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学基础系列课程是面向全体农科类专业本科生和部分非农科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专业研究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分析,构建了突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包括"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三三式"实验教学体系以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以及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体系,有效的保障了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实践表明,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培养高素质农科类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等传统涉农工科专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理论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顺应新时代的新思想与新要求。结合新农科建设背景,黄河科技学院积极探索农业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制定了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提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要求的农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并完善了专业建设支撑体系。致力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融入农业工程专业,同时培养出面向新农业、面向新乡村、面向新农民、面向新生态的新型农业工程优秀人才,为其他传统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短板,开展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农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提出了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重塑课程体系、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以及创新合作机制等新农科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构建了新农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94-295
"113"具体指一个理念,即"OBE"理念,一个模式,即"CDIO"模式,"三化"举措是指"合作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本文以沈阳化工大学为例,进行了以113体系为背景的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基于反向设计培养目标达成的毕业要求确立、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知识体系构建及特色课程体系设置、根据一体化课程体系确定教学要求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农林人才,而专业认证是目前国家"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中的一环。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了解决林学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学生生态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围绕专业认证"五度",即"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基本形成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趋势的专业方向、满足行业人才需求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效运转的教学团队、合理优化的师资队伍、创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过程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体系已从自身成长向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转型发展。对面新农科建设肩负的“四大使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国际农经学科专业发展新格局,传统农经专业转型发展等新形势、新状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势在必行。从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养要求以及课程支撑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各类典型农业院校农经人才培养体系特征和差异,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办学实际与特色,从“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联动协同,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地方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103-105
针对目前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或者技术前沿脱节,及湖南文理学院农科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农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以湖南文理学院第一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为契机,进行了基于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农科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互动性研究与实践。在进行地方高校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农科专业人才新模式;遴选合作培养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考核评估体系;探索"双师型"队伍建设与农科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在建设好基地的同时,打造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教学队伍,培养了适合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农科专门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农科类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绕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学生"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农科类专业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提出了以"3层6块18门"为基础的农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模块化课程,通过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农科类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科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提高的背景,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修订。按制定"技术路线图"模式,在充分开展毕业学生评价、市场需求分析和学生学习成效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为依据,以"消肿、除重、增新"为原则,设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编制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规范。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善、实验课独立设课、改革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等多角度进行改革,最终形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81-283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农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对农业院校和财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两类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去向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并针对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农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转型的发展要求,对沈阳建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完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集群(含创新创业部分)、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开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成要素的运筹,不断强化基于强基固本,提高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农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全国涉农高等院校农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以及用人单位需求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农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群是大课程观念,嵌在课程和培养方案之间,承载技能培养目标,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群建设易于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分析课程群建设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对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通过课程群建设,能使知识体系更加合理,使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增强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按照风景园林专业要求,构建建筑类专业背景下契合培养目标定位的风景园林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提出点线面结合的教学实施策略,探讨其教学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农业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应能适应"三农"电子商务的要求,掌握高素质的实战技能,具有服务于"三农"的信念。农科类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围绕这一要求,结合农业院校的发展特征,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服务"三农"的原则;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构建课程体系;与农业企业结对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富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是畜牧兽医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文章在OBE视角下,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产教融合,通过反向构建课程体系、校内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评价培养过程多元化方式,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畜牧兽医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19,(9):280-282
为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满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的要求,在深入分析毕业设计(论文)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平台、教师队伍、选题质量、过程指导与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优化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校企共建开放性实训平台拓展实践训练空间、打造双师团队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强化毕业设计全过程指导与科学评价保障毕业设计实效的管理模式,能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质量和专业培养目标达成,为地方高校工科毕业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加上农业生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生产特征,要求农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有相应的时空情景。对此,以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从农学专业近5年的农时制毕业生产实习改革现状出发,通过对学生、教师、学院3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实习效果,试图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