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测定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幼虫室内毒力,结果表明0.4%蛇麻子素、1%苦皮藤素、0.3%印楝素乳油稀释1000倍、1500倍、2000倍液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72 h校正死亡率为20.53% ~ 92.84%,其中1000倍液校正死亡率为80.12% ~92.84%;对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30.01%~80.22%,其中1000倍液校正死亡率为68.16%~ 80.22%.2%烟碱·苦参碱乳油500,1000,1500倍液对2龄和4龄幼虫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2.34% ~93.82%和41.16%~85.49%.4种植物源杀虫剂1000倍液对2龄和4龄落叶松毛虫的毒力均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茸毒蛾主要危害泡桐,在河南1年发生3代。幼虫1 ̄2龄喷洒灭幼脲4000倍液,虫口减退率91%;幼虫2 ̄3龄喷洒2.5%敌杀死8000倍液,虫口减退率98.4%;幼虫1 ̄2龄树干基部钻孔注50%甲胺磷原液,虫口减退率95%以上。如果采用人工捕杀、化学农药、营林措施等进行综合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几种无公害农药防治柽柳条叶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种无公害农药对柽柳条叶甲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5000倍液、5%阿维@除虫脲5000倍液等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且经济有效。防治时间为每年6~8月第1、2代2龄幼虫始盛期至3龄幼虫期。  相似文献   

4.
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大蚕蛾在湖北一年发生一代。幼虫5龄;4、5龄幼虫有绿色型和黑色型。幼虫取食38种植物,天敌有53种。本文还叙述了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防治试验表明:喷洒2.5%溴氰菊酯5000倍液、2×10~8孢子/ml白僵菌液、25%苏脲一号500倍液、1×10~8PIB/mlDjNPV虫尸液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叶蜂在太白林区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林下枯枝落叶层内结茧越冬,是本林区落叶松的主要叶部害虫,以4~5龄幼虫为主要的害虫期。在树冠上部、疏林地、阴坡地带危害最严重。在1~2龄幼虫期采用80?V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1000倍液或者50%甲胺磷1500倍液喷雾,也可施放林丹烟剂,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黄半皮丝叶蜂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森林害虫,严重危害桤木,该虫在四川省武胜县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变成预蛹越夏越冬,第二代成虫于翌春3月上旬当气温高于12℃时开始羽化,3月下旬幼虫出现。10月下旬当气温在15℃左右时第一代成虫羽化,11月初幼虫出现,11月下旬幼虫老熟,应用80%敌敌畏2000倍液、25%杀虫双8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40%ZML氰戊菊酯12000倍液喷杀3龄以下幼虫,收效甚好,在越夏及越冬期中将土地翻挖,可杀死土中预蛹及蛹。  相似文献   

7.
春尺蠖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ius Erschoff)在牡丹江地区1年1代,以蛹在树冠下16——30厘米土中越冬,翌年早春羽化。其幼虫5龄、1—3龄食量小,抗性弱,是防治的关键时机,该虫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常暴食成灾,用21%溴氰菊脂2500倍液,25%杀虫菊脂2000倍波,50%辛硫磷2000倍波,60%甲半磷3000倍液以及80%的敌敌畏加上25%乐果3:1稀释两千倍,防治效果均较好,但80%敌敌畏加25%乐果3:1稀释2000倍防治效果可达99%。  相似文献   

8.
茶黑胶粉虱是近几年来在薛城区茶树主栽区发生较重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2种高效,低毒,强渗透,强内吸新型农药对茶黑胶粉虱幼虫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试验。结果显示,1.8%爱福丁2000倍液喷雾防治初孵幼虫,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100%,1.8%爱福丁1000倍液喷雾防治2龄幼虫,防治效果达93.3%。  相似文献   

9.
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的发生危害、生活史、主要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7种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5种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和最佳使用浓度:用8%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治出蛰成虫,防效达93.58%;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分别达91.35%和95.34%;利用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为96.62%;在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用22.5kg/hm^2林丹烟剂防治树上幼虫,防效达97.96%。  相似文献   

