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茚虫威对甜菜夜蛾幼虫 的作用特点,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及其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茚虫威对甜菜夜蛾3龄和4龄幼虫均有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且胃毒毒力高于触杀毒力.同时,茚虫威对4龄幼虫的胃毒毒力(LC50为2.69 mg·L-1)稍高于其3龄幼虫(LC50为3.65 mg·L-1).茚虫威对不同龄期的甜菜夜蛾幼虫体内羧酸酯酶的影响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且对4龄幼虫的影响更强烈.茚虫威不同剂量处理对4龄幼虫的化蛹率、蛹重、羽化率及子代幼虫成活率产生了明显影响,影响程度为LC50> LC30> LC10.  相似文献   

2.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3种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的毒杀活性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有较强的胃毒、拒食和生长抑制作用,基本没有触杀和熏蒸作用;3种乌头生物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毒杀致死中浓度LC50基本相当,分别为121.51 mg·L-1和146.27 mg·L-1,而中乌头碱为495.09 mg·L-1,与前二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用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及其复配混剂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拒食活性测定,筛选对甜菜夜蛾高效低毒的药剂。结果表明,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6∶2,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2d后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_(50))为20.31mg/L,共毒系数为295.36;当印楝素和银杏酚酸复配质量比为3∶5时,拒食活性测定共毒系数为225.22,AFC_(50)为27.03mg/L,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总蛋白酶活力测定表明,PuGV-Ps在pH 7.38~10.38范围内均具有蛋白酶活性,且酶活力随pH的升高而显著提高.4种蛋白酶抑制剂均能抑制PuGV-Ps的蛋白酶活力,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强,表明PuGV-Ps的蛋白酶活性是以胰蛋白酶为主要活力的多种蛋白酶的活性特征.PuGV-P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酶液离体蛋白酶活力及取食PuGV-Ps后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测定表明,在中肠液酶适宜pH(9.38~10.38)范围内,PuGV-Ps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肠酶液的总蛋白酶活力.SDS-PAGE试验表明,PuGV-Ps影响甜菜夜蛾中肠酶液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δ-内毒素的降解活化作用,表现在对130 ku的δ-内毒素酶解活化成60~87 ku的活性多肽影响不大,但对其进一步降解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缓冲液同样影响甜菜夜蛾中肠酶液对δ-内毒素的降解,Na2CO3是影响降解程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和苏云金杆菌菌株2(0 Bt20)混用对甘蓝夜蛾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Bt20菌株对MbNPV具有增效作用,用浓度为5×106、1×107芽孢.mL-1的Bt20与MbNPV混用,能显著提高MbNPV的杀虫效果和杀虫速度,研究结果表明,Bt20与MbNPV复配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效氯氰菊酯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联合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不同配比的高效氯氰菊酯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用6%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3%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9∶1配制的3%高氯·甲维盐乳油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最强,其共毒系数达到了141.11;同时,研究了该配比药剂对小菜蛾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达到了138.74。  相似文献   

8.
王春峰  赵伟 《农技服务》2013,30(8):819-820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发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的EC50值为0.29 mg/L,其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4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并进行防治大葱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顺序为: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其中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较高,LC_(50)值分别为11. 145、128. 249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66. 7m~2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用量50、60 m L,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用量80、100 g,300亿PIB/克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用量3. 5、5. 0 g,药后10 d的校正防效均可达90%以上,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不同环境、药物等选择压力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广谱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活性强。本研究旨在探究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幼虫3种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活性以及对种群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SE-Lab品系、SE-Sel品系的毒力,SE-Sel品系由SE-Lab品系经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6代得到;通过浸叶法测定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3种酶抑制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协同对SE-Lab和SE-Sel品系的毒力增效作用,提前12 h让试虫取食浸渍过酶抑制剂的叶片,对照组取食用0.1%Triton X-100浸渍后的叶片,再分别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使用酶抑制剂与未使用酶抑制剂试虫的毒力;在冰上解剖试虫的中肠和脂肪体,并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分析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与酶抑制剂对甜菜夜蛾体内的3种代谢解毒酶活力的影响;通过记录试虫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死亡、产卵量等数据,参照两性生命表理论分析SE-Lab和SE-Sel品系的两性生命表参数差异。【结果】在3种酶抑制剂中PBO增效作用最强,其对甜菜夜蛾SE-Sel品系和SE-Lab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58和1.69。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连续汰选下,甜菜夜蛾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MFOs酶活力上升最显著,SE-Sel品系中肠和脂肪体的MFOs活性相对于SE-Lab品系分别提高了2.07和2.10倍,而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再次诱导的SE-Sel试虫的MFOs活性亦较SE-Lab品系上升4.02和3.44倍;在使用了酶抑制剂后3种解毒酶酶活力均有下降,其中MFOs活性下降最多,其酶比活力仅为未使用酶抑制剂处理的42.3%—44.8%。与SE-Lab品系相比,SE-Sel品系成虫的产卵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变长,而产卵量减少;SE-Sel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均显著小于SE-Lab品系,SE-Lab品系与SE-Sel品系的r分别为0.18和0.16 d~(-1),λ为1.20和1.17 d~(-1),R0为358.42和203.12 d~(-1)。尽管SE-Sel品系的平均世代周期(T)更长,但是与SE-Lab品系无显著差异。【结论】MFOs可能为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解毒代谢过程中的主要解毒酶,在其后续抗性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甜菜夜蛾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作用下,世代周期延长,繁殖力降低,种群增长减缓,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有持续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