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能高效利用油茶粕进行培养的优质食用菌,就含有不同浓度油茶粕的培养基对11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及菌丝对茶皂素的降解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5%、50%、70%的油茶粕后,除鸡腿菇外,各菌种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羊肚菌、猴头菇、西峡椴木香菇、小白菇的生长状态最好;除鸡腿菇外,各菌种均能降低油茶粕培养基中茶皂素的含量,其中羊肚菌、西峡椴木香菇及小白菇这3种菌的降解效果最明显,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62.38%、70.52%、65.57%;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及其对茶皂素的降解情况,筛选出的优势食用菌种分别为羊肚菌、西峡椴木香菇、小白菇。  相似文献   

2.
<正>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豫南山区。为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1988年开始,在豫南农专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开发生产。生产出的香菇菌种菌丝洁白,生长旺盛,培养期短,优质品率达90%以上,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原种和栽培种4~10万  相似文献   

3.
采用食用菌液体菌种深层培养技术,从菌种培养到吃到鲜嫩的香菇,还不到两个星期。这项技术与传统的固体栽培方法不同,能使菌丝细胞在最适温度、酸碱度、氧气和碳氮等营养条件下生长,同时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分裂快速。它有下列特点:1.菌出龄短,比常规育种快10倍;2.产量高,比常规法生产产量高30%以上;3.成本低,比常规法生产成本降低1/3,基本  相似文献   

4.
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是食用菌生产、科研工作的基础。优良纯正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的基本保证。因此,对分离、转化、选育、引进的菌种,应予质量鉴定,留优去劣,才能应用于生产。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   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   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5.
赴日本食用菌技术交流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食用菌交流考察团,通过在日本的实地考察,了解了食用菌研究、生产中所采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参观了7个食用菌栽培园,掌握了日本食用菌栽培方式、生产规模和管理经验;考察了2个最大的香菇批发市场和6个零售市场,熟悉了日本食用菌的市场流通情况;采购到26个优良菌种,收集了信息,结识了知名专家。最后提出发展我国食用菌事业应加大科技含量,加强菌种管理,培育国内食用菌市场,发挥国家调控管理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已筛选出的代料香菇胶囊菌种专用配方LSC1和LSC5基础上,设计了7种香菇胶囊菌种培养基配方,以L26为供试菌株,观察测试了菌丝生长速度、瘤状突起物形成时间与数量、菌种成型及在愈伤培养时的特征以及菌种持水性等特征指标,筛选出了适宜于工厂化繁育香菇胶囊菌种的专用培养基配方LSCG2T和LSCG3,并在胶囊菌种工厂化繁育生产线中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繁育胶囊菌种的配方中粗细木屑的比例应提高到5∶1,配方中应添加以提供微量元素和基质物理性能改良剂的辅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香菇大袋菌种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用大袋生产香菇栽培种,菌丝体长满容器的时间较短,容器内菌龄相差不大,菌丝生长势较强,菌种质量好。另外,塑料袋制种容器购入成本低,相对增加了生产者的经济收入。还有用袋子制种,容器不易破碎,便于生产和运输。因此利用大袋制种,是香菇栽培种生产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文通过对岫岩县香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岫岩县香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菌种生产混乱、栽培方式落后、林菌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食用菌科研力量薄弱、菌种创新乏力、产业链条较短。建议从筛选适宜优质品种,改进栽培模式,推进集约化与标准化生产,整合林业资源等方面,促进香菇产业持续发展,推进食用菌品种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科技支撑和产品创新水平,积极培育加工、销售和物流企业,保障岫岩县香菇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香菇、金针菇菌株的品比试验赵定全(四川省林科院香菇、金针菇都是著名的大宗食用菌,肉质脆嫩、味道鲜美,是火锅、家庭菜肴的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一直看好,有广阔发展前景。发展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关键。为了筛选出适合成都...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4):56-56
近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正式发行。本书由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浙江省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吴学谦研究员主编,组织孙培龙、吴庆其等一批香菇生产专家历时2年编著完成。该书分20章133节共55.2万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香菇生产与市场、香菇的生物学基础、香菇育种与菌种生产、原料与设备选择,各种典型栽培模式与新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与深加工技术,以及香菇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内容涵盖了香菇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加、销全过程,重点围绕我国香菇栽培史上三次重…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6):77-77
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林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在福建农林大学共同签署了“香菇菌种分子鉴定技术”联合攻关协议。该攻关项目是为了对我国香菇菌种进行科学评价与鉴定和配合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实施,在三方各自取得的研究基础上,集中三方科技人才、科学研究设备和香菇种质资源等各种优势,在平等互利、强强联合、共享成果的原则下签定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区林业专业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的逐渐多起来。栽培食用菌要想获得优质高产,菌种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栽培之前,应做好菌种质量的鉴别工作。食用菌的菌种就是用人工方法培育出来供人工栽培用的纯菌丝体。菌种的质量如何,产量的高低,单靠肉眼观察其外部形态、生长的快慢来确定是很不够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是通过小型出菇试验。如果所试验的菌种产生的子实体多,质量好,就是一种较好的菌种,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如果在培养料中除白色菌丝外,尚出现绿色或者兰绿色、黄色、桔红色、黑色  相似文献   

