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4.
浙闽毛竹林土壤有效硅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福建的主要毛竹产区的林下土壤,对172个剖面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采集各类土样833个进行有效硅含量的测试,初步阐述了该区毛竹林土壤有效硅的含量状况、地理分布特征;说明土壤有效硅具有从南到北逐渐递增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和随海拔从低到高,土壤有效硅含量逐渐增多甚至骤增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在三大类岩石中,一般火成岩(本调查中花岗岩类和高海拔区凝灰岩除外)发育的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沉积岩则高,变质岩则由于其来源和变质作用的复杂性而使其发育土壤的有效硅状况呈现不规律性。在各土壤类型中,其有效硅含量顺序为:山地黄壤>石灰性土)山地黄棕壤>山地红壤≥黄红壤>酸性紫色土≥低丘红壤。对特征剖面研究发现,客土和劈山等毛竹林栽培措施对有效硅在土壤剖面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绘制的该区有效硅低值含量分布图,可以为纸浆竹林基地的选择提供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硅元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对植物尤其是水稻等的生长、抗逆、抗病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硅与植物相关概况、水稻中硅的含量及形态、水稻对硅的吸收以及硅对水稻的生理作用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高锰胁迫条件下硅对SOD、POD等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加硅处理后,随着硅处理浓度的逐渐升高,SOD、POD、CAT活性逐渐升高,表明高锰胁迫条件下,硅对诸城茶叶片保护酶系统活性影响加强.  相似文献   

7.
硅在水稻生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为喜硅植物,硅在水稻体内大量存在。本文对水稻体内硅的含量、存在形式、分布,水稻对硅的吸收、运转,硅的生理作用以及硅肥施用与增产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水稻硅素营养状况及硅肥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大多数灌溉水中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为200 ̄400mg/kg,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的硅主要来自土壤,水稻植株的含硅量和土壤有效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硅是一种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生理作用的元素,由于多数园艺植物中硅含量极低,因而测定其含量非常困难,在本研究中,将三种现存方法改进后应用于园艺作物硅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利用高压消煮法虽然具有不使用危险化学品HF的优点,但对于含硅量较低的园艺作物,例如苹果,梨等,其回收率低,测定结果不稳定.利用HCl-HF混合液振荡过夜抽提其中的硅后,再利用ICAP分析,可以明显提高Si分析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故适用于各种园艺作物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探讨施硅后海滨雀稗硅细胞的变化及其对光照严重不足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试验设对照(不施硅,CK)和施硅( Si,K2SiO32 mmol/L)及光照1 h和自然光照(约12 h)处理,观察海滨雀稗叶片硅细胞的发育,测定植株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不施硅时叶尖硅细胞发育不良,叶基硅细胞发育较好;施硅后硅细胞发育完全,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哑铃型突出;表明施硅促进了硅在叶片的沉积。不施硅时,植株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为光反映极显著小于12 h光照处理;1 h光照条件下,植株可溶性总糖、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为施硅处理极显著高于不施硅处理;表明光照时间不足时硅有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施硅后硅在叶片的沉积提高了植株对有限光能的利用,弥补了光照不足引起的光合作物产物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提高了草坪草对短日照光强不足的耐性。  相似文献   

