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人类-水体相协调的理念在当前城市建设发展中已越来越深入人心,水环境的保护是城市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通过益阳生态城市的建设,探讨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完善城市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提升城市水质量,缓解城市水压力,建设城市水景观,创造城市水文化,以期为益阳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打造新型亲水宜居生态文明城市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的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介绍"森林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实现低碳城市的可行性。并提出城市的空间模式需要与循环性低碳发展模式相结合来实现常远的城市生态环境目标。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区域性地方高校与资源型城市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也有利于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科学转型。对接过程中区域性高校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区域性高校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海口市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河道被侵占,水体的流通性被破坏,污废水的大量排放,城市水生态环境遭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城市的市容、景观和周边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对城市水体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与修复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5.
潘珠 《山东饲料》2013,(2):101-102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点,其中再就业问题尤其严重。本文通过目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存在的就业问题现状的分析,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障碍,从政府、市场、劳动者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GIS应用于城市化进程中水系修复的评估、修复。利用水系修复信息系统采集的数据对城市中的水系进行处理,生成适当的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评价现有水系修复的优劣和生成利于城市发展的模型。模型具有定量调控流域内城市雨水的蒸发、入渗和径流量,有效地修复城市水文循环的自然通道,实现流域内城市地区人工侧支水循环系统与自然水文循环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功能,使得城市雨水等资源得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经由修复重建后的城市水系逐步回归其自然水文循环,从而促进流域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与构建以及全流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环境急剧恶化。资源型城市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矿产和能源的开采与经营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以自然资源为主线的产业链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这类城市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于是未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给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何利用此次金融危机中产业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本文通过对徐州的产业结构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的分析,,旨在为徐州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的短缺。为了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通过对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给排水规划的探讨,提出循环利用水资源的一些理念和措施,用以指导城市的开发建设,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现在人类社会在高速的发展,人类所能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由于中国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量大而人口也多,所以造成人均的资源较少,而中国为了更好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国务院提出建立了"以人为本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如今城市也在飞速的发展,为了改善人的居住环境同时让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我国也开始在城市建设中开展"节约型园林"。文章首先现分析现在国内对于园林建设的一些状况,再对如何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节约型园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生态和景观美化的双重功能,园林绿化中植物不仅起观赏作用,也是理想的土壤修复材料。将绿化植物用于修复受污染土地,是目前一个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区既是陆地的边缘,同时也衔接着水的边缘,是城市生态发展的源泉,是城市个性内涵的荟萃,市民可以从滨水区的景观风貌中解读出城市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关怀。打造良好的城市滨水区,对塑造城市形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所阐述的临沂屠苏岛及周边区域规划是较为典型的城市滨水区设计案例,该方案以构建景观、生态、文化三位一体区域为目标,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采用"景观先行"和"圣贤文化"的设计思路,营造出了较为良好的滨水区风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停车难"问题已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给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南昌作为中部崛起的发展城市,在这个方面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此项调研报告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南昌市区目前停车泊位的现状分析得出"停车难"弊端的主要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并对停车资源开发管理做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旅游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小城镇的快速崛起,让城市生态旅游行业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大面积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人类生产活动逐渐增多,人类生存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出。从生态旅游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角度出发,在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分析,是小城镇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和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竞争力的特点,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加快经济向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的"助推器"。淮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技术转化率,增加区域竞争力,是淮南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景观水体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尤其是富营养化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水体生态和城市景观。本文对国内外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实践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资源的大量浪费、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导企业,利用理想蛋白技术、除氨除臭技术、低铜环保技术,开发出了低铜除臭环保型系列预混料--北奥旺"两型"系列饲料"2.5/2.0预混料",可降低生猪排泄物中铜氮磷,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采用135保健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水体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尤其是富营养化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水体生态和城市景观.本文对国内外景观水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国,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实践中的工艺选择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主要依靠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发展,资源的枯竭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因此,城市转型是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融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重要路径。本文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黄石市为例,通过分析其资源、经济和产业等发展现状,分别从企业、园区和社会层面构建循环模式,分析产业间的关联度,从不同角度探讨产业融合的方向和路径,对带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态和谐是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与有机发展各个方面,强调和谐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要求城市体现系统整体和谐原则,从而产生了有别于传统和谐思想的美学观念。同时绿色城市设计也强调城市空间特色的延续与建构,并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念,按景观生态区位与文化廊道,努力把握外部空间的内在秩序,均衡处理开放空间的布局,达到内、外部空间形态和空间资源的优化组合的目的。同时,结合地段的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街道肌理和环境氛围,将文化内涵通过具体空间形态予以表现,对"人、居、环"三者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和建筑形态与城市肌理的优化组合,表现出自身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0.
山岳型风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历史遗产,在山岳型风景资源中进行旅游设施项目开发建设,可能会对景区景观资源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桦坪—天圆地方客运索道项目为例,研究索道建设对太白山景区景观资源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以景区主要景点和旅游线路为敏感观察点,通过敏感观察点对索道的可见度分析,表明索道全线均不在高可见区和较高可见区范围内,即索道对可见区内的视觉敏感点的景观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根据索道的形态、线形、色彩和质感评价指标,分析索道与太白山风景资源的协调性与相融性,表明索道不影响景区的整体景观轮廓和景观效果,而是与该景区风景资源背景之间相协调、相融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索道选址具备合理性,且整体对太白山景区景观资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