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嘉宝果果皮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为嘉宝果果皮中降血糖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阿卡波糖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嘉宝果果皮粗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各提取物的酶促动力学.[结果]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5、0.029、0.020和0.242 mg/mL,均远低于阿卡波糖(IC50=11.201 mg/m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均为混合型抑制,水部位为竞争性抑制,阿卡波糖为非竞争性抑制.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对猪胰α-淀粉酶的IC50分别为0.242、0.686、1.426和33.315 mg/mL,均高于阿卡波糖(IC50=0.184 mg/m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果皮粗提物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阿卡波糖为混合型抑制.[结论]嘉宝果果皮粗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低于阿卡波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具有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潜力,可用于天然降糖功能因子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中药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抗病毒疾病的治疗,该研究以18味传统中药为研究对象,希望找到对鸭瘟病毒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中药原料。首先,通过细胞病变观察法(cytopathic effect,CPE)初步筛选了18味中药水提取物和醇提物进行体外抗鸭瘟病毒活性研究,发现当虎杖醇提物质量浓度为0.062 5mg/mL和0.031 3mg/mL,茜草醇提物质量浓度为0.007 8mg/mL时,可抑制鸭瘟病毒引起的鸭胚成纤维细胞病变。进而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进一步研究了虎杖和茜草醇提物的体外抗鸭瘟病毒活性。结果显示:当虎杖质量浓度为0.062 5mg/mL、茜草质量浓度为0.007 8mg/mL时,对鸭瘟病毒的体外抑制率分别为76.50%、48.91%,虎杖醇提物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022 7mg/mL,茜草醇提物的IC50>0.007 8mg/mL。提示虎杖和茜草醇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鸭瘟病毒活性,其中虎杖效果优于茜草,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板蓝根、甘草和鱼腥草3种中药粗提物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在Marc-145单层细胞上,对3种中药粗提物进行直接抗PRRSV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和甘草粗提物阻断PRRSV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0.391mg/mL,抑制PRRSV感染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0.782mg/mL,直接灭活PRRSV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63、0.782mg/mL;鱼腥草粗提物质量浓度为0.782mg/mL时,阻断和抑制PRRSV感染的效果最好,但对PRRSV没有直接灭活作用.3种中药粗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PRRSV活性作用,其中板蓝根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戴建华  乔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59-21060
[目的]探讨红景天多糖(Rhodiola sachalinensis polysaccaride,RSP)体外抑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rusal disease virus,IB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 Embryo Fibroblast,CEF)活性,为筛选抗IBDV活性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RSP对IBDV感染CEF的抑制作用。[结果]RSP抑制IBDV感染CEF的半数抑制浓度(50%concentration of inhibition,IC50)为0.38 mg/ml,治疗指数(Treatment Index,TI)为4.34。[结论]红景天多糖体外有较显著的抑制IBDV感染CEF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4种番石榴醇提物的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功能性成分含量,为番石榴功能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宜盆红’、‘帝王’、‘山美白’、‘山美红’等4个品种番石榴果实为试材,测定其醇提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探讨功能活性与物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4种番石榴醇提物中,‘帝王’醇提物对DPPH·、·OH、ABTS+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1.25,1.83和1.48mg/mL;‘山美白’次之,IC50分别为1.46,1.94和1.68mg/mL;‘山美红’的IC50分别为1.61,2.58和1.94mg/mL;‘宜盆红’最弱,IC50分别为2.02,3.15和2.28mg/mL。4种番石榴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0.04~0.19mg/mL,均远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IC503.13mg/mL。4种番石榴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2~20.70mg/g和21.65~50.68mg/g,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但与·OH自由基清除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4种番石榴醇提物中,‘帝王’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山美红’醇提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生命营养液"体外抗HIV-1活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生命营养液"的细胞毒性;用携带荧光素酶基因的HIV-1假病毒感染体系,检测"生命营养液"体外抗HIV-1活性,分析"生命营养液"体外抗HIV-1机制。[结果]"生命营养液"抑制HIV-1感染活性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784 mg/ml,治疗指数(TI)为7.22,其作用方式更接近于整合酶抑制剂MK-0518。[结论]"生命营养液"具有抗HIV-1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抑制病毒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以桃蚜(Myzus persicae),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和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作为供试昆虫,对Sy1a菌株粗提液的杀虫活性和总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桃蚜取食浓度分别为400、600、1 000μg/ml Sy1a菌株粗提液48 h后LC50值为987.7μg/ml,IC50值为5 941.2μg/ml;豌豆蚜取食浓度分别为250、500、1 000μg/ml Sy1a菌株粗提液36 h后,LC50值为227.2μg/ml,IC50值为508.3μg/ml;采用浓度为1 200.0μg/ml的Sy1a菌株粗提液处理后7、14和21 d的温室中白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1.6%、83.7%、89.1%,校正防效分别达到62.0%、88.7%、93.1%。研究结果表明:Sy1a菌株粗提液对桃蚜、豌豆蚜及白粉虱等害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成为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病毒宁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细胞培养法评价中药制剂"病毒宁"对Ⅰ型单纯疱疹病病毒(HSV-Ⅰ)致细胞病变的影响。结果显示:"病毒宁"最大无毒浓度(TD_0)为1.5 g/L,无环鸟苷最大无毒浓度(TD_0)为62.5 mg/L,二者都能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和增殖,且"病毒宁"优于无环鸟苷。二者对100半数感染剂量(TCID_(50))HSV-Ⅰ与10 TCID_(50) HSV-Ⅰ致细胞病变作用有显著差异(P<0.05),对1000 TCID_(50)HSV-Ⅰ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病毒宁"MIC为0.08 g/L,无环鸟苷MIC为9.2;无环鸟苷TI为8.0,"病毒宁"TI为36.9,是无环鸟苷的4.6倍,表明"病毒宁"是一种细胞毒性小、治疗指数高的有效抗HSV-Ⅰ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中药“病毒克”颗粒剂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采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病毒克”颗粒剂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对新城疫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克”颗粒剂对CEF的半数中毒质量浓度(TC50)为61.35 mg/mL,抗NDV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3.2 mg/mL,治疗指数(TI)为19.2,“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具有直接灭活作用和阻断其感染CEF的作用,并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在感染后9 h内以14 mg/mL剂量给予“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抑制率为42.8%~76.5%。说明“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红芪、黄芪水提液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Fenton反应建立羟基自由基(.OH)模型,利用邻苯三酚在碱性环境中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模型,研究了红芪、黄芪水提液体外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2种水提液在生药浓度为5~80mg.mL-1的剂量范围内对.OH的清除效果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红芪水提液8.686mg.mL-1和黄芪水提液16.662mg.mL-1;二者在生药浓度为25~200mg.mL-1的剂量范围内对O2-.的清除效果呈现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其IC50分别为红芪水提液176.636mg.mL-1和黄芪水提液185.123mg.mL-1.红芪、黄芪水提液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且红芪的清除效果优于黄芪,因此在以自由基为诱因的疾病防治中建议优先选用红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