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师自1955~1988年,通过对布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布病阳性率控制到羊0.86%、牛0.78%(1988年动物疫病普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我国部分省份布病疫情严重,人间、畜间布病病例不断上升,快速反弹,给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布病已  相似文献   

3.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重要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也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1-2]。人感染布病主要来自于患病动物及其产品,我国与人布病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羊、牛[1-2]。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畜布病疫情开始反弹,并高位维持,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人间布病聚集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对布鲁氏菌易感.动物中牛、羊的易感性较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几年,我国个别地方布病疫情出现反弹,已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当地的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数上升比较明显,严重危害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全面了解畜间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断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每年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们对布病的了解日益深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人感染布病的病例和牛羊布病阳性病例每年均有发生,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乃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1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1.1做好检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7.
兽药     
正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发布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进一步做好全国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和净化布病,近日,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家畜布病总阳性率出现上升势头,为此,需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加强布病防控。一、切实执行免疫方案各地需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的通知(2014年3月12日)认真加以执行:一类地区除牛羊种  相似文献   

9.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羊、牛、猪、犬及人等均可发生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可引起患病动物不孕、流产和死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IE)将其列为多物种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进入21世纪,布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回升趋势,我国布病疫情在人畜间也呈现出逐年持续上升的态势。这一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牛、羊、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2018年之前,山东省龙口市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数量比较少, 2014—2017年,共检测牛2509头、羊7346只,其中47只羊为阳性,其余均为阴...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病畜主要通过流产物、精液和乳汁排菌,污染环境。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尤其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流通加快,南方布病的发病率呈现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主要通过怀孕动物的生殖道分泌物及流产胎儿传播,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造成以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人以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最为严重,牛种布鲁氏菌次之。为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和净化力度,2007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患病动物扑杀补贴政策,落实了牲畜布病的扑杀补助,这一政策明确规定了布病的确诊认定以及补助资金的评估和发放程序。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感,其他家畜也可发生。可引起母畜流产,公畜出现睾丸炎等。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和孕妇可引起流产等。目前,布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永昌县已被甘肃省兽医局列为奶牛和羊布病一类防控区;金川区为奶牛布病一类防控区,羊布病二类防控区。在《金昌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布病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侵害生殖器和关节为特征的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流通加快,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净化就长寿区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是国家二类动物疫病,2004年将布病纳入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每年5月和11月对乳用牛羊及重点地区牛羊进行两次集中监测,布病检测工作主要在兽医实验室完成。本文对适合兽医实验室操作的布鲁氏菌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动物防疫法》,该病在畜间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在人间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5月12日,新建县疾控中心通报该县昌邑乡昌南村一养羊户有人感染布病后被省疾控中心确诊为"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尔后家住恒湖的一贩运户联圩乡一养羊户与放养人也被检查出感染了布病。该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二类动物疫病,布氏杆菌病属于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染疫的羊、牛、猪等动物,人一般不传染于人,此次人感染布病主要涉及昌邑、联圩、恒湖3个乡镇(场)。疫病发生后,该县疫病控  相似文献   

18.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牛、羊、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布病疫情的发生及蔓延,不仅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了人和动物的健康~[2]。2012—2014年,湖北省人、畜间布病感染率进入快速上升期,严重威胁到养羊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湖北  相似文献   

19.
<正>玉门市是一个养羊大县,近年来人畜感染布病不断增加。为有效防控布病,本文结合玉门市羊布病监测净化现状,深入查找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布病防控对策及建议。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把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家畜中牛、羊、猪较易感染,重点侵害的是家畜的生殖系统,雌性动物表现为流产和不孕,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等症状。人感染布病主要是通过与病畜接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也叫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临床上,家畜常表现为流产和跛行,人常表现为波浪热和关节疼。因其传染性强、易反复等特点,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畜间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在人间,布病被《传染病防控法》列为乙类传染病。近五年来,河南省博爱县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人间及畜间布病疫情经历由高起到低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