程沿线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将数学规划与模拟技术结合,建立了由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干线调水协调模拟模型组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进行模型求解,通过有无支线水库水资源配置效果的对比分析,量化了支线调蓄水库对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和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跨流域调水工程中调蓄工程的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趺流域调水工程中,调入区的调蓄工程由于其功能及入流的变化,调蓄工程原有的调度运用方式已难以满足跨流域调水的要求,因此需重新研究调水工程中调蓄工程的调度运用。通过分析某调水工程中主要调蓄工程在调水前后的功能及水文条件的变化,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编制了适合调水工程的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滇池地区周边地区水资源系统及规划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特点,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的原理,分层次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合流域分区及各区运行调度规则,采用DP-DP分解协调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成果,并分析了解决滇池地区周边地区缺水问题所需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合理规模。  相似文献   

5.
江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简要介绍了江水北调工程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及其特点,根据工程近十年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翻水费的结构和变动趋势,对泵站累计单方水翻水成本进行了初步测算,提出了提高远距离调水工程经济技术指标的途径和措施,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行成本,建立动态水价模型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 有84.9km的渠道穿过腾格里沙漠,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运用独立研制开发的钢模台车,成功完成了沙漠区钢筋混凝土箱型暗渠施工,进度快,质量好。主要介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钢模台车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 有84.9 km的渠道穿过腾格里沙漠,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运用独立研制开发的钢模台车,成功完成了沙漠区钢筋混凝土箱形暗渠施工,进度快,质量好.主要介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钢模台车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 有八十多公里的渠道穿过腾格里沙漠,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运用独立研制开发的钢模台车,成功完成了沙漠区钢筋混凝土箱型暗渠施工,进度快,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水价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跨流域调水工程设计方案下供水水价测算方案为例,阐述了调水工程供水水价的组成、测算原则及方法,对水价测算中涉及的工程水价、资源水价等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可以为类似工程水价方案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现行的运行机制和近几年工程的运行情况,建立起泵站调水运行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对江水北调工程的泵站调水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作初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泵站调水运行费用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长距离调水工程投资大、影响范围广、地质情况多样、风险因素众多、工程结构十分复杂。这些特点意味着对此类工程进行风险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毕达哥拉斯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指标的概率、严重程度的权重,构建了结合Fine Kinney评价方法和模糊推理系统的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输水渠道,进行了运行安全评价并确定了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地质条件、施工质量、运行调度风险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但资源型缺水致使该地区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60 m3,低于世界缺水警戒线.加之区域降水的不稳定性,跨流域调水及突发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供水安全将是关系滨海新区经济社会是否能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结合滨海新区的供水现状、存在问题和水文地质条件,建议滨海新区尽早建立完善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加强对供水水源、输水管道及供水设施的实时监测.其次建立应急后备水源地,在蓟县北部全淡水区和七里海、黄港洼、团泊洼地区建立供水能力14万m3/d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在滨海新区建立供水能力4.5万m3/d的深部地下水突发事件应急供水水源地.再次逐步扩大海水净化规模和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建议到2020年用于居民生活的海水淡化量达到13万m3/d,雨洪集蓄水量达到1.0亿m3.同时完善多渠道供水长远规划,制定完善的应急供水方案,为滨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3.
模糊可靠性理论在河流水质风险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影响污染物浓度的诸多因素,如污染物性质、水温、水力条件等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使得河流水质安全的极限状态并非如通常的“临界点”所定义的那么明确。根据这一认识,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将水质安全的极限状态定义为在“零”附近的一个不确定区间,即“模糊临界区间”。并在给定河流水质模糊可靠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度量水质风险的模糊失效概率模型,给出表征水质安全的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式。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水质风险问题研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引细入汤”工程即将本溪市境内清澈的细河水引入兰河,再经过已建成的“引兰入汤”工程,将细河水引入汤河水库。该工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从总体上合理有效地解决鞍山市水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水权转让的必然性和可性行、初始水权的确定、水权转让及“引细入汤”工程的兴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模型——模糊概率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避免了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物需水量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自适应神经网络对大量实验数据(太阳辐射、空气湿度)的学习,得到学习后的作物需水量模糊系统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所建立的Sugeno型模糊推理系统通过与自适应技术的结合,使建立的模糊模型很好地匹配了输入数据。该模糊模型能很好地解决需水量多影响因素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对精确灌溉和节水农业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 ,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 ,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 ,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 ,且方法简单实用 ,结果客观可靠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地区的新型城镇输水工程通常具有管线长、扬程高、流量相对小、沿线地形起伏点多、供水保证率要求高、户外水锤防护措施需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天气的影响等特点。陕北某新型城镇输水工程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通过水库坝内预埋钢管引水至加压泵站的进水池,然后从进水池中取水,通过水泵加压,沿右岸河床输水至下游1.26 km处并沿垂直等高线爬坡至坡顶,再沿道路输水至水厂,管线采用了钢管和球墨铸铁管两种材质,输水线路总长10.5 km,沿线起伏较多,设计扬程157.7 m。依托该工程介绍了西北地区长距离高扬程多起伏输水工程的几个选型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可供类似输水工程的选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