11.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中不可代替的元素,它在水稻矿质营养吸收,产量、品质形成以及逆境抵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植物体所需的硅主要从环境中摄取。对我国耕地土壤中硅元素状况,硅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水稻中硅含量的遗传差异,硅元素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水稻硅含量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土壤有效硅和稻草中硅的含量调查,并结合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地处鄂中丘陵的京山县部分乡镇硅钙肥的推广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个乡镇中,土壤有效硅的含量和稻草硅的含量大部分处理硅缺乏临界值附近。盆栽试验反映,在适量施用硅肥时,可以获得显著增产效果,研究认为,在研究地区施肥量较高或对水稻产量要求较高时,施用硅肥可能获得明显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硅钾矿物肥料对生菜(Lactuca sativa)生物量及相关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结果]硅钾矿物肥料对生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施用硅钾矿物肥料或硫酸钾均能使生菜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对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用硅钾矿物肥料可以提高生菜中钾的含量,其中,施用高量硅钾矿物肥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效果不及硫酸钾处理。[结论]硅钾矿物肥料具有部分替代硫酸钾等钾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对辣椒根系活力和植株不同部位硅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秸秆还田后辣椒品种“北京红”生长过程中在不同取样时间不同部位硅含量与其根系活力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秸秆还田对植株整个生长过程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秸秆还田后不同取样时间的辣椒根系活力及不同部位硅含量,并将结果与无秸秆的空白对照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辣椒的根系活力,最高值达到30%,约为同期空白对照的2倍;秸秆还田增加了叶片和果实中的硅含量,其中9月11日叶片中硅含量是空白对照的2倍,说明秸秆还田作用明显;根、茎部硅含量无明显变化,根系活力的提高促进了植株对硅的吸收,而足量的硅可刺激根系,使其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广西稻田镉污染状况及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开展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研究,为治理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境内,采集水稻主产区的稻田耕层(0~20 cm)土样157个,分析其镉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另外,在镉超标稻田上进行不同硅肥处理对稻米镉的消减试验,试验设不施硅肥作对照、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0.2%纳米硅1 500 L/hm2和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 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稻米中的镉含量.[结果]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稻田耕层土壤中全量镉含量为0.02~7.33 mg/kg,平均0.53 mg/kg,其中35.03%土壤样品的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级标准,以中、轻度污染为主.硅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中镉的含量(P<0.05),其中土施硅肥750 kg/hm2+叶面喷施纳米硅1 500 L/hm2处理效果最好,稻米镉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3.45%;喷施纳米硅1 500L/hm2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62.07%,土施硅肥750 kg/hm2处理下降34.48%.[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中镉的生态风险为中等至高的风险,合理施用硅肥可有效降低稻米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现状,开展硅对稻米镉的消减作用研究,为治理广西稻田土壤镉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境内,采集水稻主产区的稻田耕层(0~20 cm)土样157个,分析其镉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稻田土壤环境质量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另外,在镉超标稻田上进行不同硅肥处理对稻米镉的消减试验,试验设不施硅肥作对照、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a、叶面喷施0.2%纳米硅1500L/ha和土壤中施用硅肥750 kg/ha+叶面喷施纳米硅1500 L/ha4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稻米中的镉含量.[结果]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稻田耕层土壤中全量镉含量为0.02~7.33 mg/kg,平均0.53 mg/kg,其中35.03%土壤样品的镉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级标准,以中、轻度污染为主.硅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中镉的含量(P<0.05),其中土施硅肥750 kg/ha+叶面喷施纳米硅1500L/ha处理效果最好,稻米镉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3.45%;喷施纳米硅1500L/ha处理稻米镉含量下降62.07%,土施硅肥750 kg/ha处理下降34.48%.[结论]广西稻田土壤中镉的生态风险为中等至高的风险,合理施用硅肥可有效降低稻米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安徽省各地采集的251个土壤样品有效硅平均含量为155.7±8.5ppm,其中53.8%土样含量低于100ppm,霍邱、合肥至芜湖一线以南以西地区有效硅含量低,以东以北地区含量高。主要土类土壤有效硅含量,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粗骨土>红壤>紫色土。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硅含量,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击物>紫色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泥质岩类土壤。土壤pH与有效硅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酸性土壤缺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探明硅肥对镉污染稻田降低稻米镉的作用机理,完善稻米镉消减的硅肥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基肥、分蘖期和孕穗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提高土壤0.160~0.290个pH单位,降低镉生物有效性,同时,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295.3%~399.2%(P0.05);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中,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9.7%的水稻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基施硅肥显著降低了水稻茎秆、叶片、稻壳和稻米中的镉含量,降幅分别为31.9%(P0.05)、65.8%(P0.05)、46.1%(P0.05)和25.3%(P0.05),施硅降低了镉由茎秆向叶片和稻壳的转运,从而降低了稻米镉的积累,同时显著增加茎秆、叶片和稻壳硅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44.1%(P0.05)、71.5%(P0.05)和28.8%(P0.05)。综上表明,镉污染稻田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阻止镉的迁移转运,减少稻米镉积累,是镉污染稻田修复中推荐的硅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硅对外源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玉米植株体内镉、锌含量及土壤中不同形态锌、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施用不同水平硅、锌、镉,其中硅的施用水平分别为0,4mg/kg,锌施用水平分别为0,300,700mg/kg,镉施用水平分别为0,3,10mg/kg,进行完全组合试验设计,共计18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于玉米种植后60d时取样,测定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玉米根、茎叶中镉、锌含量以及土壤中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锌、镉含量。【结果】在单一镉处理条件下,随着镉含量的增加,玉米根和茎叶中镉含量显著增加,加入硅能显著降低玉米幼苗体内镉含量。在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镉含量及硅含量均相同的处理,玉米根和茎叶中镉含量随锌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施入锌的量越大,玉米体内镉含量越低。在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镉含量及锌含量均相同的处理,玉米根和茎叶中镉含量随硅的加入而降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单一锌污染条件下,随着锌施入量的增加,玉米根、茎叶中锌含量增大,但加入硅会显著降低玉米根、茎叶中的锌含量。在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当锌含量相同时,玉米根、茎叶中锌的含量随着镉或硅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镉、锌复合污染条件下,加硅或锌,都能降低土壤中交换态和有机态镉含量,而增加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以及残渣态镉含量;加硅或镉,均能降低土壤中交换态和有机态锌含量,而增大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以及残渣态锌含量。【结论】硅能显著降低玉米体内重金属含量,减少重金属向玉米植株地上部的迁移。  相似文献   

20.
张革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122-3125
从硅在土壤和植物中的存在形式及含量、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及特点、吸收及短距离运输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高等植物硅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