10.
在乐陵县青刺蛾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我们观察,青刺蛾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枣树根颈周围0—10厘米深的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6月中旬(14—18日)为成虫羽化出土始期,6月下旬(22—27日)为高峰初期;7月上旬(2—6日)为羽化高峰期;卵历期6—10天,平均8天;幼虫一生共9龄,历期40.3天。 幼虫在5龄前仅食枣叶上表皮和叶肉,呈米粒大小的透明斑;从6龄进入暴食期,将枣叶咬成缺刻状。自幼虫孵化至暴食期历时15天左右。防治此害虫应在其暴食期前进行。 据我们试验,防治4—6龄幼虫:(1)喷撒20%杀灭菊脂5000倍液,杀虫率为96.7%;(2)喷撒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和50%1605乳油1000倍液,杀虫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黄杨绢野螟的形态,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出该虫在临沂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1~2龄幼虫在寄主梢部吐丝缀嫩叶结茧越冬。用敌百虫1000倍液、甲基1605或氧化乐果2500倍液防治幼虫死亡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在春季大发生时多为3~6龄,可造成严重危害。通过使用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春季高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药剂稀释1000倍液防治3~6龄幼虫见效快、效果好;虫口密度不高时可采用1800倍液喷雾施药;防治3龄以下幼虫,可稀释2500倍液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水剂防治油茶毛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0.36%苦参碱水剂进行防治油茶毛虫幼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1000倍液防治≤4龄油茶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达91.2%以上;防治≥5龄油茶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89.7%~96.1%。在该试验设计的浓度范围内,苦参碱水剂的杀虫效果(包括残留药效)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三角尺蛾Trigonoptila latimarginaria leech是樟树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在福建南平、尤溪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树干周围的表土中越冬。在苗圃和矮林地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3龄前幼虫,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胡桃豹夜蛾Sinna extrema(Walker)是近年来在闽北出现的一种危害青钱柳的新害虫。1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矮小灌木、杂草及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越冬。幼虫共6龄,末2龄为暴食期。发生与气温、海拔、坡向及物侯关系密切。越冬代成虫盛发期林间施放“741”烟剂;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喷射3~4龄幼虫;于第1代、第6代老熟幼虫下树结茧高峰期之前,地面喷射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喷布白僵菌粉剂,这些方法均可有效防治此虫。  相似文献   

16.
用贝尔-206直升机和车载式喷雾机分别对一代美国白蛾1~3龄幼虫和4~5龄幼虫喷施1%的苦参碱500倍、1000倍、1500倍、2000倍液。试验表明对1~3龄美国白蛾喷施1%的苦参碱1000~1500倍液防治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4~5龄美国白蛾喷施1%的苦参碱500倍液防治效果可以达到85%以上,用1000~1500倍1%苦参碱液防治4~5龄美国白蛾防治效果低于80%。用1%苦参碱防治美国白蛾,防治效果随虫龄和药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松阿扁叶蜂在洛南县油松林的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规律,并筛选出有效防治方法,表明地面药剂垦复防治效果达90%以上;在郁闭度0.7以上的油松林分内,防治3龄前幼虫用药量为15kg·hm。敌敌畏烟剂、林丹烟剂效果分别达97%;树冠喷雾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35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蚜螨敌1500倍液、I.2%苦烟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18.
鞍山地区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药剂对不同虫龄幼虫防治效果有差异,对低龄幼虫防效明显,而对老龄幼虫防效较差。Bt 300~1 000倍液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防效为100%~99.83%,Bt 300~800倍液对3~4龄幼虫防效为99.85%~95.99%,Bt 300~1 200倍液对5~7龄幼虫防效不很理想。采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1代幼虫防效为58.16%,2代幼虫防效为76.54%,而且虫口密度越小,防治的效果越明显,因此认为,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适合疫情发生较轻的林分。  相似文献   

19.
缀叶丛螟危害南酸枣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缀叶丛螟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并采取室内及林间防治这2种试验方法研究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室内试验选用10%天王星1000倍、90%杀虫单1000倍、20%杀灭菊酯1000倍液效果较好;林间防治应在第1代、第2代幼虫盛发期选用20%杀灭菊酯2000倍、10%天王星2000倍、90%杀虫单1000倍,对3~4龄幼虫进行防治,效果达91%以上,可在大面积爆发时防治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病毒复合微生物杀虫剂进行防治美国白蛾幼虫药效试验,筛选出了防治不同虫龄的最佳体积浓度和最佳施药时间.幼虫1~2龄为1∶800倍液,3~4龄为1∶400倍液,5龄为1∶200倍液;最佳施药时间宜在晴天的8时以前和16时以后或阴天的全天,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既可节约防治费用,又能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