13.
最近湖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等单位研制成功6YC—100型食用菌制种摇床。它是通过对液体振荡以满足菌丝发育所需的空气,进行培养液体菌种的。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具有生长快、菌龄一致、接种简便等优点。该床采用往复振动,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造  相似文献   

14.
优质木段香菇菌种特性及栽培种的选择崔瑞业(辽宁省林科院食用菌中心110032)近年来,木段香菇已成为辽宁省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东部林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据有关资料记载,目前木段香菇的品种,多达百余种,栽培者在进行生产前如何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致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黑荆树的不同单宁含量对香菇等六个食用菌菌丝发菌率及菌落生长影响的组合对比试验,其中5%的黑荆树单宁培养基对六个参试食用菌菌丝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落直径是对照的1.5~8.2倍。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内林荫道杜英修剪枝材、试验林场板栗林间伐、修剪产生的低值材为原料,利用香菇、木耳、灵芝等腐生性食药用菌菌种之不同菌型就地接种上述常规作业剩余物,测定各菌种在三种基质上的生长和产菇情况,结果表明:1用于原位接种林荫道杜英修剪枝、板栗林修剪枝及林间非目的树种泡桐的菌种可选毛木耳、香菇、野生平菇、糙皮侧耳等食用菌品种。2不同菌种不同菌型应用效果有差异。香菇宜选用子弹头菌型,其萌动时间、菌丝布满段木时间和子实体平均发生时间最短,分别为17.2天、45.6天和80.4天,第一批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37.49%。毛木耳、野生平菇可用牙签菌型,子实体平均发生时间分别为85.8天、53.1天,第一批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39.58%、32.40%。以树皮封口的方式,牙签菌型的污染率最低。3利用食用菌原位接种板栗枝可达到板栗修枝的目的,节约人工,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PDA培养基上接种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蟹味菇、鸡腿菇、黑平菇、灵芝、茶树菇8种食用菌菌种,并选择在3个温度(22、25、27℃)下培养7天,观察测量菌丝的萌发、日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获取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灵芝和黑平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其余5个菌种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杜仲叶培育功能型杜仲香菇袋料配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栎木屑中加入杜仲叶进行了培育功能型杜仲香菇试验,设计了6种配方。统计菌丝培养和越夏过程中袋料杂菌感染率、香菇产量、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栎木屑中加入10%的杜仲叶是生产功能型杜仲香菇的适宜袋料配方。  相似文献   

19.
在黑木耳产业中,菌种质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对黑木耳菌种进行早期评估,本文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食用菌菌丝纯培养方法,对黑木耳九个菌株(Au9、CF09、CF05、29、916、长10、长7、日本黑木耳和8808)进行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耐高温性、抗霉性、吃料能力和耐旱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长10、CF09、29 和日本黑木耳四个品种的菌丝生长周期短、抗霉能力强、生长适应温度范围广、吃料快,而且耐高温、生长速度比较均匀,可以确定为优势菌种。图4 表5 参7。  相似文献   

20.
福建日报报道破包培养香菇后,省科技情报所认为此法简化了塑料袋培养香菇的工艺,类同于台湾省邱健人教授所创造的“大空包”培养香菇的方法,因而委托我们前往学习。到古田后,我们走访了县科委,县外贸局、县香菇场及个体户吴贻云等处,并在县香菇场看了吃料不久、用塑料筒培养的香菇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