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及世界牛肉生产与贸易状况,利用生产成本、出口价格以及相关国际竞争力指数对中国牛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指标评价,并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未含港澳台地区,全文同)牛肉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是牛肉生产大国但却是出口小国,贸易逆差逐年拉大;牛肉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国内市场处于供求紧平衡;出口对象国(地区)GDP、是否为内陆国与中新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正式生效是影响中国牛肉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未来需重点关注自由贸易发展对中国肉牛产业的影响,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把握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状况,探究其贸易特征、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有助于提升中国羊肉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双边羊肉贸易的发展.[方法/过程]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描述1999-2018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总体状况,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CD)、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羊肉市场供需变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探究中国羊肉市场供给与需求相互变动的主要原因,最后运用ARIMA模型预测方法对中国未来羊肉供需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肉市场需求的满足以国内市场供给为主,2017年国内供需缺口为74.28万t,约是1994年的3.82倍,供需缺口有扩大倾向。上一期肉羊存栏量、肉羊胴体质量水平、羊肉市场价格均显著影响国内羊肉市场供给量;上一期人均消费量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与农村居民当期人均消费量的重要因素;国际羊肉价格对国内羊肉出口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羊肉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羊肉消费量进一步增加,预计到2030年达到843.03万t,羊肉进口量较大幅度提高,可一定程度弥补国内羊肉供需缺口。为此,一方面需通过技术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国内肉羊产业,另一方面也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贸易协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中国既是牛肉生产大国,又是牛肉进口大国,这使得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国肉牛产业的研究热点之一。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肉牛产业强国,比较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各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中国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方法/过程】描述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牛肉国际贸易状况,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算及对比3国牛肉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中国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影响牛肉出口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口增长率。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经验,中国应改良品种,强化肉牛质量安全监管,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注重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肉牛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贸易的影响,对降低大麦进口依存度、增强啤酒国际竞争力、缓解啤酒进口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麦进口及啤酒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借助地区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2001—2015年大麦进口价格等因素对中国啤酒进出口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量持续增加,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国大麦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98,国际竞争力极弱。中国啤酒进口量增幅较大,出口量增长缓慢,出口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差;中国啤酒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42,国际竞争力弱。中国啤酒进口的空间负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进口产生显著正影响,影响大小仅次于出口国GDP和中国人均GDP;中国啤酒出口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澳大利亚大麦进口CNF价格对中国啤酒出口产生显著负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国内大麦产量、提升大麦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强大麦贸易宏观调控是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叶贸易的概况,然后利用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茶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出口对象国的GDP和人口数、出口对象国农药残留最高限量以及是否为WTO成员国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最后,就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了解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产品及市场基础上,针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羊肉及其制品的贸易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简称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及相关影响,分析显示中澳自贸区建立有利于降低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成本,打压国内羊肉价格,同时有助于牧区生态环境恢复。但是同样存在不利影响,包括对牧区牧民造成冲击,降低其收入,还会进一步降低羊肉及其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贸易逆差。提出了应当坚持保护国内肉羊产业,逐步放开羊肉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国内肉羊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推进肉羊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茶叶出口,是化解国内产能过剩危机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1—2020年的茶叶贸易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权重指数对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并以双重双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影响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中国茶产业的国际市场在不断拓展,目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与其他出口大国相比相对较弱;从茶产品来看,绿茶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产品,尤其是小包绿茶长期保持绝对优势,但红茶的比较优势明显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制约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茶叶技术创新能力弱、出口茶叶质量低和农药相关标准不完善等。因此,提出增强茶叶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大蒜主要出口国中国、西班牙和阿根廷,分别建立贸易引力模型来对比分析影响大蒜出口贸易流量的因素,并对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出口国和进口国人均GDP、地理距离及自由贸易协定对3国大蒜出口流量都有显著影响,汇率水平对中国大蒜出口流量具有显著负影响,技术性贸易措施对阿根廷大蒜出口流量具有显著负影响,进口国人口数量对西班牙和阿根廷大蒜出口流量都有显著正影响;中国大蒜出口巴西、日本等国家的潜力较大,西班牙大蒜出口意大利和德国的潜力较大,阿根廷大蒜出口美国和墨西哥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果出口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如何将水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是当前中国水果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重点揭示了中国水果的出口特征,测算了水果国际竞争力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就推动水果出口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解释了城市形态的概念 ,将城市形态概括为 3种典型的模式 :宇宙模式、机器模式和有机体模式 ,并分别对 3种模式的内涵、特点和起源作了论述 ,最后从人与环境的角度评述了 3种模式 ,指出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机体。  相似文献   

12.
