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李东坡 《北京农业》2013,(18):104-106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畜产品的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养殖环节的养殖场不规范、周边环境差、饲养方式及管理不够科学;屠宰环节的不健康动物进场、从事屠宰加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企业规模较及设备、屠宰场点环境卫生等现象;流通环节所造成的微生物、化学物污染畜产品;销售环节的熟食再包装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的安全意识;强化监督,确保河南畜产品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完善立法,打击畜产品违法行为以及设立预防机制等都会保证河南省畜产品质量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年来所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事件,都与饲料和畜产品的质量有关。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三级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但还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设备不配套、经费紧张、职责不明等诸多问题。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应从机构、人员、设备、投资方式、职责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的饲料与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与主要工作的调查,存在宣传不力,认识不够、投入品随意使用,质量安全风险大、监管经费不足,设施设备不全等诸多问题,笔者建议深入广泛宣传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畜产品各环节的管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等一系列的制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齐英强 《农技服务》2014,(10):136-136
畜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可以说关乎着我国民生民情,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一直以来畜产品质量安全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偶尔发生病猪、瘟鸡流入市场,引发禽流感以及猪流感,甚至其他流行性传染病等现象,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引起民众恐慌,想要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部门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研究如何完善政府监管体系与机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石屏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进一步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使广大人民真正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6.
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现代人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温饱水平.而要求享用丰盛、味美、质优而安全的多样化食品。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畜产品贸易更加频繁,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起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研究和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完善有关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法规与标准。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民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尤其近年来畜产品违禁添加、药物残留超标等事件时有发生,如“速成鸡”、“瘦肉精”、“病死猪肉”“氟虫腈”等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作为基层畜产品安全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谈在养殖、屠宰、检测方面存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及如何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市畜产品质量安全T作坚持以畜产品监管信息化管理为抓手,以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抓好“投人品、养殖企业、检疫和畜产品市场”四个监管环节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深入落实和积极创新监管制度,强力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大胆实践,探索出有特色的监管模式,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畜产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1.认真宣传贯彻《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明确责任《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于2004年5月1日施行,为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阜阳市依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对畜产品安全的管理.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的通知》(阜政发[2004]36号),进一步明确了畜牧、商务、工商、卫生、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职责,确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追溯制度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规定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投诉首问负责制.  相似文献   

10.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内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发生了巨大变化,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正从追求数量向讲究质量转变,安全、卫生、营养、健康的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而近几年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病死猪肉加工制作香肠”、 “屠宰场废弃物炼制地沟油”等事件触目惊心,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畜牧经济的发展,还关系到人类健康,因此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已成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猪链球菌、禽流感疫情以及“瘦肉精”中毒等事件的发生,畜产品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畜产品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基层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基层畜产品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苏丹红、健美猪、速生鸡及假牛羊肉及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浮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们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全面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个人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京“福寿螺”事件,河北“红心鸭”事件,上海“多宝鱼”事件……近期一系列给畜产品质量“抹黑”的镜头再一次敲响了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警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事关畜牧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畜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不论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要求营养和安全。但近年来,媒体披露的畜产品事件屡见不鲜。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有残留、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和造假。怎样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完善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畜产品质量追踪机制、实施畜产全程监控制度、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形象。近年来,食用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中毒、生鲜乳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使得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质量问题无小事.安全责任大如天。”应始终坚持监管持续加强不放松。特别是要从源头抓起、抓好。  相似文献   

16.
1 认清当前形势,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蛋、奶等畜禽产品已经成为人们饮食结构的主要食品,这些食品从生产到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过程,包括从投入品的供给、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直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在这一流程中的某个环节若受到污染,就会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对人体健康就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性.如果没有完善的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那么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全面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现阶段畜牧业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却不尽人意。虽然肉蛋奶等畜禽产  相似文献   

18.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涉及养殖、加工、流通、管理及消费观念等环节的一项综合性工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等对策,以供生产、经营、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养殖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是掌握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上级部门督查基层工作情况的一种方式.近几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的频率在逐渐增加、比例在逐渐加大、抽检的方式亦由最初的本地抽检变为本地抽检、异地抽检、本地飞行抽检、异地飞行抽检等相结合的多样化.在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亦看到了抽检工作带来弊端,现就以“瘦肉精”抽检为例,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继颁布与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省乃至我国的畜产品安全不容乐观,畜产品的品质及安全性、养殖业对环境污染、控制动物疫病的压力等问题已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笔者认为关健应抓住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的几个监管环节,从而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