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老陈醋抗氧化活性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西老陈醋的抗氧化性和抗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中多酚的含量达到4.865 mg/mL;50,200μL山西老陈醋对DPPH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0.2%和68.7%,对亚油酸体系自氧化抑制率分别为69.7%和78.7%。说明山西老陈醋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山西陈醋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山西老陈醋品种的快速鉴别,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了山西老陈醋品种的判别分类试验研究。对4个不同品种共240个山西老陈醋样品采集其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对山西陈醋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二阶微分光谱进行了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原始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判别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最优,校正集正确分类的百分比达92.1%,预测集达85.0%;二阶微分光谱分析结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2014年10月1日,山西老陈醋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根据新标准,山西老陈醋不用再标注保质期,且只有酸度为6度才能被称为正宗的老陈醋。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新增了5项指标,规定陈醋的p H值须达到3.6~3.9,这要求企业必须按照传统工艺,将大曲用量加到62.5%以上,并且生产的老陈醋要经过"夏伏晒、冬捞冰",杜绝了另外添加非传统工艺生产的任何醋酸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Folin-Ciocalteu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总多酚含量、Al(NO3)3-Na NO2-Na OH体系比色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总多酚和总黄酮的优化试验条件,并根据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试验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山西老陈醋及其他食醋产品中多酚和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四大名醋南京市雨花台区商业局熊庆荣山西老陈醋据考证,享有“醋中之王”美称的山西老陈醋,早在公元前479年时就已有了制醋的作坊了,特别是以清徐县所制老陈醋最有名望。清徐老陈醋是以优质高梁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酒化工艺过程,而后再以高温快速醋化、...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11,(3):40-40
山西省醋产业协会近日发布“山西老陈醋”质量新标准。今后上市的老陈醋将不再添加任何防腐剂,取消了保质期,老陈醋靠自身品质可在常温、阴凉环境下久放不坏。总酸由原来的4.5度调高到6度,这是老陈醋可以完全拒绝防腐剂和长期保鲜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陈醋大曲红曲霉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纯种培养专用红心大曲,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山西老陈醋使用的红心大曲中红曲霉进行分离鉴定,从山西老陈醋专用红心大曲中共分离到8株红曲霉,经固体平板培养特征、显微镜镜检个体特征以及生物学特性和生化试验等试验,确定其为红曲霉属(Monascus)中的两个种即红色红曲霉(Monascus ruber)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红曲霉强化大曲,生产高质量山西老陈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对山西老陈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去除山西老陈醋二次沉淀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B-环糊精、司盘80、瓜尔豆胶、阿拉伯胶对老陈醋稳定性的影响顺序为β-环糊精>司盘80=瓜尔豆胶>阿拉伯胶;正交试验最佳工艺配方为每100 mL中添加β-环糊精3.5 g、司盘80 0...  相似文献   

9.
山西老陈醋大曲微生物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微生物学的方法,对山西老陈醋大曲进行了微生态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大曲具有独特的微生物分布。山西老陈醋大曲中心毛霉为主,多达1 4×108g/曲,有少量红曲霉,3 1×106g/曲,假丝酵母和汉逊酵母较多,分别为8 72×107g/曲、8 71×107g/曲;山西老陈醋大曲边角犁头霉和毛霉为主,分别为2 84×108g/曲、3 72×108g/曲,假丝酵母、汉逊酵母、拟内孢霉也较多,分别为4 02×107g/曲、3 89×107g/曲、5 19×107g/曲,醋酸菌也较多,6 91×105g/曲;山西老陈醋大曲表面毛霉、犁头霉为主,分别为2 23×108g/曲、2 19×108g/曲,假丝酵母较多,1 33×108g/曲,醋酸菌在表面最多,可达7 83×107g/曲。研究还发现:大曲由里向外,微生物群体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有害霉菌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乳酸菌、芽孢细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飘香的山西老陈醋、精美的苗族银饰、惟妙惟肖的山西中阳剪纸、原汁原味的河北魏县七彩土布织染、巧夺天工的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