朗德鹅早期生长发育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用朗德鹅160只,测定8周龄前的体重、胫长、体斜长,并对各指标用Logistic模型、Bertalanffy模型、Gompertz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能很好地拟合朗德鹅各指标的生长曲线(R2均超过0.99),但综合分析表明Gompertz曲线对体重拟合最为合适(R2=0.9998);对胫长(Logistic模型:R2=0.9984)、体斜长(Logistic模型:R2=0.9978)指标,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要优于Bertalanffy模型和Gompertz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EVaR (Expectile-based Value at Risk) 风险度量提出了基于GARCH类和SV波动率模型的EVaR风险度量计算方法,即EVaR计算的参数模型方法并基于模拟学生t分布时间序列数据,给出EVaR样本外预测的失败率检验方法:Kupiec失败率检验和动态分位数(DQ)检验法与采用CARE (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Expectile)模型的EVaR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ARCH类模型和SV模型相对于基于CARE模型有更优的EVaR预测效果.选取2004年1月5日到2009年12月30日的国内外五个股票市场指数数据,针对日对数收益率进行了EVaR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得出在金融危机期间,基于参数模型的EVaR预测要比基于CARE模型的EVaR预测更接近市场实际风险.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6):1797-1808
The soybean aphid,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Hemiptera: Aphidida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threats to soybean production, and both trend analysis and periodic analysis of its population dynamics are important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Based o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soybean aphid populations in the field from 2018 to 2020, this study adopted the inverse logistic model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bined it with the classical logistic model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seasonal population abundance from colonization to extinction in the field. Then, the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phases of the population fluctuation were divided by calculating the inflection points of the models, which exhibited distinct seasonal trends of the soybean aphid populations in each year. In addition, multifactor logistic models were then establish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which the abundance of soybean aphids in the field changed with time and releva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model enabled the prediction of instantaneous aphid abundance at a given time based on relevant meteorological data. Taken as a whole, the successful approaches implement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used to buil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practical IPM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soybean aphids.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碳汇管理日益受到学术界与决策界的关注。农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固碳能力的发挥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回顾近10多年来国内外农田碳汇估算模型与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概述了4种代表性农田碳汇估算模型的原理、结构、参数及制备、应用案例和模型检验等技术环节,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农田碳汇估算筛选了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模型方法是处理科学理论的一种经典方法,也是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本例据水电站调压塔的功能,利用力学定律,构建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研究当调压塔出口水流速度变化时,调压塔的水位变化状况及各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鲜活农产品市场替代与整合研究——以水果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验证由苹果、香蕉和橙子所组成的水果市场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三类水果市场基于替代的动态影响关系;并运用多变量条件异方差模型论证三类水果市场的整合性,探讨大宗水果品种间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三类水果价格相互影响,正因为替代关系的存在,三类水果中任何一类水果市场受到正向外部冲击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有下降的趋势;苹果对香蕉和橙子的替代性较强,分担来自各类水果市场上涨压力的贡献较大,分别为82%、51%和71%;以苹果、香蕉和橙子为代表的水果市场整合程度高且稳定,外部冲击对水果市场内部替代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水果市场虽然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但政府可以通过调控替代性强的苹果的生产和供给来缓解整个水果市场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水果市场支持政策的出台应考虑水果品种相互间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是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定量描述和预测,模型的研究有利于农业科学成就的综合集成,同时也是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现代化的基础.为此,较系统阐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定义、发展、特点及建模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应趋于微...  相似文献   

20.
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必要的农田碳汇管理措施在减缓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经济学上的生产函数来评价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华北平原,其农业生产明显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将直接受制于气候变化及其与减缓气候变化效应密切相关的实施农田碳汇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综合影响。该文以华北平原为案例区试验并测算了碳汇管理措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水平实施碳汇管理措施以及在适应并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