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以服务现代北京食用菌技术体系,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为打造“高产、高效、高端、高辐射”的食用菌产业提供强力技术支撑为目标,并通过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和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得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在京郊大地写实“食用菌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
2022年2月13日,在宜阳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的协助下,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莲庄镇和城关镇开展了技术服务. 在宜阳县莲庄镇红旗村一家家庭农场的出菇大棚,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发现,棚内湿度较高、香菇菌盖颜色深.  相似文献   

3.
2021年3月7日,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一行5人,在宜阳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的协助下,到宜阳县开展了技术服务. 在示范基地莲庄镇一家人家庭农场,看到在特派员服务团的指导及菇农的精心管理下,香菇菌袋出菇正常,菇质优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益,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感到非常欣慰.服务团成员查看了出菇后菌袋质量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浙江网上食用菌专业市场建设的基本成效,以及服务模式和功能对产业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下一步以应用推进食用菌产业的信息化,大力开展产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辉县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发展持续推进,目前“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完善,科技示范平台初步建立,农技人员业务素质稳步提升,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但按照新阶段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发展。如技术与产业需求融合程度偏低,部分基层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不稳,农技推广信息化支撑能力不够,农技推广工作资金投入不足等。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应大力示范推广高产高效实用技术,有效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建设稳固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丽水食用菌信息网络构建、技术信息集成、成果合作交流、产品网上交易和科技远程培训等信息现代化建设经验,.这些技术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本地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文章指出了当前丽水食用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提出了构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张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91-18294
为适应新时期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以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服务民生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完善信息化服务组织,创新信息化服务机制,在推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着重研究湖北省区域农村信息化推进策略,并按区域进行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在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多方优势农业信息数据资源,设计并构建福建省食用菌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为食用菌生产企业、研究单位和从业人员提供产业新闻浏览、实用技术查询、产业信息交流和专家在线咨询等功能。平台的建立有效加强了食用菌实用技术的推广,提升了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科技信息服务水平,提高了食用菌产业成果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福建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村科技信息化的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基于J2EE与XML组合的软件开发技术,构建了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建立了高效的应用示范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种数据库类型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农业信息远程服务平台建设、作物远程诊断服务系统集成应用、农村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的设计、"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等。系统信息量大、知识全面、图文声型并茂,能多角度、全方位满足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坚持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包括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着力推进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优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建设、多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等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示范主体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夜校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了一支“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懂技术”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业主推技术和主推品种覆盖率由原来的45%提升到现在的85%以上,助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