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花卉盆景》2006,(9):38-39
菌核病和白绢病的寄主范围都十分广泛,能侵害30多个科、近130多种植物,是常见的观赏植物病害,造成植株发生茎腐、基病,乃至植株萎蔫死亡。虽然症状相似,但仔细区分,了解其各自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对实施正确有效的防治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茼蒿生长期发生普遍的病害是叶枯病、炭疽病和病毒病,危害最大的是细菌性萎蔫病,现将识别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细菌性萎蔫病发病初期部分分枝呈灰绿色,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茎易捏扁;后期生长点变色,渐干枯;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髓部变褐腐烂,轻者仅下部叶片坏死干枯,严重的全株枯萎。防治措施:该病主要危害菊科蔬菜,重病田应与非菊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病菌在分苗或定植等农事操作过程中易侵入,定植前菜苗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4小时,田间操作时尽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正>一、病害的识别及其防治(一)豇豆立枯病(豇豆基腐病)症状:幼苗和大苗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种子、种芽和子叶,严重时也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出苗前受侵,种子、种芽和子叶变褐腐烂。出苗后发病,先在茎基部着生椭圆形至长条状红褐色凹陷斑,后病斑逐渐扩展绕茎1周,病部干缩或龟裂,土壤潮湿时茎上病斑出现浅褐色蜘蛛网状霉。病斑还向根部扩展,造成根部坏死。此病进展较慢,幼苗发病时不折倒。发病初期常见病苗叶片白天萎蔫,晚间恢复。若土壤潮湿时,白天叶片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茎腐病的发生与流行已成为影响河南省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介绍了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的病原、症状和发病规律,分析了其发病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从而为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内黄县部分麦田连年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为了找到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对发病麦田的田间症状表现、影响小麦发病的因素及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症状主要包括烂种和死苗、茎基部褐变、白穗三大类,影响发病的因素包括小麦品种、种植方式、耕作制度、气候条件和土肥状况。提出了小麦茎基腐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秋茬蔬菜多已定植,但高温天气依然较多,增加了苗期管理的难度,茎基腐病是病害防治的重点。茄果类蔬菜定植后,经常发生茎基腐病,表现为茎基部一侧或一周变成褐色、干枯,病部皮层腐烂,造成植株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严重的病部环绕茎基部一周后,引起植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茎基病部表面现浅褐色蛛丝状霉或出现灰褐  相似文献   

7.
加工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疆加工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发病原因进行了介绍,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防治对策,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8.
<正>瓠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萎蔫病、死秧子,真菌性土传病害,是瓠瓜的一种主要病害。主要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田间株病率高达20%~40%,严重的可造成毁灭性损失,一般重茬或多年连作地发病较重。其典型症状为全株萎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坐瓜期为发病高峰(图1)。发病症状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茎基部变褐缢缩,多呈猝倒状。成株发病:一般在开花结瓜后陆续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近地面主茎蔓呈褐色水浸状腐烂(图2),变细或纵裂,  相似文献   

9.
1病状病害发生于茎部或地下主侧根,发病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皮层腐烂,底部叶片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应不足逐渐萎蔫枯死。后期茎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病斑,别于早疫病。2病源茎基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雨水过多、温度过高是诱发此病的...  相似文献   

10.
防病治虫     
菌核病和白绢病的寄主范围都十分广泛,能侵害30多个科、近130多种植物,是常见的观赏植物病害,造成植株发生茎腐、基病,乃至植株萎蔫死亡。虽然症状相似,但仔细区分,了解其各自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对实施正确有效的防治还是有必要的。菌核病在各个生长期及植株的各部位均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茎部为主。一般在茎的中下部及茎基处发生水渍状软腐,从浅褐色变为灰白色,表面生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层,同时在茎内外产生初为白色块状、后为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茎腐、基  相似文献   

11.
<正>荞麦常见病害有荞麦立枯病、荞麦霜霉病、荞麦斑枯病、荞麦病毒病、荞麦白霉病、荞麦轮纹病、荞麦叶斑病等。常见虫害有蛴螬、蚜虫、粘虫、草地螟、荞麦钩翅蛾等。荞麦立枯病(荞麦腰折病)1.症状: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发病初期先在茎基部着生赤褐色凹陷斑,后病斑扩展,幼苗萎蔫、倒伏、枯死。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施足充分腐熟  相似文献   

12.
<正> 青枯病一、症状表现发病初期,植株的个别叶片白天出现萎蔫,傍晚复原,以后很快扩展至整株萎蔫,植株地上部分叶色较淡,茎外部症状不明显,维管束变为褐色,高温时折断辣椒茎后可挤出白色黏液菌脓,由于病情扩展迅速,往往会使田间出现一片凋萎现象。二、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基地。发病严重的地块,提倡与非茄科作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结合实地调查介绍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和发病症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时文明  刘吉运 《种子科技》2023,(22):112-114
介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相关内容,分析了现阶段菏泽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原因,探讨了菏泽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小麦种植技术,通过科学管理田间、适时播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小麦种植生产水平,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平均气温的升高,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着新乡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有效降低病害对玉米的危害,通过对发病原因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系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1.茎点枯病: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和扩展,特别是在雨后骤晴发病重。发病症状:根部发病后,逐渐变褐枯萎;茎部病斑初呈黄褐色水渍状,与健全组织无明显界线,继而发展为绕茎大斑并蔓延,病斑呈黑褐色、中部银灰色、有光泽、密生、针尖大的小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卷缩萎蔫状,黑褐色,不脱落,  相似文献   

17.
正苦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等,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苦瓜根和根颈部,引起茎叶枯萎,最后导致植株枯死(图1)。发病症状幼苗期发病:幼苗受害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萎蔫状,叶色变黄、叶脉黄化,子叶萎蔫下垂,根茎基部变褐缢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胚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成株期发病:植株藤蔓生长缓慢、衰弱或矮化,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叶片  相似文献   

18.
正在茄子种植中,有时会发现茄子发病部位长出"老鼠屎"样的东西,这是菌核病危害的典型症状。该病在重茬地、老菜区发生比新菜区严重,整个茄子生长期均可以发病。一、发病症状苗期染病成水浸状凹陷萎蔫,高湿环境下病茎长出菌丝。成株期各个部位均有感病现象,先从主秆茎基部或侧根侵染,呈褐色水浸状凹陷病变,主秆病茎表面易破裂,湿度大时,皮层  相似文献   

19.
<正>茎点枯病: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和扩展。特别是在雨后骤晴发病重。发病症状:根部发病后,逐渐变褐枯萎。茎部病斑初呈黄褐色水渍状,与健全组织无明显界线,继而发展为绕茎大斑并蔓延,病斑呈黑褐色、中部银灰色、有光泽、密生针尖大的小黑点。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呈卷缩萎蔫状,黑褐色,不脱落,植株顶端弯曲下垂。蒴果发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菌和发病症状;从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时间和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的流行规律;从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轮作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杀菌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测定和农药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认为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应在以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模式,既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